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斯自从在王佐的女朋友韩墨的介绍下进了那家台资厂做仓管以后,业余时间除了看书以外,就是找王佐聊聊天,聊天的内容除了家乡的往事,就是探讨未来的打工之路该怎样走下去,怎样才能在南方得到更大的发展。由于二个人打工的工厂相距才几里远,有时他晚上下班后也会找王佐玩一玩。所以乔斯和王佐虽然自初中毕业后十年没有联系了,十年之间两人交情是一片空白,但这次东莞的相遇让他们情谊迅速升华,比亲兄弟还亲。
在乔斯断断续续的叙说中,王佐也就大概知道了乔斯为何放下一个令人羡慕的教师职业不做,而停薪留职南下打工,去走一条未知的路。
原来乔斯在大学时是高材生,还是校文学社的副社长。当时他有一个漂亮洋气的女朋友,这个女朋友是九江市区人。毕业后,乔斯分到他家乡的一所农村中学,而他的女朋友却因父母亲多头跑关系,分到了市区税务局。像大多数大学生情侣一样,他们虽然爱得死去活来,最后还是面对现实分手了。虽然这次感情对他打击很大,乔斯还是怀着“不求天长地久,只要我们曾经拥有”的心态战胜了自我,去农村中学报到了。他发誓,他一定要在工作中做出成绩,一定要出人头地扬名立万。其实,对于他这个农家子弟来说,能考上大学,就已经在村子里和亲族中算是出人头地了。本来在读大学期间,他感觉人生是美好的,生活是美好的,未来是美好的……所以这次感情分手对他打击并不大,于是他满腔热情地投入教学中去,并以他年之后桃李满天下之愿景去鞭策自己,在教书育人中充实自己……第一次期中考,他带的班级在初一年级中成绩名列第一。他正在为自己努力和付出感到欣慰时,没想到却招到一些老师冷嘲热讽。
乔斯为此很苦恼,他明白这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
其实,他很反感目前的应试教育,并且认为自己就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如果不是大学三年的自由学习,他可能真是个书呆子。他是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他决定不能让他的学生也变成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于是,经过认真考虑和备课后,他完全放弃了应试教育的那一套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去发挥见解和认识,公开地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各种课外书籍,并让学生选修各种与语文所相关的个人爱好,自由选择课外书……
一个和他要好的老师见他和应试教学方法对着干,有一次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们农村教师的忙碌和辛苦是生存状态的主旋律,无奈乃至愤懑确实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态。乔老师啊,人是不能胜天的,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你应该听过,说的是‘上告教委整死你,得罪校长治死你,笨蛋学生气死你,野蛮家长打死你,不涨工资穷死你,竞聘上岗玩死你,职称评定熬死你,考试排名压死你,教育改革累死你,假期培训忙死你,光辉职业哄死你,一生操劳病死你,公务员待遇想死你。’教师职业曾经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中小学教师并未享受到多少由这一职业所带来的快乐、激情,相反,许多教师都觉得自己的生活黯淡灰色、平淡无奇。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我无法作出正确回答。也许教育专家们可以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制度、教育管理、舆论宣传等方面来寻找缘由,我想,只有当中小学教师受到人们真正的尊敬和羡慕时,中国的教育才是有希望的,中华民族的素质才是希望的,这个国家才是有希望的。可是,我们表面是受社会尊敬和羡慕的,实际上是教育圈子里一些人的马仔而已,奈何!奈何!不过,我们不能忍气吞声,又能做什么呢!?”
乔斯倍感失落,在老师岗位上不到一年时间,就失去斗志,心灰意冷地按照应试教学方法按部就班地做着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业余时间就去钻研他自己的爱好去了。
在农村中学,女教师根本看不起男教师,她们想方设法也要与“城里人”结成良缘;而城里有工作的姑娘更是瞧不起农村学校的男教师,认为他们老土,没有钱,家庭背景也不好,更不愿意过两地分居的日子。许多农村男教师和当地的农家女结成伉俪,夫唱妇随过着半工半农的生活。有些农村男教师眼光太高,到了很大的年龄仍是孑然一身。乔斯有一次打趣地对其他男教师说:“如果学校里分来一个女教师,想追她的男教师可以编成一个加强‘排’。可最终结果大多是肥水外流出去了,男教师们的竹篮子是打水一场空。”所以,除了家庭背景特别好的男教师,一般是找不到城里有工作的姑娘做老婆的,乔斯也一样。所以,像乔斯这样没有特别家庭背景也不会泡妞的男教师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大多找了一个城里没有工作但有城镇户口商品粮的女人做老婆。乔斯在参加工作两年好,结婚了,当然对象不是农民,是那个年代所谓的待业青年。
不久,乔斯就做爸爸了。自己事业受挫,那就把心思放在儿子身上吧,乔斯也自得其乐。由于乔斯的老婆没有工作,乔斯就安排老婆和儿子住在乡下父母家里。乔斯是家中唯一的儿子,姐妹也出嫁了,他认为和父母住一起天经地义,这样既可以老少三代尽享天伦之乐,又可以省点钱---在农村吃住完全是可以自给自足的嘛。可是时间长了,他老婆不愿意了,三天二天回娘家,并且口口声对乔斯说习惯不了乡下的生活,既没有自来水,又没有卫生间……乔斯开始还开导老婆,时间长了两人恶言相向,竟然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处于分居状态……婚姻不幸,没有事业,乔斯生活在极其痛苦之中。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后,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一部份不得志农村中学教师去沿海闯荡,并且风生水起,闯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片天空。这对还留在学校的教师们来说,具有极大的榜样作用和诱惑力,乔斯也一样。于是趁放暑假,乔斯就南下了,所以与王佐再次相会。
有一次晚上乔斯和王佐聊起他那个老婆,奋奋不平地说:“其实那个王八蛋是个十足的乡下人,和我结婚前二年才吃上商品粮的,才农转非的,初中还没毕业,你说不是乡下人是什么!娶这样的女人还不如娶一个真正的乡下人,最起码会孝顺父母,安于做农活。哎!我这辈子真他妈的倒楣,不幸啊!太不幸哪!”
王佐长叹一气,说:“改革开改确实是搞活了经济,这十来年社会变化之大,几千年来前所未有。我估计,再过十年,社会变化之大更是你我所不能想象。但同时,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美德也被改革开放革得一去不复回了。何况,我们固有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之信仰已在民众心中如落花流水一般消失迨尽,而几千年来的我们中华民族固有信仰早已被定性为封建,在外来的西方生活方式和不良思想冲击下,我们一切道德体系土崩瓦解,国家之不幸,中华之不幸啊!”
乔斯说:“我们所谓初级时期,其实就是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期,所以,在市场经济下,给了我们一展才华的机会,你在外几年了,比我看得可更清吧。”
王佐说:“那倒是。不过,你是暑假出来的,开学不回去吗?”
乔斯斩钉截铁地说:“不回去了,在那种坏境下,简直生不如死。在外面是受气,前程未定,但我充满了斗志,我认为这种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不邂奋斗,与命运抗争的人生才活得有意义,哪怕最后碰得头破血流,一无所有!”
王佐想起当初他离开国营厂的艰难和在南方几年流浪生活的落迫,说:“我说你还是回去吧,老师多好的职业,旱涝保收,没有失业之忧,每年还有寒暑假,这可是你五更灯火三更鸡的艰幸,读书读出来的,不然,不是白读了一个大学吗?出门在外的机遇谁也说不清楚,如果我是你,我可能不会出门打工,其实我是个很容易满足的人,我在国营厂是没有办法才出来的。再说了,你老婆怎么办?还有你儿子!”
一提起他老婆,乔斯就来气,说:“那个臭婆娘,出来前我就提出离婚,她就是不离,哼,前几天我还收到他的信,说要出来打工呢,可能是从我父母那里得到我的联系地址的,我怎么能跟这种女人过一辈子呢!不管是事业还是婚姻,我一定要新生,现在就算是从头开始吧,我认为这是一个最好的个人发展的时代,陶渊明都不为三斗米而折腰,我岂能为了一个教书匠而折腰,岂能为一个粗俗不堪的女人而折腰!”
自从自动离职离开国营军工厂,王佐回想起来,总觉得太可惜了,当年拚命读书不就是为了一份正式工作吗?于是关切地对乔斯说:“那你总得为自己留条退路吧,就这样丢掉教师工作多可惜!那毕竟是铁饭碗嘛。我当年没有为自己留下退路,现在真有点后悔。其实很多人下海闯事业,既享受市场经济带来的个人发展机会,又享受着计划经济既有的好处和福利,何乐而不为呢。”
乔斯说:“对,我在出门的时候就想好了,如果停薪留职,那是很不划算,虽然保住了鸡肋性质的工作,但每年都要交一大笔费用,你们国营厂工厂应该也是这样的。所以我出来前就好校长勾通过了,人虽然是出来了,但会有一个虚的人在应付,而所有的工资奖金等,全部给校长了,至于校长怎么做假,那是他的事,我管不了,他也有办法,这在教育界已是不成文的潜规则了。”
王佐大为赞叹,说:“这个方法真是妙,既保住了工作,又不需付出一大笔停薪留职的费用,在我们中国,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啊,我当年怎么就想不到这一点,毛毛糙糙的就跑出来了,不顾一切后果就跑出来了,那时还以为自己洒脱呢,意气风发呢,现在想想,其实就是个大傻逼啊!”
乔斯呵呵笑了,说:“那才带劲,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你出来了是好事,你看,现在全国各地国企一片倒,为革命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的国企工人全下岗了。我还真是佩服你呢,你当年怎么知道会这样呢,难道你有未卜先知的特异功能不成。”
王佐开心地笑了,说:“当年我哪里知道国企会这样,我出来完全就是凭着年青人一股热血和意气,完全不计后果,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啊!”
就这样,乔斯在九月开学后没有回校上班,一心一意打工,完成了从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到一个卑贱的打工仔的华丽转身,并且乐在其中。因为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市场经济下实现个人价值的机遇,这种机遇和希望,确实在一代70后身上得到了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