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跨学段”参与课题研究,评职称有用吗?答案来了

平湖一柱 2025-03-24 11:43:21

有老师问,他教初中语文,参与了一个高中语文课题研究,评职称有用吗?

答案是肯定的,有用。

为什么有用、能用?这涉及到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问题。

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难题,其意义在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教育教学的规律,提升教学效率和效益,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教育教学实践中,同一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等,教育教学中都存在许多共性问题、规律,比如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低年级、高年级、小学、初中、高中,虽然学生年龄不同,读写内容不同,在读写指导上有各自特点,但读写的实质没有变。

而且,学生的读写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渐次提高的,不同年级、不同学段之间的读写存在着一定关联,低年级不能急功近利,只为成绩,杀鸡取卵,比如为考试得高分让学生“背作文“”拼作文“等,而要注重读写能力的培养,为后续年级、学段作好铺垫,打好基础。

因而,低年级教学就要了解高级后学生需要什么?高级年教学也要了解低年级学生学了什么?二者之间要相互沟通,协同作战。才能让学生的读写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的课题,肯定要多年级、多学段教师参与啊!

非但如此,国家对对“衔接教育”非常重视,还设立了“衔接教育”专项课题,这样的课题如果成员不跨学段,研究就无法进行,结题都难啊!

所以,只要是规范课题,成员真正参与研究,跨学段、跨学科都很正常,评职称都一样管用。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