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中,企业资产管理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射频识别(RFID)技术作为一项关键的自动识别技术,在这一变革进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该技术借助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全程无需人工干预,且能在复杂环境下高效运行。RFID 系统主要由读写设备与电子标签构成,依据电子标签是否自带电源,可分为有源 RFID 技术和无源 RFID 技术。这两种技术在资产管理领域各有千秋,彻底颠覆了传统资产管理模式。
一、有源 RFID 技术革新资产管理模式
(一)长距精准追踪,提升资产可视性
有源 RFID 标签内置电源,能够主动发射信号,具备较远的数据传输距离。一般而言,单个有源 RFID 读写器可对半径 100 米范围内的所有有源标签进行监测。在大型企业的广阔仓库、厂区等场景中,对于重要资产、IT 设备以及贵重物品的管理,有源 RFID 技术优势尽显。以大型物流仓储中心为例,叉车、运输车辆等大型资产设备安装有源 RFID 标签后,管理人员借助分布在关键位置的读写器,能够实时、精准地获取这些资产的位置信息。无论资产处于仓库内部的角落,还是正在运输途中,都能实现全方位实时监控,极大地提升了资产的可视性。这种精准的长距离追踪能力,使企业对资产动态了如指掌,有效避免了因资产位置不明导致的寻找时间浪费以及潜在的丢失风险。
(二)实时自动盘点,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采用有源 RFID 标签管理资产后,例行盘点工作得到极大简化。有源 RFID 追踪方案可依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业务特点和安全考量,自动、实时地启动资产盘点。在传统资产管理模式下,资产盘点往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且容易出现人为误差。而在有源 RFID 技术支持下,读写器可安装在办公室、储藏室、人员及物资流动频繁区域、出入口通道等关键位置,持续不断地报告指定区域内标记资产的实时状况。例如,在医院环境中,对于高值医疗耗材、移动医疗设备等资产,有源 RFID 系统能够实时自动盘点,确保资产数量准确无误。当资产数量低于设定阈值时,系统自动发出补货提醒,极大地提高了资产管理效率,有力保障了医疗业务的正常运转。
(三)智能预警与安全防护,降低资产风险
有源 RFID 技术为资产管理筑牢了安全防线。通过在资产标签中集成位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各类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资产的状态变化。一旦资产发生位移、温度异常波动等情况,标签会立即将信息传输至读写器,进而触发系统的报警机制。例如,博物馆为珍贵文物安装有源 RFID 标签后,一旦文物被非法移动,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通知安保人员,有效防止文物被盗。对于对环境条件要求严苛的资产,如精密仪器、药品等,通过温度、湿度传感器的实时监测,当环境参数超出适宜范围时,系统及时预警,提醒管理人员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资产因环境因素受损的风险。
二、无源 RFID 技术重塑资产管理生态
(一)低成本大规模部署,实现资产全面覆盖
无源 RFID 标签因无需内置电源,体积小巧且成本低廉,甚至可嵌入贴纸标签中使用。这使得企业能够以较低成本对大量资产进行标签部署。在零售供应链领域,无源 RFID 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有效提升了存货追踪与管理效能。例如,大型服装连锁企业在每件服装上粘贴无源 RFID 标签,通过在门店出入口、仓库等位置安装的读写器,可快速、准确地获取服装的出入库信息和库存数量。与传统条形码技术相比,无源 RFID 标签读取速度更快,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且无需人工逐一扫描,显著提高了库存管理效率。这种低成本大规模部署的特性,使无源 RFID 技术能够广泛覆盖企业的各类资产,实现资产的全面精细化管理。
(二)便捷数据采集,优化资产操作流程
无源 RFID 标签靠近读写器时,能够从读写器发出的射频信号中获取能量,驱动内部电路模块工作,随后通过反向散射射频信号与读写器实现通信。用户只需携带无源 RFID 读写器,即便标签不在视线范围内也能完成检测。在生产制造企业中,工人在生产线旁携带无源 RFID 读写器,可随时快速采集零部件、半成品等资产信息,如产品批次、生产时间等。这不仅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还优化了资产操作流程,减少了人工记录数据可能出现的错误。在设备巡检工作中,无源 RFID 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巡检人员通过读写器读取设备上的无源 RFID 标签信息,即可获取设备的相关参数、维护记录等,为设备维护提供有力支持。
(三)与现有系统集成,增强资产管理协同性
无源 RFID 系统能够与企业现有的企业资源规划(ERP)、仓储管理系统(WMS)等软件实现无缝集成。通过集成,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共享与集中管理,打破了信息孤岛。例如,在电商企业的仓储管理中,无源 RFID 系统与 WMS 集成后,货物通过仓库出入口时,无源 RFID 读写器自动读取货物标签信息,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 WMS 系统,更新库存数据。同时,ERP 系统也能实时获取这些数据,为企业的采购、销售等决策提供准确依据。这种与现有系统的深度集成,增强了资产管理的协同性,使企业各部门之间能够更高效地协作,提升了企业整体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