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丢钱后,父母不同的态度,可能会造就他们不一样的人生

老张育儿记 2022-11-19 23:08:26

成长路上,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丢钱的行为,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只不过,面对孩子丢钱的行为,父母给出了不一样的态度,也间接影响了他们的一生。

故事案例1:

周末,妈妈给了团仔100元,让他出门去买一些学习用品。结果不到半个小时,他就回来了,而且是两手空空。询问过后,才知道团仔出门没多久,就把100元丢了。

听了他的回答,妈妈特别生气,最初只是大声训斥几句。可是后来越说越生气,直接就上手打了孩子,而且说了很多伤人的话。在妈妈看来,这么点小事都做不好,以后能干得了什么呢!妈妈直言:怎么不把你也丢了,不用回来了。

故事案例2:

同样的丢钱行为,发生在7岁的安安身上。他原本很害怕,觉得辜负了妈妈的信任,还浪费了妈妈的好不容易挣来的钱。本来安安都做好了被批评,甚至挨揍的准备,但妈妈却反其道行之,并没有任何责罚。

对于安安丢钱的行为,妈妈表示了理解,因为自己小时候也丢过。并且告诉安安:现在的你,一定特别难过。但是没有关系,这一次丢钱是好事,最起码让你知道自身的不足,下次就知道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财产。

不同的态度,不一样的人生

同样的事情,妈妈们给出了不一样的结果。团仔妈妈,只想着去心疼钱,去埋怨孩子,然后一系列的责罚批评,却全然没有考虑到孩子内心的感受;而安安妈妈恰好相反,她理解了孩子的无助,也给予了适当的安慰。

正是因为妈妈们不同的态度,造就了团仔和安安不一样的人生。从此之后,团仔和妈妈之间之间,会有一些嫌隙,内心也会变得不安全;而安安,在妈妈的保护下,会变得更加勇敢。

从此之后,孩子的性格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两个性格全然不一样的孩子,自然会创造不一样的人生。团仔会时刻生活在紧张和害怕中,生怕自己继续犯错;而安安则会大步往前走,就算犯错也不怕,内心充满了坚定。

关于丢钱这件事,理性的父母,该如何做呢?

1、认可和接受孩子的行为

不管丢了多少钱,已经发生的事情,再训斥和责罚孩子,还有什么意义呢?难道丢失的钱,还能自己张腿走回来吗?他们本来就很害怕,若是还要面对父母的责罚,以及语言伤害,内心该有多难过啊?

所以说,先认可并接受孩子的行为,让他们知道丢钱没关系,但这样的错误,下次不要再继续出现。面对性格内向的孩子,父母更应该用心去开导他们,让孩子快速走出丢钱的阴影,不要影响心情。

2、给孩子陈述和辩解的机会

接受是一回事,让孩子认识错误是另一回事,父母要分清楚。若是父母光接受,而没有其他表态的话,孩子会觉得无所谓,很容易犯同样的错误。给孩子机会,听听他们丢钱的过程,这一步很重要。

其实,让孩子叙述事情发生的经过,是一次很好的复盘机会。这个过程,能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才导致自己丢钱。也让他们做好准备,下一次不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3、父母要统一战线

很多家庭提倡“脸谱式”教育,爸爸负责说教,担当白脸的角色;妈妈负责责罚,担任红脸的角色。父母总觉得,脸谱式教育能让孩子认识错误,而且还能适当的安慰他们。

可事实上,脸谱上教育最不靠谱。到了最后,父母会发现:孩子跟唱白脸的爸爸关系更好,而跟妈妈的关系很一般。因为在爸爸这里,孩子感受到了包容和温暖,而在妈妈这里只会被责罚。

4、制定适当的惩罚方式

一次丢钱没关系,两次丢钱也可以理解,但是到了第三次,甚至是多次呢?那父母就要知道,之前的教育方式不管用,孩子压根意识不到丢钱的严重性,更不愿意去改正。

因此,制定一些合理的惩罚方式,目的不是为了惩罚他们,而是以认识错误为主。要让孩子知道,丢钱的行为不对,并且要为此付出代价。至于惩罚方式,可以是不给零花钱,或者罚站等等。

写在最后:成长路上,每一次犯错,都是一次成长。重点在于父母的教育态度,希望每个父母都能平心静气,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保持最好的理智,别让坏情绪毁了亲子关系。

1 阅读: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