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教师问,他知道评职称需要荣誉,但荣誉怎么样才能获得呢?
教师的荣誉,从性质来说,有三大类型一是评选类,二是比赛类,三是教研类。
第一种类型,评选类荣誉,如综合类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育人楷模,师德标兵,名师等,单项教学类的(教学质量)教学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组长等。
这一类荣誉,多是考核和民主评议相结合,以教育教学业绩为核心“评选”出来的。
第二种类型,比赛类荣誉,如教学能手,教学能力大赛奖,优质课,基本功、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等,都是通过比赛比出来的,所以大多分一二三等奖。
第三种类型,教研类荣誉,如课题、成果、发表论文。这类荣誉都有一个研究过程,像课题、成果等,不仅是评选,更是叫鉴定。课题或成果也要经过层层推荐、评定、鉴定。在正式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更是研究成果的结晶,这个评定标准更高,过程更严格,不但要有一定的价值,更要达到公开发表水平才行。
第一种评选类荣誉,一般情况是指标评选,指标到单位,教师个人只要努力,业绩突出,师德高尚,在单位考核位次高且人际关系和谐,就可以获得。
第二种荣誉比赛类,教师业务能力要强,不但在本单位“相对强”,还要自我实力“绝对强”,在县区强,在市级强,在省级强,才可以冲出学校,在各级比赛中胜出获奖。
比如优质课,教师目标一定要高,要夯实基本功,抓住机会,冲出学校,不但要在县区获奖,还要向市级、省级冲击,要有获大奖的信心、勇气。
教研类荣誉,不但自己要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还要有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才能搞研究,出成果。
至于发表论文,则完全是个人的事了,完全凭个人努力,个人水平,个人争取了。
所谓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教师评聘称,要荣誉,一定要弄清荣誉有哪些,怎样努力才能获得。
当然,每个人实际情况不同,能力偏好不同。有的教师教学成绩好,但不擅“表演”,也就是不擅比赛,那就争取评选类荣誉;如果擅长比赛,那就在比赛上下功夫;如果擅长研究,那就在课题成果上去研磨;如果擅长思考与写作,那就可以向着论文发表跑……
总之,教师评聘职称,荣誉多多,类型多多,每个教师,只要定好方向,瞄准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荣誉会有的,职称也会高晋的。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