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善之名
你不得不承认的是,大多数情况下,你对他人善良的动力是为了让对方回馈你同样的善意。
而你因为善良而衍生出的痛苦通常来自于他人并没有给你同样善意的反馈。
没错,你的善良有条件,虽然有条件,但只要以善之名,仿佛就能掩盖一切,既能掩盖你内心的欲望,也能掩盖你无奈的选择。

掩饰欲望与无奈
想要被关爱的人常常在关爱他人,想要被认可的人常常在夸赞他人,想要被回报的人常常在为他人付出。
你的以善之名,既能掩饰你真实的欲望,同样也是你不能将欲望声张出来的枷锁。
所以你没能实现的欲望化身为一个又一个的痛苦,这些痛苦最终又因为善良的枷锁被禁锢在你不想承认的内心深处。
对于不需要实现那么多欲望的人来说,善良是一种自由的选择,因为他们不需要靠他人来实现自己的欲望。
但是对于靠他人来实现自身欲望的人来说,善良更像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因为想要他人的反馈,期待他人的评价和在意他人的眼光,所以才不得不忍耐,不得不压抑,不得不打着善良的旗号自欺欺人。

善良的条件
宗萨仁波切说:“你若因善良而痛苦,说明你的善良掺杂了期待,期待被认可、被回报甚至被爱。”
真正的善良并不会让你感到痛苦,因为发自内心的善良是无条件的,只有当你不缺的时候,你才不会盼望从他人身上获取什么。
当你既不缺钱也不缺爱的时候,当你拥有可以向内求的智慧时,你溢出来的不是你内心源源不断的需求,而是你取之不竭的能量。
所以很多时候强者才能拥有真正的善良,雷霆手段与菩萨心肠的搭配才是正解。
想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美好愿望,也是大家刻在心里的承诺。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拥有善良的条件,因为这是一种奢侈的道德。
越是看起来容易实现的事情就越是不容易,否则实力不足的时候,最多只能成为自身难保的泥菩萨。
泥菩萨哪里算是菩萨,只有不仅能自保,还能有多余的光和热可以为他人带来福音的才能称之为菩萨。
当你自身难保的时候,能努力保护自己也是一种对自己的善良,你不需要将自己钉在耻辱柱上凌迟那个力不从心的自己。
请你正视自身的欲望,也看到自己的无奈,更加明白善恶同源,你得先把自己从黑暗中救出,才能有力气给别人光明。
真正的善良不是以索取为动机的向外求,而是无所求时纯粹以付出为快乐的自我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