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又双叒变了

初中物理化学 2025-03-22 12:10:55

最近,各地的中考政策又有新调整,北京、广州、西安等地相继发布中考改革方案,其中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有些科目的分值降低,甚至直接不计入总分!

这让不少学生和家长心头一紧:“这到底是减负,还是变相加压?”

化学、地理、生物不算分了?

先来看北京的调整,2025年中考满分510分,计入成绩的科目有6门:

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物理、体育健康。

而历史、地理、化学、生物这些“小四科”被移出了总分范围。

广州的调整则是在总分不变(810分)的基础上,调整各科分值,语数英的分值提升,物理维持不变,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等科目的分值减少。

预计从2027年开始实施。

西安的改革也类似,从2026年起,中考计分科目由10科缩减为7科,其中化学、生物、地理不再计入总分。

这就让人疑惑了:“不算分的科目,学校还会认真教吗?”

“不计分=不重要?”真的会这样吗?

虽然教育部门表示,课程设置依然会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但现实情况可能没有这么理想。

“分值决定地位”的思维模式早已根深蒂固,学生和家长很容易把“考不考”当成“学不学”的标准。

四川某初中老师就直言不讳:

“地理、生物早就不计入中考总分,结果就是很多学校直接安排非专业老师教这些科目,学生更是提不起兴趣。”

有经验的家长和老师也看得很清楚:

“考试科目变少,不代表学习负担变轻。”

以前10门都要学,现在虽然减少到7门,但每科的竞争更激烈,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并没有减少,反而要在剩下的科目里拼得更狠。

初中不学,到了高中怎么办?

除了“学不学”的问题,还有一个“初高衔接”的大坑。

一个现实情况是,有些学校会把初中的知识拖到高中讲,导致高一学生“基础没打好,老师还得回头补”,而这样一来,高中学习的节奏就会变得更加紧张。

不少网友也吐槽:

“降化学的用意真的很难理解,到了高中,大家都没有信心学好。现实是物化捆绑,真坑啊!”

物理和化学在高中阶段基本是绑定的,如果初中阶段化学基础没打牢,高中学习起来就会非常吃力,甚至影响物理的理解。

济南早在2018年试行“分数+等级”模式时,就曾把物理、化学从计分科目里剔除,结果到了2023年,又不得不把它们加回来。

原因很简单——初中不重视,高中跟不上,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学生。

中考到底该怎么改?

目前来看,各地的改革都还在探索中,但一个核心目标始终没变:

让中考不仅仅是分数竞争,而是多元化选拔人才。

未来的中考,可能会朝着这些方向调整:

多样化高中选择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特色高中,比如科学创新高中、艺术类高中等,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不同的升学方向。探索跨学科教学目前有些学校已经开始尝试“项目制学习”,比如把物理、化学、生物结合在一起,用实验和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人工智能、新兴科技进课堂?随着AI时代的到来,有些专家也提出:未来中考是否应该增设科技类课程,比如编程、数据分析等?这或许会是未来的一大趋势。

最后,孩子们该怎么办?

面对不断变化的中考政策,家长和学生不必焦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无论政策如何调整,学习的本质不会变:“该学的还是得学,掌握了才是自己的。”

无论化学、地理、生物是否计入总分,这些学科的知识在高中甚至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会用到。

别让一时的“分数调整”,影响了长期的学习规划!

所以,与其纠结于考试科目的变化,不如专注于提升真正的学习能力,掌握知识,而不是只为分数学习!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