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并未放弃求生之念导致降清,在顺治朝才得以重用

史海撷英 2023-07-05 15:04:13

洪承畴,福建南安人。乃是明朝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的进士。自天启年间即投身于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战场上,以文臣将兵,屡立战功,受知于崇祯皇帝,成为明廷末期镇压农民起义军的王牌,其与孙传庭互相配合的潼关南原之战,差点把大名鼎鼎的李闯王活活逼死(那一次李闯王率领18骑逃入商洛山)。话说崇祯十四年(1641年),洪承畴以蓟辽总督的身份指挥八总兵、十三万兵马与清军决战于松锦,被老谋深算的皇太极切断粮道,明军当夜发生溃逃,清军趁势追杀,明军惨败,光是陆地就遗尸53783人,其赴海死者众多,难以计数。而洪承畴则坐困松山。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松山城破,洪承畴被清军俘获。

深受明思宗信任的洪承畴为什么会投降?当然,关于洪承畴投降清朝的描述很多,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就是庄妃亲自劝降的桥段,就是洪承畴一开始不肯投降,皇太极派美丽的庄妃前去劝降,在庄妃的百般劝导下,洪承畴很心动,态度软化云云(甚有人脑补出一夜情者),清末民初有本叫《满清外史》的史书其情节上所载甚为详细:“然承畴负时誉久,生平疵行,亦不概见。一旦变节,人多以为疑。嗣有知其祥者,谓承畴械至盛京时,尚以死自誓,故绝粒累日,精神渐萎。皇太极令人百计劝降,终不听。乃问明之降人,有可以饵承畴者否,则以好色对。皇太极大喜。使饰美女数辈往侍,卒无效。时皇太极妃博尔济吉特氏者,内蒙古科尔沁贝勒塞桑女也,貌美冠一时,乃遣之。妃密贮人参汁于小壶,效婢装,入奉承畴。承畴闭目面壁,泣不已。妃强劝之,亦不顾。已而妃又强劝曰:‘将军纵绝粒,独不可稍饮而后就义耶?’语次,情态婉嫣,意致凄愁,且以壶承其唇。承畴不得已,少沾饮焉。逾时,竟不死。妃又进焉,承畴连饮之,愈不死,精神且加充焉。如是者数日,妃多方劝慰,迭进美馔,承畴渐甘之。未之,意转,遂饮啖如初。由是妃益日夜进劝,并反覆喻以利害。承畴计始决,遂降于清。”但是也最不真实。且不说皇太极和自己过不去,非得把一顶绿帽子戴头上,就以史料上看庄妃也不谙汉语,据李朝使臣记载,甚至在晚年对汉语非常厌恶。《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记载:康熙五年(1666年)时期李朝显宗曾就此问过大臣。“上曰:‘顺治好汉语、慕华制云,今则如何?’積曰:‘闻其太后甚厌汉语;或有儿辈习汉俗者,则以为汉俗盛则胡运衰,辄加禁抑云。’”

所以,不懂汉语的庄妃根本不可能在语言上和洪承畴顺利交流,那还谈什么亲自劝降呢!何况洪承畴身为明朝的蓟辽总督想必美女肯定见了不少,就那么不开眼,看到庄妃就心动吗?甚至毛奇龄还说洪承畴因为男色而沦陷,这个说法被《啸亭杂录》的作者昭梿一顿驳斥,视为无稽之谈:“松山既破,擒洪文襄归。洪感明帝之遇,誓死不屈,日夜蓬头跣足,骂詈不休,文皇命诸文臣劝勉,洪不答一语。上乃亲至洪馆,解貂裘与之服,徐曰:‘先生得无冷乎?’洪茫然视上久之,叹曰:‘真命世之主也!’因叩头请降。上大悦,即日赏赉无算,陈百戏以作贺。诸将皆不悦,曰:‘洪承畴一羁囚,上何待之重也?’上曰:‘吾侪所以栉风沐雨者,究欲何为?’众曰:‘欲得中原耳!’上笑曰:‘譬诸行者,君等皆瞽目,今获一引路者,吾安得不乐也!’众乃服。乃毛西河谓洪初不降,继命优人诱惑。洪故闽人,夙习好男宠,因之失节。何厚诬之甚。故明帝初闻其死,设坛以祭,非无因也。”

其实,洪承畴之所以降清的原因就是他心里并没有放弃生存的念头,正如乾隆皇帝所说,他完全是出于“畏死幸生”而降清的,在洪承畴得到皇太极饶恕后,当时的汉臣张存仁就说“臣观洪承畴欣欣自得,侥幸再生”,所以,贪生怕死而降是毫无疑问的。

确实他最初想当烈士,但是在绝食几天之后,求生幸念占了上风。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最初的激情散尽之后,余念只有贪生。后来皇太极只要在劝一劝,做一下思想工作,降清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毕竟没死成的他即便是想回到明朝也得被千刀万剐,13万大军都没了,回去等着被收拾吧!《甲申朝事小纪》里记载的一段野史,说是一开始清廷把洪承畴放了,让其返明,后途遇家人,被家人劝返。“将入关,承畴途遇家人,仓皇素服,惊问其故。家人亦惊问曰:‘主人尚在乎?皇上闻主人已死,城上遥祭招魂,命吾等至觅骸骨,今若回京师,所统三军俱没,地方俱失,纵然君恩宽大,满朝文武,焉肯容纳!祸且不测!’承畴逡巡马上,俯首恸哭,于是遂降。”虽然真实性不高,但是其中有句话倒是能突出洪承畴此时的一部分心境。

洪承畴

所以洪承畴投降的原因很清楚,本身就有贪生之念,再加上形势逼迫、皇太极礼遇等原因,也就半推半就地投降了,踏上了为清朝效力的道路。

洪承畴在投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挣扎,全面倒向清朝,对明、清、朝鲜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对于清朝的作用随着时间发展越来越明显。

洪承畴在降清后,首先就把明朝的秘密盟友李朝出卖。话说在崇祯九年(1636年),皇太极二次东征后,李朝与清朝结为“君臣之国”,奉清正朔,但是私下里仍然和明朝有联系,变着法子给清朝拖后腿,皇太极于此时虽然心中怀疑,但是并未抓到实质性证据。但是洪承畴一降,证据明朗化,所谓“适中朝兵部尚书洪承畴降于沈中,备言我国事”,后来清朝名正言顺地将李朝亲明势力连根拔起。

洪承畴真正受到重用还是顺治时期,在清军入关过程中,洪承畴积极建言,凭着自己长期与农民军作战的经验,在奏折中对农民军的战斗力、撤退路线、战术进行了全面的评估,提出了有关进军路线、行军事宜、如何追剿农民军等完整方案,得到了多尔衮的高度重视:“贼首乃陕西人也,其必怕大清国兵力而西遁长安,贼之骡马不下三十余万,昼夜兼程,可行二三百里,一旦闻我军讯,必焚其宫殿府库,及我军入关,即整驮遁而西行,一二日后,即追逐不得。”李自成兵败后的作为与其所说极其吻合,可谓神算。

在清廷占领北京,开始统一战争后,打着为明复仇、报清之恩的旗号,帮助清朝安定北方,为清军入关铺平道路。在其为明复仇、报清之恩的文告打出后,再结合他的政治影响力,来降明军与日俱增。

洪承畴

在顺治二年(1645年),又受清廷任命“招抚江南各省地方”,在任期间,剿抚并用,对明朝宗室的镇压不遗余力,至顺治四年(1647年)二月,江南平定。顺治十年(1653年)之后,又奉清廷之命,经略西南,总督军务,提出了“以守为战”的方略,稳定了清廷对西南的局势,在清朝统一战争中真可谓鞍前马后、功劳素著。“顺治元年从入关,为内院大学士。次年,出经略江南诸省,逋寇以次削平,后再出经略楚、粤、滇、黔诸省,西南底定,皆其功也。”

顺治十六年(1659年),因其反对向缅甸进军,备受清廷猜忌,清廷疑其对明心存同情,不愿穷追永历,“桂王既入缅甸,不欲穷追,以是罢兵柄”,而同年十月十六日,洪承畴也以目疾乞休,清廷仅仅给予三等轻车都尉之职。此后其闲居京城,直到康熙四年(1665年)二月去世。

洪承畴的人生分成了两截,前半段为明重臣,竭心尽力;后半段失节降清,被清朝重用,为其统一大业鞍前马后。对他降清后的作为,只用八个字评价,那就是“情有可原,其罪难恕”,这两个互相矛盾的词用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0 阅读:35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