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立项在聘期前,结题在聘期后,申报副高还管用吗?

平湖一柱 2025-03-23 16:07:46

教师申报高级职称,课题列“6选1”条件之二,含金量非常高。

但申报职称所有荣誉都要求是“任现职以来”的——也就是说申报正高,要副高聘期以来的;申报副高,要一级聘期以来的。

有老师问,他的一级聘期开始时间2020年12月。他有一课题,结题时间是2021年8月,但立项证书上的时间是2018年6月,也就是说这个课题立项在一级聘期前,结题在一级聘期后,申报副高,这个课题还管用吗?评审时含金量受影响吗?

答案是,这个课题很管用,含金量仍是100%。

众所周知,课题研究需要时间,从申报立项到课题结题,少则一年,多则三五年,课题立项和结题“跨聘期”是很正常的事。

职称评审“任现职以来”的标准是看证书上的落款时间。对课题来说,就是看课题结题证书的落款时间或结题鉴定书上“鉴定通过”时间,只要结题时间在“任现职以来”就符合要求。

无论是学校竞评,还是最终评委评审,只要课题符合申报要求,被列为评审依据,含金量就不受影响,与立项和结题都在一级聘期之内的课题并无二致,不用担心。

另外,有老师问,我教的是学科是英语,参与了一个数学学科市级课题研究,成员列前3位,能作为“6选1”条件吗?

答案是肯定的,“完全可以”。

教学研究“无科界”。更何况,现在新课程方案(2022版)倡导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这使得教育教学研究“跨学科”更为合法化,都师“跨学科”参与课题研究也就成为常态。因此,只要是规范课题,市级以上课题成员前3位,就完全符合副高申报“6选1”条件,当然也就完全可以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