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每到民族需要的时刻,总有一帮霸蛮的湘人挺身而出,拼了命地守护着国家。
清末的湘军就是如此。
他们成军后,平定太平天国;后又驰骋数千里,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
甲午战争时期,湘军同样表现出了担当!
战争爆发前,湘军已经被裁撤得差不多了。
但是,国家需要,他们再次集结微弱的力量,毅然奔赴前线,拼死作战。
一喊就来,来了就打,只是···这一次,打而不能胜了!
积极主战、请战自太平天国被平定后,朝廷就开始采取“以淮制湘”的方略,扶持淮军,裁撤、限制湘军。
因此,无论是规模上,还是政坛权力上,湘军都逐渐沉寂。
但是,国家有事,湘军必挺身而出!
当年,朝廷有放弃西北之意,以左宗棠、刘锦棠为代表的湘人坚决反对破坏国家领土完整的事情,并率领老湘军转战数千里,收复新疆!
到甲午战争爆发前,湘军的规模更小了,而随着左宗棠的去世,湘系官员在朝廷的影响力也进一步降低了。
但是,国家有事,湘军再次坚决主战,并积极请战!
当时,无论是刘锦棠、刘坤一在内的高级官员,还是李光久、魏光焘这样的中层官员,无一例外,皆积极主战!
当然,我们知道:主战未必代表爱国,主和未必代表不爱国。
是的,主战本身未必代表爱国。
如果是喊打喊杀,自己又不上的,确实未必爱国。
但是,湘军是自己主动请战,而且主动请求冲到前头去!
收复西北的老将军刘锦棠,当时年事已高,已染病。
战前,他就积极主战。
淮军连战连败时,朝廷想起要用他,下旨让他在前线统军作战。
刘锦棠接旨后慷慨赴命,召集旧部,只是不幸中风病倒,奄奄一息之际,仍然“口中喃喃呼将士指述边事,断续不能辨”!
刘坤一,当时兼署江宁将军。
他一面在镇江、江宁一带“昼夜戒备”,一面多次建议改变消极防御的态度而取主动出击的方略。
在日军突破鸭绿江后,刘坤一实在坐不住了,让手下刘镇光率亲军五营,以及老湘军五营共5000人迅速北上!
再后来,在旅顺失守,败局已经比较明显时,刘坤一被朝廷任帅,统诸军迎战!
吴大澂,更是在第一时间请战!
1894年8月1日,大清对日本宣战。
8月15日,吴大澂“电奏请统率湘军赴韩督战”。
8月17日,他再次奏请率军“航海助战”!
而且,他不但自己请求出战,还让别人帮他请他出战,他曾去函好友,说他“有志出关,尚未奉命···公能为我一奏”···
爱国之情,共赴国难之意,令人感佩!
湘军爱国,何容质疑?
临危赴战不过,战争初期,朝廷仍然没有启用湘军之意。
直到平壤、黄海失利,鸭绿江、凤凰城、金州、旅顺大连相继失守后,朝廷才有“舍湘军实无指望”的想法,决心让湘军来救场子!
有学者指出:湘军之所以主战、请战,是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来恢复湘军的地位。
无稽之谈!冷血之言!
如果是在战争爆发之前,大家对敌我实力还缺乏了解,那确实是可能企图通过对外战争来谋取地位的提升。
然而,仗都打到这个份上了,敌人的凶狠残暴,战局的极端被动都已经一目了然了,这个时候依然往前冲,还谈什么提高个人地位?
当时,湘军经多次裁撤,规模已经极小。参战官兵,“或来自原机,率赋闲既久。所募之勇,兵将不相习,未经战阵,枪不知用,无异乌合”;而装备也十分落后。
训练水平、装备都远远不如淮军。淮军都打成那个样子了,难道湘军自信有力挽狂澜的本事吗?
显然,稍有理智的人都知道:湘军,没有必胜的把握,没有力挽狂澜的本事,甚至没有打得到比淮军好的条件。
这个情况下,仍然毅然前往,凭的是“明知不敌,也要拔剑向前”的精神,是共赴国难的血性,是湖南人独有的霸蛮气质!
那么,到了战场,湘军表现如何呢?
第三、四、五次海城反击战:更好的面貌,更差的战绩湘军抵达战场时,甲午战争已经到了后期,清军已经处于绝对被动的地位。
湘军参加的主要作战有:第3、4、5次海城反击战,以及辽河中下游战役。
其中,海城反击战,湘军虽然表现出了不同于此前诸军的面貌,但结果···却很不理想。
1、第三次海城反击战。
在老湘军李光久部抵达前,清军已经进行了两次海城反击战。
在前两次反击战中,清军采取了“步步为营,相机进剿”的战术。
在以前镇压国内起义时,这样如墙一般推进的战术,很有效果。
但是,在火力更强的日军面前,这样缓慢的推进是毫无希望的。
因此,两次反击战,清军伤亡惨重,但日军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实际威胁。
所以,日军把清军的这种战术称为“防势进攻”,毫无威胁!
第三次海城反击战中,清军改取了抢山头的战术。
但实际上,大部分部队仍然延续着缓慢的推进,四平八稳,被敌炮火大量杀伤而又毫无威胁。
只有李光久的老湘军与徐邦道的拱卫军在右翼的行动表现出了果敢。
他们先攻唐王山,因日军炮火无法前进,遂:“收队环扎抢获各庄”。
随即,李、徐二军“奋勇当先”,占领了唐王山以西的高地。
随即,二军向唐王山东南、北三侧迂回。
但是,日军防御严密,“于山下各屯藏伏兵,山根连掘隔断,更无蹊径可通”,湘军“更番迭战”后被迫退去。
此战,老湘军与徐邦道改变了“防势进攻”的缓慢战法,采取迂回战术,占领了唐王山附近的高地,并对日军阵地构成了一些威胁,其表现出的精神面貌和攻击精神是很强的。
但是,一则初来乍到的湘军不熟悉地形,二则日军防御严密,因此,湘军的迂回不但没有取得理想成效,从双方伤亡比看,反而成绩更差。
此战,徐、李二军“伤亡兵勇六十七名”,而日军伤亡总共才14人(徐、李二军只是右翼,日军14人的伤亡是指整个作战的伤亡)。
2、第四次海城反击战。
第三次海城反击战后,湘军刘树元部率的4营抵达,淮军凤字军5营也抵达,参战兵力增加。
其中,湘军李光久和刘树元两支湘军一路,由正面进攻晾甲山。
行动开始后,湘军集中于二台子,由西抢占了安村堡子,向南进占了团子陕西的前、后石井堡。
日军从山上观察,称赞他们“行动非常整齐”、“每支部队的动作整齐划一”。
随即,湘军向敌前沿阵地进攻,“奋勇猛攻”,日军前哨抵抗不住,向山顶“反奔”!
然而,湘军的顺利推进,使兄弟部队以为晾甲山得手,遂采取行动,结果,被日军前后夹击,全线失利。
此战,湘军表现得英勇,但战绩···更差了。
湘军伤亡约200人,而日军···“死伤各二”,总共才4人···
这比之前三次反击战的比例更为悬殊了!
3、第五次海城反击战。
此后,日军援军抵近。
湘军前敌营务处户部主事宴安澜得知后,认为与其待敌来攻,不如主动出击。
于是,清军遂决心发起第五次海城反击战!
然而,宴安澜没有什么威信,所以,诸将意见不合,行动不一。
所以,仗打起来,“界时为老湘军、凤字营出,余皆不至”。
只有老湘军和徐邦道真的出战,其余各部皆未按意图行动。
然而,这次进攻,却给日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日之中国兵颇为顽强”、“忠勇力战”、“决无退却之色”···
交战中,清军曾俘虏了日军军曹冈木勇太郎,又以伏兵阻击了日军援军,并以炮火一度破坏了唐王山的防御···
湘军副将衔参将营官刘桂云奋勇当先,“欲乘势争山,麾兵自沟中入”,不幸中炮身亡。
此次进攻,清军算是真正的对海城构成了一定的动摇,但军心不一,遂至失利。
湘军参与海城反击战“更好的面貌,更差的战绩”原因海城反击战,前后五次,湘军参加了其中三次。
总体而言,湘军参战后,表现得更积极主动,对日军的威胁也更大了。
但是,就伤亡来说,湘军参战后,自己损失的兵力更多,日军伤亡的兵力却没有反而少了···
这是为什么呢?
1、过时的战术。
湘军参战后,清军改变了此前“防式攻势”的战法,采取了“抢山头”战术。
作战方式稍微积极主动了一些,但长期形成的战术习惯却依然不合时宜。
清军每次进攻,都是在上午或中午前后,以堂堂正正之师,大摇大摆的前进。
这也是在镇压国内起义时的打法。
但对付日军,则是自杀。
在这种情况下,湘军积极主动的攻势行为,实际上注定是要付出更大伤亡的。
前面咱们提到,第四次反击战时,日军称赞湘军“每一部队皆动作整齐划一”。
这既说明了湘军的面貌,也说明:湘军每一部队的动作,皆在日军眼皮子底下!
你搞迂回,目的就是出其不意,现在什么都在敌人眼皮子底下,那不就成了送人头了?
所以,这段时间湘军的表现,看起来是矛盾的:既然能使日军前哨”反奔“,既然能夺取几个地方,看起来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为何最后算起来却没打死几个敌人呢?
因为:敌人完全看清了你的动作,主动进行调整,只在最有利的情况下攻击你!
2、更差的装备。
湘军的装备,不但不如日军,还比淮军和东北驻军都差!
所以,湘军在实际推进中,无法给敌人有效杀伤,反而因其突前而成为敌军的主要火力打击对象。
因此,湘军参战后,清军对日军的杀伤并没有实质提高,自身伤亡反而因湘军过大的伤亡而变得更大了。
湘军有霸蛮之气,有主动攻击精神,但既无主动攻击的必要装备,也没有掌握主动攻击的正确战术,结果精神面貌虽好,但战果却反而更差了。
牛庄之战:虽败犹荣,打得好!而在辽河中下游的作战中,湘军改进了战术,成绩有显著提高。
先是牛庄之战。
魏光焘指挥湘军在外围迎击日军。
1、北面外围战。
湘军利用民宅子土壁设伏,诱敌深入,待敌逼近后突然猛攻,处于“平坦开豁地面,毫无地物隐蔽”的日军“死伤非少”,队长佑藤正大佐受重伤。
当然,日军的战术素养是很高的,很快就簰一军迂回围攻湘军。
湘军奋力抵抗,但总兵肖有元重伤,左、右、正哨军官皆战死,卫队也多带重伤。
湘军遂退入城内,继续顽强抵抗。
2、西北外围战。
在西北,湘军武威军左、中、右营以劈山炮、洋枪与敌展开激战。
此战中,湘军采取了“前虚后进”的战术,取得了一定效果。
也就是在一线配置较强的火力和较少的兵力,以疏散队形抗击敌人;在敌人逼近后,二线兵力迅速发起反突击,将敌人击退。
在火力不如敌人的情况下,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战术,后来为我军也长期采用。
此战中,湘军多位军官受重伤后依然持刀督战,湘军给日军造成了相当杀伤。
但由于实力悬殊,湘军还是败回城内。
3、东面外围战。
东面,湘军“伏河沟间,以土墙为障,诱贼及近”,再进行设计。
日军大队长今田雄一阵亡,双方皆死斗。
最后,战术更灵活的日军越过木头桥攻入城内。
4、巷战。
在残酷的巷战中,双方各队相互错综,战况极为复杂。
李光久也率五营老湘军赶来救援,直接冲进来参与巷战!
巷战,是所有作战样式中最为惨烈的作战方式。
日军创造性地采取了“穿墙”战术,也就是在民房墙壁上炸开一个口子,然后到另一民房墙壁上炸开口子,这样,日军行动就不受房屋、街道的影响,更利于行动了。
这还算是正常的战术吧。
后来,日军干脆纵火焚烧!
湘军抵抗不住,被迫放弃牛庄。
此战,是以少战多之战!
日军投入兵力达11800人;湘军武威军3300人,独力抗击三、四倍于己的日军;后来李光久率2400人来援,但兵力仍然远少于日军!
清军阵亡1000余人,受伤约700人,有700人被俘。
日军伤亡389人。
其能久与日军交锋者为武威军,奋死决战,力守至一昼夜,实清军中所罕睹也。——《清日战争实记》
田庄台之战:实力悬殊,判断失误,惨败田庄台之战,是甲午战争中的最后一次大战,湘军也参与了此战。
此战,日军集结了20000人,集中各种炮109门,兵力与清军基本相当(清军兵力为69营1稍,20000余人),火炮数却是清军的4倍。
日军后来称:在各战役中,如平壤的攻击,虽称为大战,然我兵力仅有一师团和一支队而已;攻击旅顺口和威海卫时,我兵力虽有军之称,其实并无一军的全力;动员军以上的大兵,实际只有田庄台一战。
而在用兵上,清军宋庆也判断失误了。
宋庆为日军制造的假象所迷惑,决定以辽河西岸为防御重点,而忽视了对西南的防御。
同时,日军继续了其“烧光”战术。
因此,整个作战的过程,几乎没有悬念。
先是炮战。清军火炮本就只有对手1/4,又误判了敌攻击方向,自然很快不支。
很快,在日军的持续推进下,战役是以清军“大溃而奔”结束的。
全军皆溃,湘军自然也是加入了溃散部队的。
此战,日军伤亡170人,清军伤亡2000余人,多系烧死。
20000人的防御战,在伤亡2000余人后就溃散了,清军整体战斗意志已经如此,谁来也没用了。
总体来说,甲午战争中,湘军仍然表现出了爱国精神和霸蛮气质。
在一些作战中,久疏战阵的湘军也发展出了一些比较正确的战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总体上,由于装备和训练的不足,整体军事思想的落后,湘军的实际“输出”是不足的,并没有好于淮军及其他清军。
只靠霸蛮之气,是不够的。
然而,只要霸蛮之气尚在,未来就尚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