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冠心病人每天要吃好几种药物?少吃和漏服后果是啥?一文说清

李大哥知识分享 2024-08-20 15:24:34

现代医学已查明的疾病种类有很多,从急慢程度来说,有的可以缓一缓、拖一拖,有的等不得、耗不起,需要及时有效解决,心脏类疾病就属于后者。

心脏是人体“核心部件”,终生无休,任劳任怨,它的任何运转异常和疾病征兆,都要高度重视和尽快解决,其中最常见、较多发的问题是冠心病。

冠心病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从名称可知是因心脏冠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内腔变窄或堵住,引起心肌缺血,甚至造成心肌细胞缺氧坏死,后果严重。

冠心病有“一纵一横”的鲜明特点:

1、“一纵”是指,它的病程发展有迹可循,最先是体内血脂水平异常,坏胆固醇升高,慢慢在冠状动脉沉积形成斑块,血管壁变厚,血流减少,引起心肌缺血,出现闷、喘、痛、悸、汗、晕、乏等多个症状,后来出现心绞痛和心梗。

或者从“辈分”理解,坏胆固醇堆积是“少女阶段”,心肌缺血是“少妇阶段”,冠心病是当了“母亲”,产下心绞痛、心梗等后代,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急性非ST段抬高心梗、不稳定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

2、“一横”是指,中外都把冠心病作为重点医疗课题,内外科都有积极进展,在我国,有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两种治疗预防手段,通常结合起来运用。

从用药看,现代化学药有他汀类、硝酸异山梨酯、曲美他嗪、氯吡格雷、地平类和洛尔类降压药等;传统中药有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脑心通、通心络、血府逐瘀丸等。

不过,冠心病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著名慢病,至今不可根治,因为冠状动脉受损和变硬,血管腔不断萎缩,再也难以恢复到健康状态。

至于冠心病的成因,多见于5个:气出来的——情绪频繁激动和焦虑;喝出来的——经常大量饮酒和酗酒;懒出来的——运动量长期不足;胖出来的——体重超标缺乏减重措施;熬出来的——经常熬夜生物钟紊乱。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落实到怎么治、怎么缓解和延长寿命,减少并发症危害上来。

冠心病的治疗,最基础的是药物治疗,讨论最多的是支架或搭桥,担忧最多的是究竟还能活多久。事实上,大多数确诊病例,是需要长期用药治疗和缓解的。

很多患者有共同的感受,和其他慢病患者相比,乙肝是一颗颗地吃药,糖尿病和高血压是一天天吃药,冠心病则是一天天一堆堆地吃药,为什么要这样操作?

冠心病的认定有严格标准,其中一条是冠状动脉血管腔狭窄50%以上,严重影响心脏供血。心肌细胞因为缺血、缺氧而抗议,甚至凋亡,心肌细胞是不可再生的细胞,损失一个就少一个,慢慢就引起心绞痛、心梗等后续问题。

冠状动脉管腔狭窄,一方面是血管斑块增多引起,另一方面是斑块不稳定,不定时出现破溃问题,形成血栓导致心梗。所以,治疗冠心病,既要预防心梗,又要控制心绞痛,目前没有药物能同时满足需求,所以必须多药联用。

冠心病核心用药是2个方向:一是预防斑块破裂,求稳为主,派他汀类药物上场;二是防血小板聚集出现血栓,防抱团为主,派抗血小板药物上场,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此外,还要改善心绞痛问题,多见于尼可地尔、洛尔类药物、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曲美他嗪等。

临床研究和实践发现,部分中药制剂、中成药在防栓、防梗、缓急止痛方面也有确切的疗效,由此形成了冠心病联合用药的4种常见形式:

第一种:降血脂类化学药+对症中成药+抗血小板聚集药

典型组合是: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通心络中成药,这是有名的冠心病防治“铁三角组合”,对心血管疾病、心肌缺血、心绞痛等有良好效果。

第二种:活血化瘀中成药+高血压药物+改善心肌缺血类化学药

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复方丹参滴丸+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但注意急性心绞痛时不适用。

第三种:急救类化学药+预防和治疗中成药

如硝酸甘油片+麝香保心丸,急救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平时服用麝香保心丸,注意不能混用。

第四种:对症中成药+活血化瘀中成药

如:银杏叶片+脑心通,这个组合平时也较常见,主要是辨证用于气虚血滞的心绞痛,以及活血化瘀,预防效果突出。

无论哪一个组合,都需经专业医生诊断、分析,确定联合用药方案,遵医嘱用药,而且注意做好长期病程管理,定期复查血常规、心脏超声、心电图、肝肾功能等项目。

6 阅读: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