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不好好吃饭,入睡也很难,晚上睡觉盗汗,磨牙,羊屎蛋便便,动不动就3-4天排便一次,感觉是积食有内热,总上火”、“长得也很慢,现在已经落后同龄人矮半头了,该怎么办?”
这是我上个月看了个男孩,妈妈说之前也喝过中药,但是坚持不下来,效果也不明显,最近几个月身高纹丝不动,很着急。
其实这些问题主要是天气干燥,再加上孩子一不留神吃多了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容易体内积热,引发肺热。外燥+内热,最先伤及的就是肺部,肺脏娇嫩,最怕燥邪。

这个时候润肺就很重要了,像平时用的银耳、雪梨都不错,但如果孩子情况较严重了,就不能单靠食疗来解决了。今天给大家分享一味中药材,麦冬,来养阴生津、润肺清心,这3种搭配煮水喝,家长可以根据孩子情况来辨证使用。
❶麦冬+山药
山药,麦冬,洗净切片,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
山药健脾益胃、补肺固肾,与麦冬搭配可增强脾胃运化能力,改善孩子挑食、腹胀问题,为长高打下基础。适合脾虚伴有食欲不振的孩子。

❷麦冬+茯苓
茯苓,麦冬,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小火煮15分钟。
茯苓健脾利湿、宁心安神,搭配麦冬可祛湿健脾、调节体质,帮助孩子告别“虚胖”,均衡吸收营养。适合脾虚湿重、舌苔厚腻、体重增长缓慢的孩子。

❸麦冬+太子参
太子参,麦冬,一起煮水10-15分钟。
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与麦冬协同作用,可改善孩子气虚体质,增强免疫力,助力生长发育。适合脾虚体弱、自汗气短、身高增长滞后的孩子。

❹麦冬+白扁豆
白扁豆,麦冬,提前浸泡1小时,煮沸后小火煮25分钟。
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搭配麦冬能清热祛湿、调和脾胃,让孩子气色好、吸收佳。适合脾虚夹湿、大便黏滞、面色萎黄的孩子。

如果是孩子情况比较复杂了,就像前面提到的这个孩子,基础问题多,而且已经影响到长个了,那就要进行系统调理了。
看了看孩子舌苔红,再结合前面说的情况,给孩子开方,就是在麦冬+山药的基础上,加上太子参、山楂、炒谷芽、炒白芍、牛膝等,考虑到家长说的孩子喝不了苦药,还加了个木糖醇,熬制成了膏,每天一勺温水冲服就行,也不苦,孩子也好接受。
用了2周之后,妈妈反馈大便比之前好多了,睡眠速度不太行,吃饭的量也比以前吃的多了。看到改善又继续调理,到这次过来复诊,1个月长了1.2公分,长得特别好,胃口、排便、睡眠都有改善,妈妈也很满意,说是还是继续调。
那通过这个案例,家长应该也能看出来,很多孩子个矮长得慢,就是被一些基础问题影响了,找到根源把这些解决掉,孩子长速上来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这也是我经常给家长朋友们说的,脾胃是后天之本,把脾胃调理好,孩子能吃好、睡好、排便好,自然就长得好,没有家长想的那么难。这也是我坚持分享安全有效方法的原因,希望更多孩子远离脾虚困扰,健康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