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治学》,刘学锴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25年3月版。
该书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成果。
刘学锴是海内外学界公认的李商隐研究权威、温庭筠研究专家,也是著名的唐诗鉴赏大家。该书收录了未曾公开发表过的文章,如刘学锴九十自述治学的《虽狭求细 书不惮改》,收录了“温李”相关研究论文,亦收录了已发表过的精彩访谈、刘学锴小传、学者谈刘学锴治学等,对刘学锴的求学经历、治学经验等有比较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刘学锴建立在长期研究实践基础上总结出的治学之道,及其体现出的一代学人的创造勇气与顽强意志,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推进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唐诗选注评鉴》
虽狭求细书不惮改
承教即改录关于《唐诗选注评鉴》的修改例举
新考李商隐“浙水东西,半纪漂泊”再考
温庭筠、段成式晚年经历交游考
说“脸”
——以温庭筠词为例
许浑与温庭筠异趋浅说
一一从温李许杜的交往说起
《刘学锴讲唐诗》
著述年表及获奖情况
著述年表
获奖情况
访谈与报道诗家总爱西昆好,今喜有人作郑笺/谢琰
文学研究不是“摊大饼”/刘剑
潜心温李四十载 热爱唐诗一世情/韩震军
刘学错:唐诗的知音/常河
刘学错:下笨功夫,做真学问/王树森
《刘学锴讲李商隐》
学人评论指引读者开启唐诗的大门/袁行需
“笨功夫”才是真功夫/程毅中
闲话李商隐的文集/顾农
刘学锴先生的李商隐研究/董乃斌
评刘学错、余恕诚《李商隐文编年校注》/董乃斌
以专业的工匠精神仔细打造的精品/董乃斌
两种唐诗选/陈尚君
体现文学本位、读者本位的唐诗选本/莫砺锋
何为学术,学术何为?(节选)/莫砺锋
古典作品研究的更大意义在于传承/莫砺锋
这部书,将推动唐诗的经典化/詹福瑞
普及经典,自身也可以成为经典/刘跃进
这部书,专业学者不觉得浅,普通读者不觉得深/钟振振
这部书,增加了唐诗的光荣/罗时进
这部书,代表着当代唐诗评选的水平/蒋寅
一位纯粹的学者和一部有用的书/胡可先
近年来最好的唐诗选本/胡晓明
一书、一师与一学科
——《唐诗选注评鉴》读后/李浩
近世诗选之诗学体式的集大成高峰/陈引驰
这部书,为人民、为社会而著/过常宝
一部具有学术“现代性”的唐诗选本/彭玉平
听师一年课,定我一生业/查屏球
《刘学锴讲温庭筠》
2011年 10月,刘学锴先生注评的《温庭筠诗词选》在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由此拉开了刘先生与我社长期合作的序幕。
十几年间,刘先生在我社陆续出版了《李商隐诗选》(与余恕诚先生共同注评)、《唐诗选注评鉴》(全二卷)、《唐诗选注评鉴》(十卷本)、《李杜诗选》、《刘学锴讲唐诗》、《刘学锴讲李商隐》、《刘学锴讲温庭筠》等著作。
这些著作是刘先生四十年潜心研究温(庭筠)李(商隐)、钟爱唐诗的明证。能够在我社出版这些学术名著,充分体现了先生对我们一家地方出版社的信任和重托,这份深情厚谊始终温暖着我们。
《李商隐诗选》
更令我们感动的是,每部著作出版不久,先生即着手做修订完善的工作。他虚怀若谷,非常重视学界和读者的反馈。每次重印,他都会根据唐代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各方反馈对书稿再修订、再完善。这是他对学术的敬畏,更是他对读者的高度负责。
“虽狭求细,书不惮改”,这是先生的谦辞,同时体现了他的学术气魄。他专注于打一口深井,同时不断超越自己,在唐代文学研究领域始终保持青春和活力。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书在结构设计上有独特之处。与同类书不同的是,本书特别增设了“承教即改录”“新考”和“学人评论”。
《李杜诗选》
“承教即改录”作为本书的一大亮点,是刘先生“书不惮改”的具体实践。“新考”部分精选的论文皆为刘先生最新研究成果,我们深信,研读论文是学习治学方法的基础。“学人评论”,则汇聚了学界专家对刘先生治学理念、方法及成就的总结与感悟,这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以多元视角审视刘先生治学的机会,也促进了学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有助于读者在更广阔的语境下理解先生的治学之道。
我们深知,在求学成长之路上,要有光。这本《谈治学》精彩呈 现了刘先生的治学理念、治学方法。这本书就是先生点燃的一把火炬,盼望有心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踏实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24年8月20日
《温庭筠诗词选》
刘学锴先生
刘学锴,曾就读并执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教授,曾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李商隐研究会会长。主要论著有《李商隐诗歌集解》《李商隐文编年校注》《李商隐资料汇编》《温庭筠全集校注》《唐诗选注评鉴》等。论著获得过多项国家级图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