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技术真的别再滥用了,否则助孕不成还起到反作用!

郑文谈育儿 2024-04-06 19:36:43

(图源网络,未允侵删)

今天想谈谈第二代试管技术,这项技术是针对男性精子质量差,不能自行受精而出现的。

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多家庭会倾向使用这项技术。

比如因为卵子质量差、卵子数量少、避免浪费等,为了保证所有取出的卵泡都受精,也会使用第二代试管的情况。

这样使用起到了助孕作用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献的分析。

01卵细胞退化和损伤超过想象

第二代试管技术,也叫单精子注射技术,通过直接将精子注射入卵母细胞胞浆内,来达到助孕目的。

注意看,注射是需要再卵子身上进行的,是有创的,会产生损伤。

有文献进行过粗略的统计,插入ICSI针头的机械程序会诱发透明带的损伤,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在胞浆内精子注射(ICSI)期间,大约10%的注射卵母细胞会退化。

如果你觉得这个结果不严重,这种损失还算可控,毕竟这种退化不会影响妊娠结果,它们在移植前就被淘汰了。

我们再来看看这种注射带来的卵细胞的损伤率,有一篇文献回顾研究了2210个单精子注射周期,发现有491次偏离卵母细胞最佳注射深度。

而这与受精卵细胞损伤和卵子退化率都有直接关系,碎片率高的胚胎移植容易造成不着床、着床后有胎停的风险。

试管婴儿中,任何一个有创操作都会对未来的妊娠结果以及活产率产生影响。

所以还是那句话,试管婴儿必须有指征,越少的人为干预对最终结果越好。

02卵巢功能不良使用更需谨慎

很多卵巢功能不良的女性取卵少,每个卵都很宝贵,所以特别害怕受精失败,希望使用二代试管保证受精率,但这么做可能事与愿违。

ICSI受精是依据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位置来推测纺锤体大致方位的,但这并非总能精准定位纺锤体。

特别对于卵巢功能欠佳的人群而言,由于卵子质量不佳,精准定位纺锤体非常不容易。

如果这时候采取ICSI受精就像在陌生的墙上打电钻,打出来的是钢筋还是水管电线都未可知。

由于纺锤体在卵母细胞染色体分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所以一旦在ICSI时无意中损伤纺锤体,对于卵子可能是灾难性的损伤!

这可能导致染色体分离异常、胚胎发育停滞、受精率下降等问题!

对于这种现象,偏振光显微镜或许可以解决,它可以直接观察卵母细胞内的纺锤体,避免定位失败。

有研究把11对夫妇的81个未受精成熟卵母细胞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使用偏振光显微镜与没有使用受精率和损失率的差异。

结果发现,研究组的正常受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8.7%对43.7%),受损率显著下降(4.5%对26.4%)

但是偏振光显微镜的使用到底安全不安全,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所以对于不是必须使用ICSI技术的姐妹来说,我觉得能不用就不用。

但凡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技术一定有bug,包括试管,所以搞清楚bug再开始试管很有必要。

我们费尽心思想用二代试管提高怀孕率,或者更确切地来说是提高活产率,或叫抱娃率,那么ICSI和普通试管相比,真的能提高抱娃率吗?

03柳叶刀:ICSI不能提高活产率和累积活产率

这项研究主要招募的是第一次或第二次接受试管治疗周期的患者,男性普遍轻中度少弱精,但不严重。

排除那些供精、供卵以及前次受精治疗周期受精率低(≤25%)的患者,以及第三代试管婴儿患者。

一共纳入2329对不孕夫妻,把他们按照中心分层、区组随机化的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把研究对象分为常规IVF组和ICSI组。

主要观察的结果为第一次移植后的活产率,次要结果为受精率、受精失败率、移植率、流产率、早产率、累积活产率、低出生体重率等。

结果发现,ICSI组和常规IVF治疗组第一次移植活产率分别为33.8%和36.6%,两组之间差异没有显著性。

两组之间在次要结局指标上的比较结果发现,与常规治疗组相比,ICSI治疗组的第三天可利用胚胎数较少,移植率较低。

在受精率、受精失败率、流产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率等其他次要结局指标上,两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在12个月累积活产方面,ICSI治疗组累积活产率为44.5%,低于常规IVF治疗组(50.9%)。

又继续随访到2023年8月31日,ICSI治疗组累积活产率为46.7%,仍然低于常规IVF治疗组52.6%。

04ICSI的其他一些风险

任何事情都需要权衡利弊,试管其实也是一样的,ICSI就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把精卵一对一结合在一起了,但是能不能开花结果,取决于很多因素。

比如根据评述文献,ICSI增加了表观遗传变化,提高了特定疾病的风险,即Beckwith-Wiedemann综合征、Silver-Russel综合征和Angelman综合征,当然患病率比较低。

2008年,一项利用南澳大利亚州出生记录的大型回顾性研究确定了6000多名试管婴儿分娩,使用ICSI的患者的出生缺陷增加。

ASRM于2008年发表了一份实践委员会意见,讨论了ICSI的影响。

他们确定,尽管先天性畸形的风险可能很低,但后代的智力或运动发育是不确定的,并且性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增加。

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强调了智力障碍,该研究将试管婴儿与自然受孕进行了比较,他们偶然发现使用ICSI的夫妻子代智力障碍率更高。

从时间成本来说,2001年,四对英国体外受精的随机夫妇进行体外受精或ICSI,ICSI病例所需的实验室时间比体外受精多三倍多,这无疑会导致更多风险。

从经济成本来说,几家机构估计,ICSI的成本比本已很高的体外受精成本增加了5%-8%。

最后,在执行非必要的ICSI时,不应低估卵母细胞的潜在风险。研究表明,在ICSI程序期间,卵母细胞的机械损伤率从5%-19%不等。

也就是说,ICSI必须在非常必要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因为一旦进行了这项操作,就有可能损害卵子质量,因为这对卵细胞来说是一项有创操作。

总之,ICSI对于有一些姐妹来说是不得不、没有选择、必须采取的措施,这种措施是存在风险可能的,对于没有指征的姐妹没必要冒这个风险!

请大家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谨慎选择试管方式,千万不要被想象蒙蔽了头脑,ICSI更助孕可能只是你自己的一厢情愿而已!

全文完!现在流量为王的年代,点赞量和在看量也是系统推荐重要的标准,所以如果您觉得圈姐写的还不错,希望动动您好看的小手,给我点个赞,如果您能转发到微信群或朋友圈,就会让更多孕育困难的小家庭受益,同时您也收获一份功德,谢谢您!

郑重声明

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作为资讯分享,本账号不做任何形式的营销推广,文章观点不能直接用作医疗诊断或健康干预建议。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

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公众号

永远在意真实数据和文献论证

抱娃路上,我愿意陪你一起走过最无助的岁月

——THE END——

参考文献

[1]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of the zona pellucida of human oocytes during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 Hum Reprod. 1996 Dec;11(12):2693-6. doi: 10.1093/oxfordjournals.humrep.a019193. PMID: 9021374.

[2]A prospective study on oocyte survival rate after ICSI: influence of injection technique and morphological features. J Assist Reprod Genet. 2001 Dec;18(12):623-8. doi: 10.1023/a:1013171505702. PMID: 11808841; PMCID: PMC3455248.

[3]Spindle examination in unfertilized eggs using the polarization microscope can assist rescue ICSI. Reprod Biomed Online. 2013 Mar;26(3):280-5. doi: 10.1016/j.rbmo.2012.10.019. Epub 2012 Nov 14. PMID: 23352100.

[4]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versus conventional in-vitro fertilisation for couples with infertility with non-severe male factor: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The Lancet, 2024. DOI: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3)02416-9

[5]Conventional in-vitro fertilisation versus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for male infertility. The Lancet, 2024. DOI: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3)02583-7

[6]DNA methylation signatures in cord blood of ICSI children. Hum. Reprod. 2017, 32, 1761–1769

[7]Birth defects in children conceived by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A meta-analysis. Fertil. Steril. 2012, 97, 1331–1337.e4

[8]The risk of birth defects with conception by ART. Hum. Reprod. 2020, 36, 116–129.

[9]Association of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 treatment and parental infertility diagnosis with autism in ART-conceived children. Hum. Reprod. 2015, 30, 454–465.

[10]Conventional in-vitro fertilisation versus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non-male-factor infertility: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01, 357, 2075–2079.

[11]Comparison of in vitro fertilis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on live birth rates in couples with non-male factor infertility and advanced maternal age. J. Assist. Reprod. Genet. 2021, 38, 669–678.

0 阅读:287

郑文谈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