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梁漱溟发言称农民太困苦,毛主席发怒:发展重工业是大仁政

不急不躁文史 2025-01-13 20:58:47

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共产党人的艰苦付出,作为党内的绝对领袖,毛主席和周总理两个人为了革命事业可谓付出颇多。

而我党之所以能够在一次次的历史抉择中取得胜利,归根结底还是党内制度的独特优越性,尤其是民主协商的风气更是平等的惠及每一个人。

无论大会小会,主席和总理一直强调民主团结,所以很多时候战士们也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战士们和同志们发完言后,面对主席和总理的批评也都很虚心,并且及时承认自己的错误。

但却有这么一个人,曾经在各种会议上不顾别人劝阻要和主席以及总理对着干,周总理那么一个温文尔雅的人都被他气哭过,毛主席更是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多次被他直面顶撞。

那么这个极具个性和能力的人究竟是谁?他和主席总理又因何问题有着不同的见解和矛盾?事情最后又是如何解决的?

近代学者梁淑溟

梁淑溟作为地地道道天子脚跟边出生的京城人,他的家庭可谓是不折不扣的书香世家。

和那些家中有些小钱优渥的资产阶级家庭不同,梁淑溟的父母从小很注重对他的思想文化教育,父亲梁济更是被他视做一生的导师,过早接触新式教育的他也有着比一般人更广阔的眼界和思维。

从小接触的各种各样的思想学说让梁淑溟有了更多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经验,19岁时他对佛典就已经有了非常深入的研究,还曾一度对世间疾苦有所感怀,差点没有剃发为僧,好在各方劝阻下才做个世间俗人。

4年之后他就凭借这几年的所见所学创作了《究元决疑论》,一时间名声大噪,名家蔡元培更是对他十分赏识,特别聘请他到北大进行任教,而那一年他还不过23岁,甚至比许多在校学生的年纪还小,有这样的起点也让不少人对他的未来十分看好。

在这里梁淑溟认识了好朋友杨昌济。

当时杨昌济在北京大学任职伦理学教授,两人虽然年龄差距不小,但是文人间的互相欣赏和钦佩让二人变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之交。

梁淑溟三天两头就往杨昌济家里跑,而当时每次给他开门的人正是毛泽东,那时的毛泽东正是杨昌济先生的弟子。

当时的梁淑溟已经是出人头地的后起之秀,而毛泽东却因为家庭窘迫不得不在老师家暂住过活。

那时的梁毛二人虽然没有过多交集,但毫无疑问梁淑溟在文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刺激了毛泽东,两个人出生于同一年,彼时的毛泽东还不过是一个图书管理员。

看着这位胸有成竹的有志青年,毛泽东心中也不免多出些对世俗的感慨和对他人的羡慕。

是啊,那时的梁淑溟虽然年纪轻轻,脑袋上却已经顶着许多头衔,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甚至中国最后一位儒家的名号都被他这么一个青年所取的。

而梁淑溟的能力显然还不止于此,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梁淑溟还积极投身到抗战宣传等多个领域。

当时作为民盟秘书长,梁淑溟可没少为了新中国的奠基事业各方奔走呼喊,也正是这段时间的经历,让他和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内将领和战士们结下了不解之缘,新中国也在一片吵闹声中就这么鲜活的诞生了。

和主席总理的据理力争

抗战时期,梁淑溟虽既没有加入共产党也没有加入国民党,但是他却始终以第三方的身份在其中代表着民主同盟和两党不断进行交涉。

梁淑溟文采异常,加之又读过不少的书,一般人自然说不过他,蒋介石就曾对他十分头疼,但是迫于对方的势力和名气往往又只能叹口气作罢。

当时梁淑溟作为中间方一直调解国共两党矛盾,周恩来看出蒋介石对和谈毫无诚意于是一人前往上海,在梁淑溟等人的劝慰下又放心不下这才返回了南京。

梁淑溟虽是一片好心,但是他对于政治这一套了解的确实不够,蒋介石知道他是个直性子人,便一面稳住他一面在背地里发动战争。

出于民族大义考虑的梁淑溟拿出了一套自己理想的“完美方案”,提出要把政治和军事完全分开。

可蒋介石迟迟不肯同意,让他不得已拿出了一套对我党非常不利的条款,还差点给了美国人,这件事把周总理一下气哭了,好在梁淑溟凭借着个人关系把这套方案重新拿回修改,周恩来也知道梁淑溟没有什么坏心眼,这件风波才终算告一段落。

除了周总理,梁淑溟和毛主席的关系也不一般,两人早在年轻时期就结下深厚友谊,延安时期两个人更是多次彻夜长谈,谈起军事来,梁淑溟虽然不如毛主席懂得多,但是也有许多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而当谈起对新中国的期许和未来建设时,梁淑溟可是有着不少的新想法,而这也和主席所畅想的新中国产生了不少分歧。

梁淑溟比较反对武装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的方式,虽然理解当前的形势下共产党没有太多路可以选,但是他还是希望能走出一条适合中国自己的改良道路,否则还会重新陷入到历史周期率之中。

两个人你来我往据理力争,谈到动情之处更是吵的脸红脖子粗,谁也不能说服谁,谈到最后,主席轻轻点燃了一支烟说:“梁先生,谁对谁非今天恐怕说不出个输赢,等到10年、20年后我们再看吧。”

对于梁淑溟刚直的性格,很多战士都说他为人不好接近,但是主席却对他颇有欣赏之意,这种老派的文学大家也成为毛泽东闲暇之余探讨思路的最佳对象,而在延安时期,梁淑溟和毛主席这样的‘争论’就有八次之余。

晚年的回忆

建国之后,毛主席和周总理特意邀请居住在重庆的梁淑溟到北京,为了方便他在北京的学习和工作,毛主席破例为他寻求了一处在颐和园旁的小四合院,安静典雅小巧玲珑,也非常符合梁淑溟的性格。

1953年开始,梁淑溟在毛周二人的建议下,作为政协委员开始频频出现在各大会议上,当时正值第一个五年计划施行前夕,我国将工作重心几乎全部放在重工业建设上,但在政协会议上,梁淑溟却当众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说:“当前农民生活条件非常差,我们说工农阶级,但现在农民和工人现实情况却差着非常多。”

梁淑溟的话虽然不太中听,但是也让毛主席等人有所担心,他知道梁淑溟的本意是好的,但对于许多不知情的农民来说,可能会觉得党的发展背离了原先的初心使命,毛泽东在讲话最后特意强调了:“工人和农民的本质需求是一样的。”

其实会议结束后,人们都把这件事情抛之脑后,但梁淑溟偏偏是个争强好胜的主,对于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一点都不松口,没过多久他又找到毛主席说这件事,两个人虽然只谈了20分钟,但会议室接连传出十分激烈的争论声。

毛主席最后有些着急的说:“梁先生,发展工业的好处不光是对工人,对农民也是十分要好的大仁政啊,你怎么就不能理解呢?”

在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们对梁淑溟的态度非常不满,也正是各种原因叠加让梁淑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远离了政治官场。

不过在十年动荡期间,毛主席对梁淑溟的情况做出了重要批示:“思想问题不代表政治问题。”梁淑溟直到此刻才知道主席考虑深远。

晚年,在儿子等人的劝说下,梁淑溟渐渐明白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没跟农民怎么打过交道的他自然是犯了理想主义的错误,不过认识到自己问题的梁淑溟却永远失去了改正的机会。

1983年,在主席去世7年后,梁淑溟带着孩子们回到湖南韶山参观了老朋友的故居,听着导游娓娓道来着过往的故事,梁淑溟也陷入了回忆之中,尤其当回想起多年以前和主席、总理二人的多次争执,看着恍若昨天的那些老物件,一幕幕场景也在自己的眼前再度出现。

梁淑溟又一次陷入到了深深的自责和沉思之中,曾经高傲自负的老人也不由得满怀伤感的说到:“他们都走了这么久了啊。”

晚年时期的梁淑溟曾谈起主席说道:“如果我顶撞的不是主席,而是蒋介石,那我就算有十条命都不够用的。”

对于曾经的这位老朋友对自己多年来的的包容和忍让,梁淑溟在晚年之际愈加感到伤心难过,等到梁淑溟的第三代孙子出生,他给孩子取名为钦东,这其中的含义也已不言而喻。

史料来源:[1]卢永欣:梁淑溟:“意欲”与东西文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