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20年教师告诉你:认清一个事实,会读书是天生的

初中物理化学 2025-03-22 14:01:11

从教20年教师告诉你:认清一个事实——会读书是天生的

这句话可能会让不少家长有些失望。

毕竟,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业有成,今天不行,可能明天就行了;小学不行,可能中学就行了。

但作为一名从教20年的教师,我想告诉大家一个事实:会读书,真的有天生的因素!

悟性高的孩子

学得又快又轻松

“会读书”本质上是一种悟性,也就是对事物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有的孩子天生悟性高,老师稍微一点拨,就能抓住问题的关键,举一反三。

而有些孩子,即便老师讲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不知所云,解题时依旧靠死记硬背。

记得我教物理的时候,有一次讲到电阻的选择题。

学霸一眼看出答案,而另一部分学生却要慢慢计算,甚至算错。

老师告诉他们:“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找答案,哪个数值在这个区间,哪个就是正确答案。”

有悟性的学生立刻就懂了,而悟性一般的孩子,还在死磕计算步骤。

所以,一道题,学霸3秒钟搞定,学渣3分钟还在抓耳挠腮。

那为什么悟性高的孩子学得快?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总结过:

悟性高的孩子,首先愿意听劝,老师教它方法,它不知道好不好用,但愿意尝试,试过觉得好用就立刻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

悟性低的孩子呢?

压根不听劝,别人给建议,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思考,而是对抗,谁让他改,他就跟谁对着干。

运气好,可能瞎猫碰上死耗子走上正路,运气不好,就一辈子在错误的方法里打转。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老师,同样的课堂内容,学生之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不是老师偏心,而是有些孩子的学习思维就是“死扛”,根本不愿意改变,导致他们的进步极其缓慢。

成绩不好的学生

问题常常出在习惯上

很多家长经常疑惑,为什么孩子总是犯同样的错误?

其实,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书包乱七八糟,课本、练习册、试卷东一张西一张,演算草稿随手乱写乱画,错题本记得乱七八糟,甚至干脆不记。

你可以观察一下,孩子的错题本字迹是否工整?是否有认真总结?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是否还会再错?

学习习惯差的孩子,总是在无形中“消耗”学习时间,课堂上走神,作业马虎,反复犯错。

于是,家长觉得是课堂上老师讲得不够好,赶紧给孩子报补习班。

可是,孩子在学校都坐不住,补课的效率怎么可能高呢?

大人都不愿意下班后和周末加班,何况是孩子呢?

强行让他们额外补习,只会让他们更加厌学,最后彻底关上进步的大门。

孩子悟性一般,怎么办?

悟性不高的孩子,怎么办?

先用行动去改变思维,而不是不停地讲道理。

比如,孩子坐不住,家长可以陪着练习“打坐”。

每天从5分钟练起,放点轻音乐,一周后增加到10分钟,再逐步延长。

你不用跟他讲“为什么要这么做”,也不用苦口婆心地讲“你要专注学习”,只要每天坚持训练孩子的耐心和定力。

一学期下来,你会发现孩子的专注力明显提升,学习状态也稳了。

“心定,则慧生。”

孩子能坐得住,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自然会上道。

悟性一般的孩子,不能光靠天赋,但可以通过勤奋去弥补。

曾国藩的故事

清朝的曾国藩,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可他的悟性并不高。

小时候,他背书特别慢,家里来了个小偷,躲在床底下偷听曾国藩背了半天,实在忍不住了,直接从床底钻出来,把他背的文章一字不落地背诵出来,然后对他说:“就你这脑子,别读书了,种地去吧!”

但就是这样一个“悟性一般”的人,最终凭借惊人的毅力,成为了一代名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天赋一般不可怕,怕的是连努力都不愿意付出。

作为家长,要接受一个现实——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成为学霸,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走学术这条路。

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一般,那就帮他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而不是一味责备、焦虑。

想想我们自己当年高考时的水平,凭什么对孩子要求那么高呢?

能接受平凡,本身就是一种不平凡。

有句话说得好:“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不能逼它低头喝水。”

孩子的学习,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求”。

家长能做的,不是逼迫,而是帮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专注力,让他们明白努力的意义。

会读书,天生的?绝大部分是如此。

但后天的努力,才决定了孩子的最终高度。

与其焦虑孩子悟性不够,不如从现在开始,帮他们养成好的习惯,陪他们一起成长!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