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笔记小说史》(增订本),陈文新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5年4月版。
中国古代的笔记小说,其审美取向与现代意义的小说差异甚大,反倒近于随笔类散文,风格平易,技巧和藻饰的痕迹趋于消泯。从六朝的《搜神记》《世说新语》,到两宋的《东坡志林》《夷坚志》,再到清代的《阅微草堂笔记》等,笔记小说高峰迭起,佳作如林。
该书对笔记小说的发展历程加以系统梳理,既有擘肌分理的理论探讨,也有功力扎实的文献考辨,文本解读则以细腻入微见长。
此次增订,融入作者近三十年的研究心得,修改篇幅约三分之二,在理论阐释、文献考辨、文本解读和语言表述等方面都有进一步提升,并依照当前的学术规范,完善了参考文献,添加了索引,以期更便于读者抓住相关研究的重点和脉络。
台湾志一出版社版《中国笔记小说史》
绪 论
第一节 先秦时代的三种叙事类型
第二节 从“子部小说”概念看笔记小说的文类特征
第三节 汉代小说的目录与综合研究
第四节 笔记小说的类型划分与研究
第五节 唐前部分小说的文献问题或史料问题
第一章 志怪小说的萌芽与生长
第一节 “博物”体:从《山海经》到《十洲记》
第二节 “搜神”体:《异闻记》的问世及其意义
第三节 “拾遗”体:从《列仙传》到《汉武内传》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的“博物”体志怪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志怪兴盛的原因
第二节 张华《博物志》
第三节 郭氏《玄中记》
第四节 任昉《述异记》
第五节 “博物”体志怪的审美品格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的“搜神”体志怪
第一节 旧题魏文帝《列异传》
第二节 干宝《搜神记》
第三节 旧题陶潜《搜神后记》
第四节 刘义庆《幽明录》
第五节 刘敬叔《异苑》
第六节 旧题吴均《续齐谐记》
第七节 孔约《孔氏志怪》等
第八节 “搜神”体志怪的审美品格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的“拾遗”体志怪
第一节 葛洪《神仙传》
第二节 王嘉《拾遗记》
第三节 “拾遗”体志怪的审美品格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的“释氏辅教之书”
第一节 刘义庆《宣验记》
第二节 王琰《冥祥记》
第三节 颜之推《冤魂志》
第四节 侯白《旌异记》
第六章 轶事小说的发生、发展、成熟与繁荣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轶事小说兴盛的原因
第二节 “世说”体:“以玄韵为宗”
第三节 “笑林”体:“远实用而近娱乐”
第四节 “杂记”体:意绪秀异的野史
第五节 轶事小说的审美品格
第七章 唐五代笔记小说
第一节 唐五代志怪小说
第二节 唐五代轶事小说
第八章 宋金元笔记小说
第一节 宋代轶事小说的文体风范
第二节 宋代轶事小说的主要类型(附金元)
第三节、宋金元志怪小说
第九章 明代笔记小说
第一节 明代志怪小说
第二节 明代轶事小说
第三节 笑话的鼎盛
第十章 清代志怪小说:从《觚剩》到《子不语》
第一节 钮琇《觚剩》
第二节 王士祯《池北偶谈》
第三节 袁枚《子不语》
第十一章 清代志怪小说的鼎盛:《阅微草堂笔记》及其仿作
第一节 纪昀的小说观念
第二节 《阅微草堂笔记》的淑世情怀
第三节 《阅微草堂笔记》的叙事准则
第四节 《阅微草堂笔记》中的狐鬼
第五节 《阅微草堂笔记》之后
第十二章 清代轶事小说
第一节 “世说”体:《今世说》及其他
第二节 杂记体:《板桥杂记》及其他
第三节 笑话:《笑得好》《笑林广记》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台湾志一出版社版《中国笔记小说史》版权页
1995年3月,拙著《中国笔记小说史》由台湾志一出版社出版,并于当年荣获中国武汉对外文化交流奖学术著作类一等奖。
《中国笔记小说史》获奖证书
《中国笔记小说史(增订本)》是在《中国笔记小说史》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新增字数约16万字,总的修改幅度在五分之三左右。
所作修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在绪论等部分,就笔记小说的文类特征做了系统探讨,较之《中国笔记小说史》的点到为止,分量重了不少。
1995年以来,笔者先后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了《先秦时代的三种叙事类型》《“小说”与子史——论“子部小说”共识的形成及其理论蕴涵》《论子部小说的文类特征》等论文,就这一众所纷纭的话题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本书绪论整合了上述论文,以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所推进。
《中国小说的谱系与文体形态》
其二,对一些重要的作家作品,如王晫《今世说》、袁枚《子不语》、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等,本书的叙述更加充实,几乎近于重写;也有一些作品,如庄绰《鸡肋编》、陆游《老学庵笔记》等,则在进一步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调整或增加了若干例证,相关解读也近于重写;“旧题汉人小说的文献问题”“部分六朝小说的史料问题”等内容,充实的幅度在一半以上。
其三,那些大体保持了原有框架和基本内容的部分,解读文字多有修订,努力表述得更加中肯。
《中国传奇小说史话》
此外,所用文献中一些标点不妥处,引用时径改,不再一一注明。
笔者从事笔记小说研究三十余年,对笔记小说早已有了一种老朋友般的感情,期待读者像我一样喜欢它,包括喜欢这本笔记小说史。
记得2014年,我通过高等教育出版社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生态》。那是次合作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这一次,承蒙高教社青目,拙著又获得出版机会,真可以用“幸何如之”来加以形容了。
《明代文学与科举文化生态》
门下杜近都帮忙核对引文、搜集插图、编制参考文献和索引,谨一并致谢。
陈文新
2023年10月2日于珞珈山麓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