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驾崩当晚,雍正为何不急着固权,反而先派人除掉康熙的心腹?

冰心在玉壶 2025-03-20 03:15:54

爱新觉罗·玄烨,或者说康熙皇帝更为人熟知,作为将清朝一手带到繁盛的皇帝,康熙对于清朝可以说功劳极大。在康熙在位期间,中国要么把周围的邻国打服,要么就是结盟,呈现出一番平和的景象。

但既然有人称康熙为千古一帝,就有观点说清朝后期的衰败是从康熙这个时期开始的。康熙晚年时,一改自己年少就将权臣鳌拜捉拿的气概,开始疏于政事,并且自认为是仁政。受此影响,康熙病逝之后,其皇子们还因为争夺皇位而进行多次政治斗争。

尽管雍正帝是手持圣旨而登上皇位的,但历史记载中,雍正的手中康熙遗诏其实是登上皇位后才写成并布告天下的,因此,雍正得到皇位的正当性也受到了怀疑。而且,如果康熙的遗言说的是让雍正即位,为何雍正要在当天晚上杀掉可以作证的康熙的心腹?

晚年昏聩

康熙帝这个人,也真是顾头不顾尾。从八岁登基,十四岁彻底掌权,再到之后的外交、战争、民事,都处理得很好,唯独到了晚年,突然就要实行仁政,很多大臣贪污,康熙也只把领头的革职,其他臣子更是只要求将贪污银两归还。

康熙晚年这种“仁政”的举措大大加速了朝廷内各大臣贪污腐败之心的生长,反正被发现也就是革职还钱,而不被发现,那这些钱不就永远是自己的吗?在这种心理下,康熙帝后期的朝廷,官员也不再费心政事,而是去思考怎么贪污银两,如何纵情享乐。

在这种情况下,康熙还搞出了两次废太子的离奇事情。当时两岁就被康熙立为皇储太子的二阿哥胤礽,却被康熙两度废黜,这一举动不仅助长了其他皇子夺得储位的野心,也为他死后儿子们依然夺权不休的状况埋下了伏笔。

在康熙巡幸塞外时,命多位皇子和太子随行,而其他皇子趁机向康熙告状,虽然描述的事情多为捏造,但康熙依旧愤怒不已,各个皇子对太子的状告让康熙想到太子十几岁时,看望生病的自己却不忧愁的事情。而返京的时候,康熙发现胤礽竟在自己帐外窥视,更加认定太子有谋逆之心。

因此,回京没多久,康熙就将太子胤礽废黜关押,针对其他人包括庶长子胤褆想要让他把八阿哥胤禩立为太子的提议,康熙则是将胤禩也关押起来。这时康熙虽然对大臣们讲究仁政,对想要夺权的儿子们却依然半点不放心。

随着胤礽被废,其他皇子们的心思也活泛起来,想要趁机成为皇储。而雍正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来自己对于皇储位置的渴望,反而一心帮助康熙处理政事,甚至支持复立胤礽为太子。康熙眼看其他皇子争位,自己也没有看得上眼的,干脆也就把胤礽从关押的地方放出来,再次将他立为太子。

但胤礽被关押期间并没有明白康熙不希望皇子们为了争位而做出各种行为,出来后反而为了加固自己的皇储地位而针对兄弟们做出一系列行为,最终导致康熙帝再次大怒,将胤礽第二次废黜,囚禁在上次关押他的地方。

而雍正作为四皇子,虽然序列靠前,但丝毫不显露争皇位的心思,反而提倡兄弟和气,共同为父皇分忧。但雍正的几个动作还是暴露出他对于皇位的渴求,以及他藏在平和面容下的野心。

父死夺位

那就是雍正在主张为父皇分忧时,借着处理政事的名义,与在外征战的将军和康熙的近臣隆科多都打好关系,在这两人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而正是这两人的关系,雍正几乎没有阻碍地登上了皇位。

康熙六十一年冬,康熙帝突然发病,紧急地前往一处游园安养,期间康熙察觉自己时日无多,便让人召集顾命大臣来到身边,他要留下遗言,而顾命大臣之中,就有雍正一直交好的隆科多。

而雍正在康熙去世的当天晚上,就匆匆前往康熙身边,在得知了自己即位的消息后,并没有动身去对觊觎皇位的自己的兄弟们先做出什么事情,反而第一件事是把康熙的心腹太监赵昌处死。

而处死赵昌的理由是什么呢?第一条,是说赵昌借了国库五千两白银,但是赵昌却一直没有还。这一点就处死赵昌显然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赵昌不过借了五千白银,那些官员总共贪污几十万两,最后也只是免职的下场。

而这第二条,就更耐人寻味了。说的是赵昌给被废太子,也就是胤礽的孩子做火镰玩。火镰就是打火石,给胤礽的孩子做火镰,无非是哄他玩。总不能说赵昌提前知道康熙会传位给胤礽,提前在未来太子那里建立好感吧?

第三点,才是雍正真正将赵昌杀死的罪状:监视各个皇子。在古代,探查皇家秘密可是极其严重的罪名,被安上这一条罪状,赵昌没被诛三族都是好的。但赵昌作为康熙的心腹,他监视各皇子自然是康熙要他做的。

康熙其实不止让赵昌监视皇子,亲信隆科多也是一个耳目。但雍正提前在隆科多那里打好了关系,导致康熙对这个儿子不仅没有猜疑,反倒在后面几年屡屡派给雍正十分重要的活计。

很多人觉得,雍正先杀死赵昌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毕竟一群兄弟为了夺权已经够糟心了,这时候遗留一个先皇的心腹,那岂不是赵昌说康熙看好谁,谁就能获得更大的舆论支持吗?

基于这种想法,大多数猜测都觉得,雍正是为了日后少一个阻力,并巩固自己的地位,这才率先将赵昌杀死。同时,雍正杀赵昌也可以杀鸡儆猴,对各位兄弟们做出警醒,告诉他们,自己连父皇的心腹都敢杀,不怕群臣责怪,那么这居然也敢对兄弟动手。

疑点重重

但若是结合雍正隐藏野心,交好隆科多和在外的将军这件事上,还有一个更加令人惊叹的猜测,那就是雍正是为了堵住其他知情者的嘴。赵昌作为康熙的心腹,在后宫宫女太监之中有极高的声望,甚至大臣们也要避让三分。

而康熙临终时并不是要传位给雍正,但隆科多迅速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雍正,而雍正也当机立断,将赵昌杀死,并配合隆科多宣布康熙遗言是让雍正继位的说法,震慑群臣和知道真相的宫女和太监,以此来夺得皇位。

与这种说法相对应的是,雍正在继位不久后,就把自己的兄弟们能调离的调离,对于夺位可能大的几个兄弟,则是统一召回京城,并幽禁在各个宫殿之中。凭借这种做法,雍正很快就做到了没人再敢跟他夺权的境况。

很多人觉得这种说法把雍正想的太坏了,那样一个主张和谐共处的皇子,背地里居然又如此大的野心吗?因此很多人反驳,并坚持雍正杀赵昌不过是为了巩固权力,而不是隐瞒继位真相。

但隆科多和那位将军的死,却似乎在说明着什么。康熙继位后没多久,被视为雍正一派的将军就率先被雍正以嚣张拨扈恃宠而娇为由赐死,又过了两年,雍正又把刚刚升官不久的隆科多下狱查办,并永远关押起来。第二年,隆科多死在了囚禁他的地方。

如果不是为了封口,对于这些支持自己的大臣,雍正有必要用“结党”、“嚣张”等并不严重的罪名将这些人处死吗?不过,虽然事情多有疑点,但史书上并无记载,这些猜测也终归只是猜测罢了。这些猜测最终也像是雍正杀赵昌一样,成了一个解不开的谜。

信息来源:

爱新觉罗·胤禛——百度百科

爱新觉罗·玄烨——百度百科

3 阅读:1247
评论列表
  • 2025-03-21 19:00

    只有除掉康熙心腹见不得人的事才没有人知道,康熙驾崩当天发生了什么一直是谜案都不可能知道了,就像秦始皇驾崩和宋太祖赵匡胤死亡之迷刀斧帐影成语不是空穴来风,这些历史谜案解不开了,几位一代英主都死得不明不白

冰心在玉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