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清楚,腾讯如今的商业帝国,来源于其国内无法撼动的社交基础,无论是当年的QQ,还是现在微信,总之,社交,成为帝国的基石。遥想当年,QQ用户巨量增长的时候,马老板还苦于盈利方向,甚至打算卖掉QQ,当然,这都是过去式了。
我们分析下腾讯这些年的变现途径:广告、QQ衍生品、电商(后来玩不转)、投资、游戏、金融+云计算。这些年,支撑腾讯帝国这几年估值持续上涨的是游戏营收的持续快速上升,无论从网游还是手游。当然,这种变现方式我觉得也是从当年网易转型中学习到的。不仅代理版权、模拟开发、投资游戏公司,总之,游戏收入在营收比重中持续上升,估计净利润占比更高。但今年市值的下跌也很明显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型体现,游戏被管制打压,这个增收板块不灵了。
失败的电商变现现在只能依赖于被投企业,最新的收获是拼多多
我想腾讯内部一定是焦虑的,十月份冒出的内部机构改革,开始重点转向B端业务看起来也是在社交红利压榨下没有新突破的选择。但其实,他们给大家看到的只是表面文章,不论B端业务时候可以真正突破,如云服务一样,三季度看起来60亿的收入,但大家都知道,在云服务方面腾讯的起步远晚于阿里云,作为行业人也是接触过他们,还远无法去押注的地步。所以,细看三季度,支付收入大幅增长,当然没有特别展开细节内容,其实核心就是金融收入是腾讯明显的下一个营收爆点,这个点还是来源于社交红利。
大家都知道微信有微粒贷,但微粒贷是微众银行提供的产品,腾讯充其量是股东之一,超千亿的微粒贷额度,预计全年应该有超过百亿营收,但对于腾讯作为股东来说也就是杯水车薪。所以,未来的微信贷款产品,一定会被腾讯回收自营。据说曾经微众与腾讯内部达成三年协议,三年后,微信就可以自营贷款业务。所以,下一步的新增量,明显会来自金融收入的增长。其实从三季报的营收上已经开始体现这点了。
靠金融去获利是顶尖中国科技企业该干的事吗?
但是,作为中国最顶尖的科技企业,如果营收增量最后回归的金融收入,这样的结果好吗?放眼看看世界顶尖的科技公司,无论谷歌、微软、亚马逊、脸谱等等等等,他们除了投资之外,都没在金融领域做什么投资探索。但是看看中国的这些顶尖公司,阿里,百度、京东、腾讯,包括现在的美团、滴滴、小米等等,无不例外的都在金融领域去加码。这道理是中国太缺乏金融服务了,需要他们来出力,还是他们还是对于金融收割的盲目信仰,或者都在创业时候像马老师一样受过金融的气。
其实说来腾讯三季度已经把投资收益纳入利润里来了,对于短期收益的过分追逐会让埋头技术创新蒙上阴影的。真心希望国内互联网圈的大佬们不要总把精力投入此地,钱与价值,孰轻孰重,对于你们来说难道还不明显嘛。当然,这里也要表杨下马老师,这两年,网商银行的低调及蚂蚁金服的经营策略,已经看到弱化金融属性的味道,至少,这几年的重点布局都不在他们身上,这是个好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