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卷第一百一十八,晋纪四十(公元417年—419年,共3年)
【原文】
安皇帝癸
义熙十三年(丁巳,公元417年)
春正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秦主泓朝会百官于前殿,以内外危迫,君臣相泣。征北将军齐公恢帅安定镇户三万八千,焚庐舍,自北雍州趋长安,自称大都督、建义大将军,移檄州郡,欲除君侧之恶;扬威将军姜纪帅众归之,建节将军彭完都弃阴密奔还长安。
恢至新支,姜纪说恢曰:“国家重将、大兵皆在东方,京师空虚,公亟引轻兵袭之,必克。”
恢不从,南攻郿城。镇西将军姚谌为恢所败,长安大震。泓驰使征东平公绍,遣姚裕及辅国将军胡翼度屯澧西。扶风太守姚儁等皆降于恢。东平公绍引诸军西还,与恢相持于灵台,姚讚留宁朔将军尹雅为弘农太守,守潼关,亦引兵还。恢众见诸军四集,皆有惧心,其将齐黄等诣大军降。恢进兵副绍,讚自后击之,恢兵大败,杀恢及其三弟。泓哭之恸,葬以公礼。
太尉裕引水军发彭城,留其子彭城公义隆镇彭城。诏以义隆为监徐、兖、青、冀四州诸军事、徐州刺史。
凉公暠寝疾,遣命长史宋繇曰:“吾死之后,世子犹卿子也,善训导之。”二月,暠卒,官属奉世子歆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凉州牧。大赦,改元嘉兴。尊歆母天水尹氏为太后。以宋繇录三府事。谥暠曰武昭王,庙号太祖。
西秦安东将军木弈干击吐谷浑树洛干,破其弟阿柴于尧杆川,俘五千余口而还。树洛干走保白兰山;惭愤发疾,将卒,谓阿柴曰:“吾子拾虔幼弱,今以大事付汝。”树洛干卒,阿柴立,自称骠骑将军、沙州刺史。谥树洛干曰武王。阿柴稍用兵侵并其傍小种,地方数千里,遂为强国。
河西王蒙逊遣其将袭乌啼部,大破之;又击卑和部,降之。
王镇恶进军渑池,遣毛德祖袭尹雅于蠡吾城,禽之,雅杀守者而逃。镇恶引兵径前,抵潼关。
檀道济、沈林子自陕北渡河,拔襄邑堡,秦河北太守薛帛奔河东。又攻秦并州刺史尹昭于蒲阪,不克。别将攻匈奴堡,为姚成都所败。
辛酉,荥阳守将傅洪以虎牢降魏。
秦主泓以东平公绍为太宰、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改封鲁公,使督武卫将军姚鸾等步骑五万守潼关,又遣别将姚驴救蒲阪。
沈林子谓檀道济曰:“蒲阪城坚兵多,不可猝拔,攻之伤众,守之引日。王镇恶在潼关,势孤力弱,不如与镇恶合势并力,以争潼关。若得之,尹昭不攻自溃矣。”道济从之。
三月,道济、林子至潼关,秦鲁公绍引兵出战,道济、林子奋击,大破之,斩获以千数。绍退屯定城,据险拒守。谓诸将曰:“道济等兵力不多,悬军深入,不过坚壁以待继援。吾分军绝其粮道,可坐禽也。”乃遣姚鸾屯大路以绝道济粮道。
鸾遣尹雅将兵与晋战于关南,为晋兵所获,将杀之。雅曰:“雅前日已当死,幸得脱至今,死固甘心。然夷、夏虽殊,君臣之义一也。晋以大义行师,独不使秦有守节之臣乎!”乃免之。
丙子夜,沈林子将锐卒袭鸾营,斩鸾,杀其士卒数千人。绍又遣东平公讚屯河上以断水道;沈林子击之,讚败走,还定城。薛帛据河曲来降。
太尉裕将水军自淮、泗入清河,将溯河西上,先遣使假道于魏;秦主泓亦遣使请救于魏。
魏主嗣使群臣议之,皆曰:“潼关天险,刘裕以水军攻之,甚难;若登岸北侵,其势便易。裕声言伐秦,其志难测。且秦,婚姻之国,不可不救也。宜发兵断河上流,勿使得西。”
博士祭酒崔浩曰:“裕图秦久矣。今姚兴死,子泓懦劣,国多内难。裕乘其危而伐之,其志必取。若遏其上流,裕心忿戾,必上岸北侵,是我代秦受敌也。
今柔然寇边,民食又乏,若复与裕为敌,发兵南赴则北寇愈深,救北则南州复危,非良计也。不若假之水道,听裕西上,然后屯兵以塞其东。使裕克捷,必德我之假道;不捷,吾不失救秦之名。此策之得者也。且南北异俗,借使国家弃恒山以南,裕必不能以吴、越之兵与吾争守河北之地,安能为吾患乎!
夫为国计者,惟社稷是利,岂顾一女子乎!”
议者犹曰:“裕西入关,则恐吾断其后,腹背受敌;北上,则姚氏必不出关助我,其势必声西而实北也。”
嗣乃以司徒长孙嵩督山东诸军事,又遣振威将军娥清、冀州刺史阿薄干将步骑十万屯河北岸。
王夫之曰:「崔浩曰:『裕图秦久矣,其志必取,若遏其上流,裕心忿怒,必上岸北侵,是我代秦受敌也。』其说韪矣。空国兴师,越数千里而攻人,岂畏战者哉?」
庚辰,裕引军入河,以左将军向弥为北青州刺史,留戍碻磝。
初,裕命王镇恶等:“若克洛阳,须大军到俱进。”
镇恶等乘利径趋潼关,为秦兵所拒,不得前。久之,乏食,众心疑惧,或欲弃辎重还赴大军。
沈林子按剑怒曰:“相公志清六合,今许、洛已定,关右将平,事之济否,系于前锋。奈何沮乘胜之气,弃垂成之功乎?且大军尚远,贼众方盛,虽欲求还,岂可得乎!下官授命不顾。今日之事,当自为将军办之,未知二三君子将何面以见相公之旗鼓邪!”
镇恶等遣使驰告裕,求遣粮援。裕呼使者,开舫北户,指河上魏军以示之曰:“我语令勿进,今轻佻深入。岸上如此,何由得遣军!”
镇恶乃亲至弘农,说谕百姓,百姓竞送义租,军食复振。
魏人以数千骑缘河随裕军西行;军人于南岸牵百丈,风水迅急,有漂渡北岸者,辄为魏人所杀略。裕遣军击之,裁登岸则走,退则复来。夏四月,裕遣白直队主丁旿帅仗士七百人、车百乘,渡北岸,去水百余步,为却月阵,两端抱河,车置七仗士,事毕,使竖一白毦;魏人不解其意,皆未动。
裕先命宁朔将军朱超石戒严,白毦既举,超石帅二千人驰往赴之,赍大弩百张,一车益二十人,设彭排于辕上。魏人见营阵既立,乃进围之;长孙嵩帅三万骑助之,四面肉薄攻营,弩不能制。时超石别赍大锤乃矟千余张,乃断矟长三四尺,以锤锤之,一矟辄洞贯三四人。魏兵不能当,一时奔溃,死者相积;临陈斩阿薄干,魏人退还畔城。超石帅宁朔将军胡藩、宁远将军刘荣祖追击,又破之,杀获千计。魏主嗣闻之,乃恨不用崔浩之言。
秦鲁公绍遣长史姚洽、宁朔将军安鸾、护军姚墨蠡、河东太守唐小方帅众二千屯河北之九原,阻河为固,欲以绝檀道济粮援。沈林子邀击,破之,斩洽、墨蠡、小方,杀获殆尽。
林子因启太尉裕曰:“绍气盖关中,今兵屈于外,国危于内。恐其凶命先尽,不得以膏齐斧耳。”
绍闻洽等败死,愤恚,发病呕血,以兵属东平公讚而卒。讚既代绍,众力犹盛,引兵袭林子,林子复击破之。
太尉裕至洛阳,行视城堑,嘉毛脩之完葺之功,赐衣服玩好,直二千万。
丁巳,魏主嗣如高柳。壬戌,还平城。
河西王蒙逊大赦,遣张掖太守沮渠广宗诈降,以诱凉公歆,歆发兵应之。蒙逊将兵三万伏于蓼泉,歆觉之,引兵还。蒙逊追之,歆与战于解支涧,大破之,斩首七千余级。蒙逊城建康,置戍而还。
五月乙未,齐郡太守王懿降于魏,上书言:“刘裕在洛,宜发兵绝其归路,可不战而克。”魏主嗣善之。
崔浩侍讲在前,嗣问之曰:“刘裕伐姚泓,果能克乎?”
对曰:“克之。”
嗣曰:“何故?”
对曰:“昔姚兴好事虚名而少实用,子泓懦而多病,兄弟乖争。裕乘其危,兵精将勇,何故不克!”
嗣曰:“裕才何如慕容垂?”
对曰:“胜之。垂藉父兄之资,修复旧业,国人归之,若夜虫之就火,少加倚仗,易以立功。刘裕奋起寒微,不阶尺土,讨灭桓玄,兴复晋室,北禽慕容超,南枭卢循,所向无前,非其才之过人,安能如是乎!”
嗣曰:“裕既入关,不能进退,我以精骑直捣彭城、寿春,裕将若之何?”对曰:“今西有屈丐,北有柔然,窥伺国隙。陛下既不可亲御六师,虽有精兵,未睹良将。长孙嵩长于治国,短于用兵,非刘裕敌也。兴兵远攻,未见其利,不如且安静以待之,裕克秦而归,必篡其主。
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虽留兵守之,人情未洽,趋尚不同,适足为寇敌之资耳。愿陛下按兵息民以观其变,秦地终为国家之有。可坐而守也。”
嗣笑曰:“卿料之审矣!”
浩曰:“臣尝私论近世将相之臣:若王猛之治国,苻坚之管仲也;慕容恪之辅幼主,慕容暐之霍光也;刘裕之平祸乱,司马德宗之曹操也。”
嗣曰:“屈丐何如?”
浩曰:’屈丐国破家覆,孤孑一身,寄食姚氏,受其封殖。不思酬恩报义,而乘时徼利,盗有一方,结怨四邻。撅竖小人,虽能纵暴一时,终当为人所吞食耳。”
嗣大悦,语至夜半,赐浩御缥醪十觚,水精盐一两,曰:“朕味卿言,如此盐、洒,故欲与卿共飨其美。”
然犹命长孙嵩、叔孙建各简精兵,伺裕西过,自成皋济河,南侵彭、沛,若不时过,则引兵随之。
【原文华译】
安皇帝癸
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
1 春,正月一日,日食。
2 后秦主姚泓朝会百官于前殿,以内外危迫,君臣相泣。征北将军、齐公姚恢率安定镇户三万八千人,焚烧房舍,从北雍州直趋长安,自称大都督、建义大将军,移檄州郡,声称要铲除国君身边的恶人;扬威将军姜纪率所部归附他,建节将军彭完都放弃阴密,奔还长安。
姚恢到了新支,姜纪对姚恢说:“国家重将、大兵都在东方,京师空虚,您应该火速以轻兵突袭,必定攻克。”
姚恢不听,南攻郿城。镇西将军姚谌为姚恢所败,长安大震。姚泓派使者飞马前去征召东平公姚绍,派姚裕及辅国将军胡翼度屯驻澧西。扶风太守姚俊等都投降姚恢。东平公姚绍带领大军西还,与姚恢在灵台对峙,姚赞留宁朔将军尹雅为弘农太守,据守潼关,自己也带兵回来。姚恢的部队看见诸军四集,皆有惧心,其部将齐黄等到朝廷大军投降。姚恢进兵向姚绍大营逼近,而姚赞从他身后发起攻击,姚恢兵大败,杀姚恢及其三个弟弟。姚泓悲恸大哭,葬以公爵之礼。
3 太尉刘裕率领水军从彭城出发,留儿子、彭城公刘义隆镇守彭城。
皇帝下诏,任命刘义隆为监徐州、兖州、青州、冀州四州诸军事,徐州刺史。
4 凉公李暠病危,遗命长史宋繇说:“我死之后,世子就犹如你的儿子,好好训导他。”
二月,李暠去世,官属奉世子李歆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凉州牧。大赦,改年号为嘉兴。尊李歆的生母、天水人尹氏为太后。任命宋繇为录三府事。谥号李暠为武昭王,庙号太祖。
5 西秦安东将军乞伏木弈干攻击吐谷浑可汗慕容树洛干,在尧杆川击破慕容树洛干的弟弟慕容阿柴,俘虏五千余人而返。慕容树洛干退保白兰山,惭愤发病,临死对慕容阿柴说:“我儿子慕容拾虔幼弱,如今将大事托付给你。”慕容树洛干去世,慕容阿柴继位,自称骠骑将军、沙州刺史。谥号慕容树洛干为武王。慕容阿柴逐渐用兵吞并周边弱小部落,地方数千里,发展成为一个强国。
6 河西王沮渠蒙逊派他的部将袭击乌啼部落,大破之;又攻击卑和部落,卑和部投降。
7 晋国龙骧将军王镇恶进军渑池,派毛德祖袭击弘农太守尹雅据守的蠡吾城,生擒尹雅。尹雅杀死看守,逃跑。王镇恶引兵径直向前,抵达潼关。
晋国冠军将军檀道济、振武将军沈林子从陕城北渡黄河,攻拔襄邑堡,后秦河北太守薛帛逃奔河东。檀道济、沈林子又攻打后秦并州刺史尹昭于蒲阪,不能攻克。另一将领攻匈奴堡,被后秦宁东将军姚成都击败。
二月十九日,后秦荥阳守将傅洪献出虎牢,投降北魏。
后秦主姚泓任命东平公姚绍为太宰、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改封鲁公,派他督率武卫将军姚鸾等步骑兵五万人守潼关,又派另一大将姚驴救援蒲阪。
沈林子对檀道济说:“蒲阪城坚兵多,短期不能攻拔,攻城则多死伤,围守则拖延时日。王镇恶在潼关,势孤力弱,不如与王镇恶合势并力,以争潼关。如果得了潼关,尹昭不攻自溃。”檀道济听从。
三月,檀道济、沈林子到了潼关,后秦鲁公姚绍引兵出战,檀道济、沈林子奋击,大破后秦军,斩获数以千计。姚绍退屯定城,拒守,对诸将说:“檀道济等兵力不多,悬军深入,不过是坚壁高垒,等待后继的援军。我分军截断他的粮道,可以坐而擒之。”于是派姚鸾屯驻大路,截断檀道济粮道。
姚鸾派尹雅将兵与晋军战于关南,又被晋兵俘虏,将要杀他。尹雅说:“我之前就应当被杀,幸而逃脱至今,要我死,固然也甘心。但是夷人、汉人虽然不是同民族,君臣之义是一样的。晋国以大义行师,就不能让秦国有守节之臣吗!”晋军于是赦免了他。
三月四日夜,沈林子率锐卒偷袭姚鸾营,斩姚鸾,杀其士卒数千人。姚绍又派东平公姚赞屯驻黄河岸上,以截断晋军水道交通;沈林子攻击,姚赞败走,回到定城。河北太守薛帛献出河曲,投降晋军。
太尉刘裕率水军从淮河、泗水进入清河,准备再进入黄河,逆流西上,先遣使向北魏借道。后秦主姚泓也遣使请救于北魏。
北魏主拓跋嗣让群臣商议,都说:“潼关天险,刘裕以水军攻打,甚难;如果登岸北侵,则更加容易。刘裕声言伐秦,其志难测。况且秦国是我们的婚姻之国,不可不救。应该发兵截断黄河上流,不让晋军西上。”
博士祭酒崔浩说:“刘裕图谋秦国,已经很久了。如今姚兴死,儿子姚泓懦劣,国多内难。刘裕乘其危而伐之,志在必得。如果截断黄河上流,刘裕心生愤戾,必发兵上岸北侵,那就是我们代秦受敌了。
如今柔然寇边,人民又缺乏粮食,如果再与刘裕为敌,发兵南征,则北寇愈深,救援北境,则南州复危,不是好计策。不如借一条水道给刘裕,让他西上,然后屯兵以阻塞他东归之路。如果刘裕取胜,必定感激我们借道给他;如果他失败,我们也不失救秦之名。这才是正确的战略。
况且南北风俗不同,即便国家将恒山以南全部放弃,刘裕也不可能以吴、越之兵,与我们争守河北之地,他怎么能成为我们的祸患呢!为国家做计划,就只考虑国家利益,岂能是为了照顾一个女子呢!”
参会的人仍说:“刘裕西上入关,则担心我们截断他的后路,腹背受敌;如果刘裕北上,则姚氏必定不会出关来帮助我们,从这个形势来看,刘裕必定是声称西上,而实际是要向北来攻打我国。”
拓跋嗣于是任命司徒长孙嵩为督山东诸军事,又派振威将军娥清、冀州刺史阿薄干率领步骑兵十万人,屯驻黄河北岸。
三月八日,刘裕水军进入黄河,任命左将军向弥为北青州刺史,留下戍卫碻磝。
当初,刘裕命王镇恶等:“如果攻克洛阳,必须等大军到达,再一起前进。”
王镇恶等乘胜直趋潼关,被后秦兵所拒,不得向前。时间一长,粮食缺乏,军心疑惧,有人开始想要抛弃辎重,撤退回去与大军会合。
沈林子按剑怒道:“相公(刘裕)志在扫清六合,如今许昌、洛阳已经平定,关中也将收复,事情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前锋。为什么要沮丧乘胜之气,放弃垂成之功?况且大军尚远,敌军兵多,就算我们要回去,又回得去吗!身为军人,只管接受命令,岂能管他有什么危险!今日之事,我带我自己的部队去办,不知道你们几位,将以何面目去见相公!”
王镇恶等遣使飞驰报告刘裕,请求送来粮食和援军。刘裕叫使者上前,打开战舰北面窗户,指着岸上的北魏军队,对他说:“我告诉你们不要独自前进,如今轻佻深入。岸上如此,我怎么能给你们派出援军!”
王镇恶于是亲自到弘农郡,向百姓做宣传工作,百姓争相送上义租(捐献粮草),军队粮食问题得到解决。
北魏军队以数千骑兵沿着河岸,跟随刘裕军西行;晋军士兵在黄河南岸,以一百丈长的纤绳牵引船舰西上,风大水急,有船漂到北岸的,就被北魏军攻杀抢掠。刘裕派军攻击,晋军一登岸,北魏军就退走,晋军一退,北魏军又再回来。
夏,四月,刘裕派白直队主(侍卫队长)丁旿率武士七百人、战车一百乘,在北岸登陆,离水一百余步,构筑新月阵,以河岸为月弦,新月两端,在河岸和战车掩护下,再设置七位武士,布置完毕,中间竖起一白色羽毛大旗。北魏军不解其意,只是观察,没有采取行动。刘裕先命宁朔将军朱超石进入战备状态,白色大旗一举,朱超石率二千人飞奔而至,带着大弩百张,每辆战车上增加二十人,车辕上架起防箭木板。北魏军见晋军营阵已经完成,于是进兵包围。
长孙嵩率骑兵三万人为后继,四面肉搏攻营,晋军大弩也不能抵挡。当时朱超石另外还带了大锤及槊一千余支,于是截断长槊,只留三四尺长,以铁锤敲打,使它更加锋利,一槊就洞穿三四人。北魏兵不能抵挡,一时奔溃,死者相积;临阵斩了阿薄干,北魏军退还畔城。朱超石率宁朔将军胡藩、宁远将军刘荣祖追击,再次击破北魏军,杀获千计。北魏主拓跋嗣接到战报,后悔没听崔浩的话。
后秦鲁公姚绍派长史姚洽、宁朔将军安鸾、护军姚墨蠡、河东太守唐小方率众二千人屯驻河北郡九原山,依靠黄河险要,想要断绝檀道济粮道。沈林子邀击,击破后秦军,斩姚洽、姚黑蠡、唐小方,几乎一网打尽这支后秦部队。
沈林子于是禀报太尉刘裕说:“姚绍气盖关中,如今兵败于外,国危于内。恐怕他的性命已经到头,我们没机会砍他首级了。”
姚绍听闻姚洽等战败阵亡,愤恚,发病呕血,把军权移交给东平公姚赞,旋即去世。姚赞接替姚绍之后,军力仍然强盛,引兵袭击沈林子,沈林子再次将他击破。
太尉刘裕到了洛阳,巡视城防工事,嘉奖毛修之修葺之功,赐给衣服及珍玩,价值二千万。
8 四月十六日,北魏主拓跋嗣抵达高柳。二十一日,回到平城。
9 河西王沮渠蒙逊下令大赦,派张掖太守沮渠广宗诈降,以引诱凉公李歆,李歆发兵接应。沮渠蒙逊将兵三万埋伏于蓼泉,李歆察觉,引兵撤退。沮渠蒙逊追击,李歆与沮渠蒙逊战于解支涧,大破沮渠蒙逊军。斩首七千余级。沮渠蒙逊修筑建康城,设置戍卫部队而还。
10 五月二十四日,晋国齐郡太守王懿投降北魏,上书说:“刘裕在洛阳,应该发兵绝其归路,可以不战而克。”北魏主拓跋嗣十分赞同。
崔浩侍讲在前,拓跋嗣问他说:“刘裕伐姚泓,能成功吗?”
回答说:“能。”
拓跋嗣问:“为什么呢?”
回答说:“当初姚兴好事虚名而少实用,儿子姚泓懦而多病,兄弟相争。刘裕乘其危,兵精将勇,怎么会不成功呢!”
拓跋嗣说:“刘裕的才干比慕容垂如何?”
回答说:“超过慕容垂。慕容垂借父兄之资,修复旧业,国人归附他,就像夜虫之投向火光,所以,稍微努力,就容易立功。刘裕奋起于寒微,没有尺土之资,讨灭桓玄,兴复晋室,北擒慕容超,南枭卢循,所向无前,如果不是他才能过人,岂能做到!”
拓跋嗣说:“刘裕既入关,不能进退,我以精骑直捣彭城、寿春,刘裕会怎么办?”
回答说:“如今我们西有赫连勃勃,北有柔然,对我国虎视眈眈。陛下如果不能亲征,则虽有精兵,却无良将。长孙嵩长于治国,短于用兵,不是刘裕的敌手。我军兴兵远攻,未见其利,不如暂且安静以待之,刘裕攻克秦国,必定归国篡位。关中汉人、戎人杂居,风俗劲悍。刘裕想要以治理荆州、扬州的方式,来统治函谷关和三秦地区的人民,这无异于解下衣裳来包裹火炭,张开罗网来捕捉老虎,难以奏效。虽然他留兵驻守,但是人心不服,风俗不同,只是在留给敌人吞并罢了。愿陛下按兵息民,以观其变,秦国土地,终将为我国所有。可以坐而待之。”
拓跋嗣笑道:“卿真是料事如神!”
崔浩说:“臣曾经私底下评论近世将相之臣,比如王猛之治国,就是苻坚的管仲;慕容恪辅幼主,就是慕容暐的霍光;而刘裕平祸乱呢,他是司马德宗的曹操罢了。”
拓跋嗣说:“赫连勃勃怎么样?”
崔浩说:“赫连勃勃国破家覆,孤孑一身,寄食于姚氏,接受秦国爵位官职。不思酬恩报义,而乘时缴利,盗有一方,结怨四邻。如此撅竖小人,虽能纵暴一时,终当为人所吞食而已。”
拓跋嗣大悦,和崔浩一直深谈到半夜,赐给崔浩御制醅酒十觚,精盐一两,说:“朕品味卿的话,就像这盐和酒,所以想要与卿共享其美。”
但是,仍然命长孙嵩、叔孙建各简精兵,等刘裕西行之后,从成皋渡黄河南下,侵略彭城、沛郡,如果刘裕推进很慢,则引兵尾随。
【学以致用】
01,一个组织要灭亡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出现很多变故
看现在的后秦就是如此
刘裕大军压境,后秦却不断出现宗室叛变(姚懿、姚恢),
这两人也不想想,即便造反成功呢?他们能当得了“后秦公司”的董事长吗?
后秦都灭亡了,还怎么当?
所以一个组织要灭亡,不在于别人有多厉害,主要还是在于自己有没有利于不败之地。
02,崔浩与拓跋嗣的这几段对话,值得思考
这就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他看待问题的角度与思维
从人性入手,从阶级,从趋势,从人心人欲入手
高手啊,都是从“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我记得《道德经》里面有句话: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浩曰:“臣尝私论近世将相之臣:若王猛之治国,苻坚之管仲也;慕容恪之辅幼主,慕容暐之霍光也;刘裕之平祸乱,司马德宗之曹操也。”
看历史,看人,看人性,看相同的现象背后的结构,然后,以此来指导当下的行为并辅助决策
崔浩给我们诠释的这一点。
回到本文
每个人的背后都有动机,看准了动机,就能推演对方下一步,或者对方的主要目的
刘裕的主要目的是篡位,不是北伐。 厉害的人都能看的出来, 比如赫连勃勃、崔浩等
所以,对于刘裕来讲,北伐是政治目的,也是把权力与声望、民心收拢在手的关键一环,当这个目标达成了,至于是不是要更进一步收复天下,他估计考虑不了这么多
一个人的终极理想不一样,那么,奔向理想的方案以及路径就不一樣。
而赫连勃勃呢,崔浩也看得死死的
“屈丐国破家覆,孤孑一身,寄食姚氏,受其封殖。不思酬恩报义,而乘时徼利,盗有一方,结怨四邻。撅竖小人,虽能纵暴一时,终当为人所吞食耳。”
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如何能称王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