五年前茅台镇酒厂扎堆倒闭的剧本,正在算力租赁行业加速上演。曾经月租12万元的英伟达H100显卡,如今价格腰斩至7.5万元,二手设备三年贬值超55%,回本周期从1.5年拉长到6年。这场“数字淘金热”的崩塌,与白酒行业如出一辙——跨界玩家盲目涌入,从卖味精到搞印刷的企业,都敢砸数亿元组显卡集群,结果中小算力中心空置率突破40%,运维成本却仅下降12%,现金流断裂的警报此起彼伏。

如同白酒产能过剩时“酒窖比酒坛子多”的荒诞,算力行业也陷入“显卡即印钞机”的幻觉。2023年H100显卡330万元的采购价催生了无数投机者,但如今,这些设备正沦为“电子废铁”——英伟达新一代H200芯片显存和带宽直接翻倍,旧设备的技术淘汰速度远超预期。
二、内卷三重杀:价格战、技术卡脖子与“算力次贷”价格雪崩:从暴利到“卖血求生”算力租赁市场已陷入恶性价格战。高性能GPU月租跌幅超30%,部分企业去年买卡赚1亿,今年卖卡亏5000万。这种“囚徒困境”的背后,是行业集体陷入产能过剩却不敢减产的死循环。例如A800显卡租赁价格年中可能跌至2.5-3万元/月,高端芯片虽毛利空间尚存,但竞争激烈导致利润持续压缩。技术卡脖子:90%高端芯片依赖进口的尴尬中国算力行业正面临“双重绞杀”:一方面,英伟达H200芯片性能碾压旧设备;另一方面,国产芯片在训练场景中仍存在集群组网瓶颈,某企业采购的国产算力训练速度竟比对手慢5倍。这种“买办式创新”让行业在技术依赖与设备贬值间反复挨刀。金融泡沫:算力次贷危机隐现为应对长回本周期,部分企业推出“算力期货”“融资租赁”等金融工具。某公司通过“算力信用卡”模式吸纳资金,杠杆率突破500%,这种“用明天的算力还今天的债”的游戏,正在酝酿比白酒库存更危险的泡沫。

算力行业正从“万P算力”的数字游戏,转向“1P算力创造10P价值”的硬核竞争。这场洗牌警示市场:所有挣快钱的捷径,终将通向深渊。唯有技术破壁、生态整合、风险可控的企业,才能成为AI时代的“水电煤”供应商。正如白酒产能出清后龙头崛起,算力的冰火淬炼后,真正的王者正在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