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年(1876),慈禧太后下旨,彻查一件冤案。
这起冤案的受害者,杨乃武和小白菜都只是小人物,却能牵动国家最高决策者的亲自过问。
这是为何呢?
要搞清楚其中的缘由,就得从太平天国宝藏开始说起。
01同治三年(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运动被中外势力联合绞杀。
7月20日,就在湘军攻下南京的第二天,曾国藩安排八百里加急,向朝廷报捷。
然而,两宫太后见到奏报后,却不喜反怒,连下两道圣旨,臭骂了曾国藩一顿。
两宫太后在圣旨中是这么说的:攻陷南京之前,人人都说城中财富堆积如山,你在奏疏中为何没有提起?太平天国的财宝到底去哪里了?如果南京真有巨款,记得做好清册,上交朝廷,以作为军饷赈灾之用!
收到诏书,准确地说,应该是命令,曾国藩的第一反应是蒙圈。
第二反应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因为就在攻下南京的当夜,湘军即已将城内大小王府劫掠一空。
太平天国的财宝,即便是有,那也早就被湘军的兄弟们瓜分了。
都已经吃进肚子里的东西了,还有再吐出来的道理吗?不可能!
湘军将近一年没有发军饷了。官兵们都指着洗劫太平军的财宝,捞足了后半辈子的养老金。
这时候还让他们上缴战利品,那是会引发兵变的。
所以,曾国藩便理直气壮的给朝廷回了一道奏折:历年以来,中外纷传,逆贼之富,金银如海,乃克复老巢,而全无货财,实出预计之外。
解释了财宝的下落,曾国藩又上了一道折子,表示:目下筹办善后事宜,需银甚急,为款甚巨,如恤灾民,修理城垣,驻防满营,皆善后之大端。
意思就是说,外界传闻太平天国有财宝,都是假的。金山银海什么的,根本就没有。反正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你不信,我也没办法。
我这里现在不仅没钱,反而还缺钱赈灾、发饷。希望朝廷赶紧拨款,否则闹出了军变、民变,我可负不了责。
就在曾国藩写第二道奏折时,忠王李秀成被湘军活捉。
慈禧闻讯,本想将李秀成押到北京审问,以查证曾国藩说法的真实性。
但不料,曾国藩自作主张,偷偷将李秀成就地处决了。
得知李秀成死讯,两宫太后即便是傻子也能看出来,曾国藩这是恃功而骄。
如果朝廷这边逼得太急,保不齐就把湘军逼反了。
无奈之下,慈禧只好下旨安抚,对湘军论功行赏。
封曾国藩为一等毅勇侯,封曾国荃为一等威毅伯。
另外在攻城战中立下功劳的将领李臣典、萧孚泗,分别封一等子爵和一等男爵。
至于太平天国的宝藏,没有就没有吧,湘军将士辛苦了。
这第一轮的交锋,两宫太后败。
不过,慈禧和慈安也不是吃素的。
封赏圣旨下发不久,慈禧暗中调兵遣将,令僧格林沁等人以进剿捻军为名,进驻安徽,监视湘军。
在两宫太后看来,满清卧榻之侧,岂容汉人酣睡?
太平天国灭了,湘军就是大魔头。财宝我可以不追究,但湘军必须要裁军!
曾国藩作为官场老油条,慈禧想干什么,他很清楚。
飞鸟尽,良弓藏嘛。
为了避免与朝廷冲突,曾国藩以退为进,表示愿意裁军。
随后,湘军除水师外,其余陆师全部裁撤。
这第二轮交锋,慈禧迫使湘军裁撤一半兵力。看似是两宫太后胜。
然而,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02同治四年(1865年),僧格林沁在进剿捻军期间战死。
一时间,朝廷无人可用,慈禧只好再次重用曾国藩和湘军。
同治七年(1868年),曾国藩因进剿捻军失利,被调离两江,改任直隶总督。
此时的湘军,看似又失势了。但湘军地方军头在各地势力膨胀发展,已经不可逆。
当时全国八名总督中,湘军占了三席;十六名巡抚,湘军占了七席。
如果再算上与湘军关系还不错的淮军,湘淮两系出身的巡抚占了十一席。
这些人的存在,很显然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清廷中央的权威。
另外,早先被裁撤的数万湘军,很多人并未解甲归田,而是到处游荡。
湘军本就以勇悍著称,这些军士如今缺乏约束,很多人为了生计,便加入黑帮,比如加入哥老会,为祸一方。
这些人的存在,显然也威胁到了清政府的统治稳定。
为了扫清湘军在东南地区的势力,慈禧在调离曾国藩后,大胆启用浙江巡抚马新贻。
希望借马新贻之手,狠狠收拾湘军。
在此情况下,马新贻临危受命,前往两江贬抑湘军。
不得不说,马新贻确实是个办事认真的人。
慈禧交代他干的脏活,他是不遗余力的落实。
可马新贻如此卖力的修理湘军,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湘军上下对他恨之入骨。当时想杀他的人,不计其数。
同治九年(1870)七月二十六日,南京城传出一个爆炸性消息。
两江总督马新贻在校阅士兵操练后,被一个叫张汶祥的人,当众用匕首捅死在了官署门口。
张汶祥杀了马新贻后,也没逃走,而是当众叫嚣:“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好汉做事好汉当,刺客就是我张汶祥”!
督抚遇刺,这是自打清朝建立以来,还从未有过的奇事。
并且两江总督统管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军政,还兼着南洋通商大臣一职,是地位仅次于直隶总督的封疆大吏。
这么大的人物被当众捅死,消息传到北京,慈禧太后自然是十分震惊,当即便下旨:江宁将军魁玉同司道各官赶紧严讯,务得确情,尽法惩办。
从慈禧的反应可以看出,当时没有人认为马新贻遇刺,只是一个简单的刑事案件。
大家都认为张汶祥的背后肯定有指使者,都想挖出这个指使者。
然而,这个事不调查还好,一调查,直接捅了马蜂窝。
因为调查人员查来查去,最终的黑手貌似都指向了湘军。
比如说,马新贻遇刺之前,负责保卫他安全的是两江督标中军副将喻吉三不在工作岗位。
喻吉三是在马新贻遇刺之后,才慌忙赶到现场。
而喻吉三恰好是湘军水师出身。
至于喻吉三为何没有出现在他应该保护的总督身边,据他的供词解释,是因为士兵操演未结束,他要留在校场监督。
案情重大,而南京方面的审讯却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
在此情况下,深感案情复杂的慈禧,很无奈,只得将曾国藩调回两江,以稳定形势。
随后,慈禧又派出素有“铁面无私”之称的刑部尚书郑敦谨,让他作为钦差大臣,监督曾国藩调查案件。
可是查来查去,还是没结果。
曾国藩稀里糊涂的就结了案,没有追究任何人,也没有把事情闹大。
他的举动仿佛是在威胁慈禧,马新贻死就死了,别查了。
堂堂两江总督遇刺案,最后就这么结案。慈禧当然不能接受。
但她心里也很清楚。这个事,暂时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你不说,我也不说,就此打住算了。谁也不准再提了!
不过,暂时不提,不等于朝廷这一回就认输了。
所以“刺马案”的草草了解,也为多年后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慈禧借题发挥,报复湘军,埋下了伏笔。
03同治十二年(1872年)十月,浙江余杭县一名叫葛品连的短工突然暴毙而死。
事后,由于葛品连的口鼻内有血水流出,葛的干妈冯许氏认为干儿子死的可疑,便劝说葛的生母到县衙告状。
当时,负责调查这个案子的余杭知县叫刘锡彤。
葛母状告的嫌疑人叫毕秀姑。
毕秀姑,当时年仅17岁。因她长得水灵,平常又喜欢穿白上衣加一条绿裤子,所以被街坊邻里称呼为“小白菜”。
毕秀姑嫁给葛品连时,夫妻两人没有自己的婚房,就租了当地一杨姓家族院子里的一间房子住了下来。
杨家主人叫杨乃武,32岁,有举人功名,且家中从祖父辈开始养蚕种桑,家境颇为殷实。
由于杨乃武经常在乡里帮乡人写诉状、打官司,颇有声名。而毕秀姑在家念经时,碰到一些不懂的字,就会请教杨乃武。
因而两人私下里便有些来往。
刘锡彤接到诉状,简单了解案情后,认为毕秀姑貌似与杨乃武有奸情,怀疑是“潘金莲私通西门庆,毒死了亲夫武大郎”。
于是,他便草草的将这起案件定义为奸夫淫妇谋杀相公,派人逮捕了毕秀姑。
在审讯毕秀姑时,刘锡彤不分青红皂白,直接问她毒杀亲夫的砒霜是从何而来?
毕秀姑平白无故遭到冤枉,自然只能说不知道。
刘锡彤认为毕秀姑是死鸭子嘴硬,就严刑逼供。
后来,毕秀姑受忍受不了酷刑,只好屈打成招,承认葛品连是被她用砒霜毒死的。还说自己与杨乃武有奸情,而砒霜就是杨乃武给她的。
刘锡彤见毕秀姑承认罪行,立即派人将此事呈报给杭州知府陈鲁。请陈鲁出面,先革除杨乃武的举人身份。再来审他。
因为杨乃武有举人功名,见了县太爷可以不跪,也不得受刑。刘锡彤要想审杨乃武,必须要先革除他的功名。
杭州知府陈鲁是湘军出身,上头有关系。
并且他平时与刘锡彤的私交也甚好:刘锡彤虽然不属于老湘军系统,但他是左宗棠的人,也算半个湘军集团的人。
所以很快,在陈鲁的操作下,杨乃武的举人功名便被革除。刘锡彤也立即对其安排大刑伺候。
杨乃武一介书生,哪里受得起如此拷打。
刑讯之下,他也只好认罪,承认自己和毕秀姑有奸情,并说毒死葛品连的砒霜,是自己在余杭县附近的药店买来的。
刘锡彤拿到供词,很高兴。亲自跑到杨乃武所说的药店取证。
面对刘锡彤的追问,药店老板起先是矢口否认,说没这回事。
但老板架不住刘锡彤的威胁,最后只好昧着良心说确有其事。
人证、物证现在也有了,口供也对上号了,这下可以结案了。
同治十二年12月,杭州知府陈鲁判决杨乃武斩立决,毕秀姑凌迟处死。
不过,由于《大清律》有明文规定,死罪必须要有上级批示才能执行。
而所谓的上级,就是浙江按察使、浙江巡抚以及京城刑部官员的审批。
于是,陈鲁便又找到上级衙门疏通,希望尽快批准死刑。
当时的浙江巡抚是湘军出身的杨昌浚。浙江按察使叫蒯贺荪,这人虽不是湘军,但他也是凭军功上位,早年与湘军有交往。
所以,他们接到案子后,便没有复查,均是偏袒草草结案的刘锡彤和陈鲁,将案件审理结果直接上报给了刑部。
一桩案件,经知县、知府、按察使、巡抚四级认定,基本已经铁板钉钉了。
如果刑部的批示也是准奏。那么被冤枉的毕秀姑和杨乃武,就得人头落地。
这起案件,就会以冤案而收场。
不过,案件卷宗递交到京城后,却在刑部那里被卡主了。
04众所周知,大清的官场,向来是人浮于事。
尤其是京官,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由于刑部官员一向办事拖沓,所以葛品连暴毙的卷宗递交上去后,意外的卡在了刑部,终审批示便一直没有下文。
而正是由于京官办事拖沓的作风,竟然让这起冤案有了转机。
因为就在这个期间,杨乃武在狱中给姐姐杨菊贞写了一份申诉材料,请她帮自己到京城的都察院告状。
同治十三年4月,杨菊贞变卖了家产,踏上了告御状的艰辛路。
杨菊贞到了京城后,先是找到都察院。
但都察院接到杨乃武的申诉材料后,懒得审理。把皮球又踢回了浙江巡抚衙门。
收到都察院的回复,杨菊贞本来满心欢喜。看来这事有转机。
然而,残酷的现实很快击垮了杨菊贞。
这起冤案,本就是浙江巡抚杨昌濬和杭州知府陈鲁造成的,他们怎么可能推翻自己先前的判决呢?
所以,重审的结果,自然是维持原判。
得到这个结果,杨菊贞原地崩溃。
第一次进京告状,她已经花光了家产。此时的她,没有再上京告状的能力。
面对即将被斩首的弟弟,杨菊贞只能是四处哭诉,乞求贵人相助。
还别说,杨菊贞也是运气好,他还真就碰上了贵人。
谁呢?胡雪岩。
作为晚清首富,胡雪岩自然是有能力帮助杨菊贞的。
所以,当胡雪岩得知了冤案的来龙去脉后,当即找来杨菊贞,表示自己会全力支持她上京打官司。
当年9月,杨菊贞再次进京告御状。
临行之前,浙江籍京官、翰林院编修夏同善恰好也要回京。
胡雪岩便借机宴请夏同善,请他回京后,帮助杨菊贞从中斡旋。
夏同善听说了冤案的大致情况,很乐意帮忙。
便在返京后,亲自带着杨菊贞和以及杨乃武手书的材料,到步军统领衙门递交诉状。
这一次,由于有大人物出面沟通,所以杨菊贞的状纸,没有再像上次那样石沉大海,而是层层上递,送到了同治皇帝的老师,时任军机大臣翁同龢的案前。
翁同龢这个人,一向以清流自居,像这种草菅人命的案子,他当然是要管到底的。
所以不久后,同治皇帝便看到了杨乃武的申诉材料。
同治皇帝认为,这是冤案啊,必须要重新审理。
于是,杨乃武与毕秀姑的案子,便以皇帝朱笔御批,要求地方再审的形式,又二度打回到了浙江巡抚杨昌浚的手上。
05按照正常逻辑,既然皇帝都发话了,地方官就不能再将错就错了。
然而,杨昌浚的胆子也是够大。
之前马新贻被杀,湘军从上到下都不带怕的。
而如今涉案的杨乃武与毕秀姑,不过是两个小人物,杨昌浚怎么可能会认怂呢?
结果,尽管有同治皇帝的御批,杨昌浚却仍旧维持原判。
在杨昌浚看来,重审是不可能的。
既然湘军同袍已经判了杨乃武和毕秀姑死罪。那这个案子,即便是错了,也得将错就错。
不久后,浙江巡抚衙门二次复审的报告递交京城,维持原判。
一群京官闻言,集体愤怒。简直无法无天了啊!
刑部给事中王书瑞为此上奏,弹劾杨昌浚。
当时同治皇帝驾崩,新登基的光绪帝接到弹劾后,很快做出批示,派遣浙江学政胡瑞澜复审案件。
这个胡瑞澜不是湘军系统出身,但他与当时很多官员一样,不敢招惹湘军。
胡瑞澜惹不起湘军,只好把重审的任务交给黄岩知县郑锡瀑、宁波知府边葆诚、嘉兴知县罗子森、候补知县顾德恒和龚世潼等人负责。
结果,这些人也不敢招惹湘军。
因而第三次复审,得出的结论与前两次一样,维持原判,不存在冤情。
当时已是光绪元年,而早在三年前,《申报》便已创刊。
《申报》的主管也认为杨乃武与毕秀姑的案情疑点颇多,便全程报道此案,并在重要版面全文刊登了杨乃武手书的申诉材料。
杨乃武毕竟是举人出身,逻辑清晰,文笔又好。
《申报》刊登了杨乃武的申辩状后,一时之间,轰动大江南北。民间自发的形成了一种同情杨乃武的力量。
胡瑞澜被任命为钦差,复审案件期间,民间期盼冤案能昭雪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岂不料,胡瑞澜等人为了仕途,竟然维持原判。
这一下,算是捅了马蜂窝,朝野舆论哗然,民众口吐芬芳,痛斥胡瑞澜。顺带着,把京城官员祖宗八代也问候了一番。
这么明显的冤案也不敢翻?朝内都是一群什么鸟官?
同时,浙江籍的京官也是群体出面,给杨乃武站台,声称如果朝廷不给个合理解释,继续偏袒湘军一系,浙江士子在这件事上,定要讨个说法。
见一场刑事案件,渐渐演变成了官员的派系斗争。刑部顿感压力山大、
而受此影响,杨乃武与毕秀姑一案,也终于是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变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时的官场,只是呼吁给杨乃武被翻案,翻案对象不包括毕秀姑。
至始至终,没有人给毕秀姑喊冤。
大家都认为毕秀姑是淫妇,骂她私生活不检点糜烂。
06眼见一件小案子,越闹越大。慈禧决定出面干预。
光绪二年,慈禧召见翁同龢、夏同善,让他们直接把杨乃武押到京城来,并将案件直接交由刑部审理,不许浙江地方官员插手此事。
慈禧发了话,各级官员不敢再打马虎眼。
专案组人员便抱着全力以赴的态度,调查取证,查找案件的漏洞。
后来,经过一番扒底裤的复查,当初刘锡彤炮制的一系列伪证和有问题的证词便被挖出。
比如说,刘锡彤声称杨乃武用砒霜杀人。
可是杨乃武根本就没有购买过砒霜,所谓证据,不过是刘锡彤威胁药店老板炮制的伪证。
还有,余杭县的仵作在为葛品连尸体时,没有用皂角水擦洗银针的不当操作,也被专案组深挖了出来。
这些细节,别看不起眼,但都很关键。因为仵作验尸前没有用皂角水擦洗银针,这会导致误判。而一旦证明是误判,就可以证明葛品连并非是被毒杀的,从而在根源上推翻杨乃武和毕秀姑的杀人嫌疑。
事实证明,只要施加一些压力,清朝的技术官员还是有能力办成事的。
供词被专案组推翻后,刑部立即着手为早已死去三年多的葛品连验尸。
光绪二年(1876)十二月初九,北京朝阳门外的海会寺前人头攒动。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最终大结局,将在这里揭晓。
刑部尚书桑春荣和满人尚书皂保亲自主持开棺验尸,所有犯人、证人全部到场,等待最终结果。
在开棺前,桑春荣先请余杭知县刘锡彤检验葛品连棺材上的封条是否完好。
棺材一路从杭州运到北京,每过一地,就加贴一张封条,没有人敢动手脚。
随后,刑部最有经验的仵作负责验尸,并当场做出判断:葛品连绝对不是被毒死的,是生病死的。
事情到这里,真相大白了。
刘锡彤闻言,当即下跪,摘下顶戴花翎。
—桩审了三年多的冤案,终告昭雪。
消息传到寺外,围观等候的百姓一片欢腾,奔走相告。
既然是冤案,下一步就该是放人、严惩渎职官员了吧?
然而,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按照清朝的律例,如果杨乃武被平反,那么渎职官员,都要被追究责任。
官员们因为这事,分成了针锋相对的两派。
一派以翁同龢为代表,力主冤案就该平反昭雪,冤案制造者就该严惩。
另一派以四川总督丁宝桢为代表,这些人极力反对为杨乃武平反。他的理由很简单,如此“铁案”还要翻,以后地方官谁还敢判案?谁还敢为皇上做事?
由于两派相持不下,刑部的结案奏疏又拖了两个多月,迟迟不能上交。
一直到光绪三年二月,刑部才向两宫太后上奏了案子会审的结果。
结果是:推翻原审判决,并建议处分所有错判的相关官员。
为什么数月后,刑部突然就敢上奏了呢?
因为慈禧对这件事,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07对于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慈禧起先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大。
毕竟涉案的浙江官员上下加起来,有一百多人。
如果她严查,那结果就真像丁宝祯说的那样了,浙江没人做官了。
可是,下面的人欺上瞒下,她也不能忍。
所以,当御史王昕上了一疏后,慈禧的怒火被点燃了,她也下定了决心,清洗浙江官场,给地方军头一个教训。
王昕在奏疏中说:朝廷再三下旨,要求详审杨乃武案,然而杨昌浚、胡瑞澜之流却故意徇情枉法,颠倒是非!臣不明白,这些人为何如此胆大妄为?难道是因为两宫皇太后是女人,皇上年纪又太小,他们才敢藐法皇权吗?臣认为,现在朝廷必须杀一杀这股歪风邪气。如若不然,只怕以后地方官员会更加藐视朝廷权威,藐视两宫皇太后的权威。
很显然,王昕的话,说到了慈禧的心坎里。
五年前,马新贻之死,她就捏着鼻子忍了。
可地方势力竟然得寸进尺,屡屡不把中央放在眼里。
这股歪风邪气必须要惩治,干脆就借着平反杨乃武案的名义,杀一杀那些人的威风,给朝廷立威。
由于有慈禧的旨意,历时五年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最终得以平反昭雪。
余杭知县刘锡彤,革职,流放黑龙江。
按大清律例,70岁以上的犯人可以用银钱赎罪。刘锡彤已经年过70岁,但不许赎罪。
杭州知府陈鲁、黄岩知县郑锡瀑、宁波知府边葆诚、嘉兴知县罗子森等人,全部革职。
浙江按察使蒯贺荪因为当时已经病故,免于追究。
浙江学政胡瑞澜先是被革职,后来又被朝廷起用,病死于光绪十二年。
浙江巡抚杨昌浚也是先被革职,但仅一年后就经左宗棠保举,重新得到起用。
另外,葛品连母亲被责杖一百,徒刑四年,后来通过交银赎罪。
余杭县作作因工作失误,责杖八十,判徒刑两年。
涉事人都得到了处分,那么两个最重要的冤案受害者,会不会得到大清的国家赔偿呢?
并没有。
受害者之一的杨乃武,虽然被无罪释放。但朝廷认为杨乃武不知避嫌,曾与毕秀姑确有同室教经、同桌吃饭的行为。所以在释放他的同时,仍然对他责杖一百,以示惩戒,同时革除他的举人功名,永不录用。
至于毕秀姑,那就更惨了。朝廷认为她有婚后不守妇道,与杨乃武勾勾搭搭之嫌,所以在无罪的同时,仍然对她责仗八十。
而毕秀姑回到老家后,下场更凄惨。
婆婆不认她,以致她无家可归。同时新任余杭县官还要将她另行发配。她抵死不肯,只好选择削发为尼,死于民国年间。
朝廷对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处理结果,明显就是打一巴掌,再一颗糖的套路。
慈禧作为最高决策者,她并不想与地方官员彻底翻脸。
所谓翻案,不过是借机敲山震虎罢了。
慈禧不想为了两个小人物,得罪地方大员。毕竟风雨飘摇的江山,还需要这些人来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