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手腕内侧三分钟,找回自然入睡感

经络技巧 2025-04-26 23:04:41

不少人晚上总在床上翻来覆去,试过不少办法还是合不上眼。关于睡不着或半夜醒的问题,之前分享过不少内容,这次教大家一个方便易行的方法。手腕内侧从神门到灵道的连线就是「睡眠线」,在传统养 生里是调养睡眠的重要区域,能安抚心神、理顺气血。今天,木子就来简单讲讲。

这几个穴位,都是在手少阴心经上,它们是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传统养 生讲究,睡不着多因心神失养,以及气血运行不够顺畅,而这条线路,正是调养的核心所在。

神门穴:是调养心气的关键之穴。在这里能够使心平静下来,对因思虑过度而引发的烦躁起到舒缓作用,有助于重新找回,能够自然入睡的那种感觉。

阴郄穴:擅长于平定心火的躁动。对于由紧张焦虑导致的燥热之感,有着舒缓的功效,能够调养身体内部的失衡状态。

通里穴:主要用于理顺心气的运行流转。对于因气血不畅而引发的头面发热、手脚发凉这类状况,有着一定的舒缓作用。

灵道穴:其关键在于能够通顺心脉的阻滞情况,进而舒缓胸闷之类的不适感。

穴位搭配原理:

遵循「心主神明」,而且「通调为要」的养 生理念,这套穴位搭配,能够互相配合,理顺心脉。

简便调养法:睡前操作

从手腕往手肘方向单方向轻刮,力度以皮肤微微泛红为宜。遇到有阻滞的地方可以稍作按压。容易上火的人多刮右侧,畏寒怕冷的人侧重左边。

传统养 生以为,左侧主血分;右侧主气分。那些容易燥热的人,体内气火较为旺盛;而畏寒的人,多半是因为气血运行显得乏力。

易燥热体质多刮右侧(比如常有口干、手心发热):

着重调养气分,疏散体内多余热邪。

畏寒体质多刮左侧(常见手脚冰凉、容易疲倦):

重在推动血行,通顺气血运行。

注意要点

基础操作:要两侧各轻刮3-5遍;

关键侧可多刮1分钟左右;

下午刮左侧助阳,早上刮右侧清热。

操作时要注意调节体内的寒热平衡,并且保持整体的气血通畅,两边都要照顾到。

结束后用掌心轻轻地敷在手腕上,配合着从肘部一直到指尖的轻轻推按手法,能够帮助气血平稳地归经。

建议在饭后1小时或睡前操作,每天1次,坚持三周形成调养周期。

木子提醒:皮肤有破损,饮酒后或者经期头两天不宜进行操作。

日常配合要点

心神调养

晚上要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大悲大喜。心主着神明的重要位置,白天的神思有所耗损,需要在夜间静养才能够得以恢复。

饮食注意

午后少食辛辣燥热之物,晚饭可搭配些养心神安的食材。调养期间适当饮用滋养阴液的饮食。

呼吸配合

刮拭之后,如果还有烦闷的感觉,可以进行深长的呼吸练习。鼻慢慢地吸气,口缓缓地呼气,节奏既轻柔又舒缓且绵长,这样与经络的调养相互配合,效果会更加好。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