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家长带宝宝过来复诊,已经治疗有半个月时间,住院一个星期,口服带药一个星期,家长说总有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心情也轻松起来。孩子也不再晚上睡觉动来动去,偶尔听到呼吸音比较重,鼻涕也逐渐消失,但是偶尔也能见黄色鼻涕。
我记得是2个星期以前,也在这个诊室,是奶奶带孙子过来看病,当时没有号了,奶奶岁数很大,不回普通话,她讲的是一口闽南话:柯医生,能否给我加个号,宝宝现在晚上都无法入睡,睡觉时总是哭闹,不知道什么原因?”因为我也讲闽南话,听得出奶奶的焦虑与不安。
我同意了,她也老老实实在等。
过了一段时间,我把她叫进来,我简单问了一下病史,宝宝咳嗽咳痰时间反复3个月时间,开始当感冒,最后一直黄痰,脓涕,甚至连起床的眼屎也是黄黄的,当地看了耳鼻科,她也不清楚怎么用药,抗生素不断的在更换,甚至担心眼睛感染,也看了眼科,最近打鼾严重,夜里睡觉总憋醒。
我说:现在孩子情况,大致是慢性鼻窦炎(细菌感染),最终导致腺样体肥大(重度)。
我建议马上拍个片子:结果A/N约90%,严重堵塞,为什么?因子长期鼻后滴漏到腺样体上,同时腺样体也可能存在细菌感染。

虽然没有发热,晨起咳痰,咳嗽不多,肺部听诊正常,肺部感染可能性不大。
这种情况,我还是建议住院,一个星期规范治疗,3天后打鼾好转,鼻涕减轻,住了一个星期,咽部呼吸道病原体测序:流感嗜血杆菌数量级别比较高,是鼻窦炎常见细菌。

一个星期后改成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糠酸莫米松,孟鲁司特钠,氨溴索口服液口服。
第二个星期,复诊,孩子症状明显好转,鼻涕减少,颜色偶尔黄,咳嗽咳痰也减少,打鼾消失,呼吸音重,睡眠变安稳。
家长也不放心,想看看腺样体是否有所变小,其实症状是骗不了人的,我就给孩子复查一下片子,A/N约65%,明显改善,鼻后气道明显变通畅了。

当然,孩子从症状判断是慢性细菌性鼻窦炎,需要抗生素巩固治疗,同时还需要糠酸莫米松鼻喷,口服孟鲁司特钠等等,适当免疫调节剂,当然强调忌口,少感冒,避免短期内反复发作。其实慢性鼻窦炎(细菌性感染)还是有章可循,规范治疗,可以减少复发,很关键在于药物选择:告别反复发作!儿童慢性鼻窦炎最新指南——科学用药详细解析
家长看了报告,明显改善很开心,一口感谢,其实看好病是我本职工作,无需感谢,关键家长很理解和配合就足够了。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背后,可能是长期鼻炎,没有控制,或者鼻窦炎细菌感染没有规范治疗,或者腺样体本身有感染,这些没有及时治疗,导致腺样体最终肥大。但是许多家长总在担心腺样体肥大本身。
如果在某科看,有些医生总要求家长赶紧把腺样体手术做了,其实今天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揭开腺样体肥大治疗的真相,腺样体肥大不一定都要手术摘除。关键选择肥大原因,并进行病因治疗,如果只是摘了腺样体,而鼻窦炎炎症一直持续,可能再次出现腺样体再次肥大或者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导致保守还是手术治疗?可以看这篇专栏文章:儿童腺样体肥大,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家长最想了解10个问题
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如果有类似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请转发分享给身边朋友,每天分享一点点儿童健康知识,每天进步一点点,点个赞或者在看,让更多家长了解到儿童疾病的相关的科普知识。
如果需要儿科专业咨询,可以通过好大夫在线APP,找柯友建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