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立秋已过,天气已有些许凉意,但闷、热、湿仍是当前主旋律,由此带来频繁冒汗。有的人出汗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有的则是身体健康的“信号灯”,比如出现自汗和盗汗的人,就要高度重视了。
白天动不动就流汗,而且在非个人意愿的情况下出汗,既影响形象又造成社交尴尬,中医把这种出汗类型叫“自汗”。
晚上睡着之后经常汗出不止,醒来后汗液自行止住,既干扰睡眠又带来不安,中医把这种出汗类型叫“盗汗”。
不管是自汗还是盗汗,都属于中医病理性的汗证种类,它们的病机是什么?有什么危害?哪一个对身体影响更大?
一、了解一下中医是如何识汗、辨汗、止汗的
很多人不知道,中医治汗证是“传统优势项目”,与治疗感冒身热、中风妄语、骨伤脱臼、眼科和肛肠等病种一样,中医对汗证有大量研究,临床经验丰富,比如:
1、从汗液的性状区分,有水汗、油汗、冷汗、黄汗等区别;
2、从冒汗的部位区分,有头汗、额汗、胸汗、腋汗、手足汗、全身汗、半身汗等;
3、从诱汗的脏腑区分,有心汗、肺汗、脾汗、肝汗、胃汗、肾汗等;
4、从治汗的方法区分,有补益、发汗、逐水、泻下、和解、活血、外治等;
5、从治疗的用药区分,有黄芪、牡蛎、杜仲、浮小麦、五味子、桑叶、龙骨、麻黄等;
而最重要的,是病因和辨证。
病因包括:虚证实证、阴阳失衡、阳气亏虚、阴虚内热、脾虚湿阻、肝胆郁热等;
辨证和治则包括:表虚不固——益气固表、营卫不和——调和营卫、气阴两虚——益气养阴、脾胃积热——清热泻脾,等等。
二、自汗和盗汗有什么异同?
从自汗和盗汗来看,它们虽然出汗时机不同,脏腑不同,但都是病理的体现,都是虚证引起;更主要的是,临床问诊大多有汗出如水、湿重如裹、面色苍白、焦虑紧张、胸腹悸动、乏力酸软等表现,舌红苔薄白,脉浮无力。
中医典籍《素问》、《诸病源候论》、《医宗必读》、《幼幼集成》等都对不同人群、不同表现的自汗、盗汗有详细论述,集中表现在:“汗为心之液,心阳虚不能卫外而为固,则外伤而自汗,心阴虚不能内营而退藏,则内伤而盗汗”、“白昼汗出溱溱,动则益甚者为自汗;眠睡而汗出津津,醒后汗止为盗汗”。
临床辨证和传统论述都表明,自汗以气虚、阳虚为主,盗汗以阴虚、血虚为主。
三、自汗和盗汗的病机和影响力比较
1、自汗:凡涉及气虚、阳虚的,多为肺、脾、肾引起,阴阳失调,腠理不固,如肺气虚、脾阳虚、肾气虚等,很明显的特征是容易感冒,而且体型偏胖,经常有气短乏力、食少腹胀、劳累感明显、烦躁易怒、面色枯槁等表现,患者还性格内向懒言。
自汗病人多见于肺弱、心阴不足、脾胃失和、肾气亏虚等情形。
2、盗汗:凡盗汗都是汗液不知不觉流出的,且体质阴虚、内热、阳亢,致使卫阳入里,不能固表,在盗汗的时候是熟睡或半梦半醒时,有的人再次入睡后仍汗出,而且多会汗湿衣被。
而盗汗从轻重程度看,轻度为刚好把人汗醒,汗出即止;中度为衣服润湿,口干烘热;重度为衣被浸湿,反复汗出,惊悸不安。
从盗汗的诊治看,相当部分患者有五心烦热的情形,这是阴虚的典型症状,用现代的病症理解,中度和重度盗汗多见于甲亢、冠心病、肾病、糖尿病、脑血管类疾病,甚至是肿瘤的信号。
所以,从危害上看,白天的自汗从危害性和影响力看,要比晚上的盗汗轻一些。只要发现盗汗症状,无论轻重,一定要查清原因,及时处理。盗汗有可能是身体出现大病的前期预警或加重的信号。
四、中医有哪些治疗自汗或盗汗的方子?
自汗和盗汗均需经过辨证后用药,这里列举几个方剂:
1、既能缓解自汗又适用盗汗的通用方,是牡蛎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可内服可外用。
2、治疗自汗的方剂有:玉屏风散、归脾汤、黄芪六一汤、四君子汤、生脉散、补中益气汤等,且要避开山楂、柿子、槟榔、萝卜等食物。
3、治盗汗的方剂有:当归六黄汤、泻黄汤、血府逐瘀汤加减、补阳还五汤加减、麦味地黄丸等,且要避开韭菜、辣椒、生姜等食物。
不过,临床上除了自汗或盗汗情形,还可能夹杂其它汗证,越是拖得久、越是身体底子差,越容易阴阳交错,关键要辨证和对症施治,遵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