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是与所有人密切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从患者角度看,很多人感觉看病费用不断上涨,有的疾病可能会把家底掏空。为啥看病治病价格变高?可能有多方面综合因素。
近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可能会从某些方面回答“为啥治疗费用不断提高”的问题,这是一则关于我国某药械制造企业,被国家医保局公开问询的消息,8月19日发布在国家医保局官网和官微。
这家药械企业是生产什么医疗器械的?主打产品是“主动脉腹膜支架及输送系统”,商品简称“Castor支架”。
国家医保局为何要公开问询?因为这家药企的支架,出厂价格5万元左右,卖到医院变成12万,有价格畸高的嫌疑,引起国家医保局关注,专门发医保办函[2024]66号问询。
涉事药企和支架产品是什么来头?药企是国内支架生产行业的头部企业之一,支架产品是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创新拳头产品,2017年获批上市,至今已在全球16个国家进入临床。
国家医保局的公开问询有什么意义?这是国家级医疗监管机构首次公开问询药企,可以通俗理解为:我怀疑你的产品价格虚高,不利于医疗事业健康有序发展,请按要求把情况说清楚。
国家医保局公开问询的问题包括4项:
一是详细说明支架各项主要价格构成情况;二是详细说明该支架产品的近5年销量和利润等情况;三是详细说明产品出厂价和终端价之间的合理性及资金支出去向;四是正面回应有无不正当营销、增加患者负担和医保资金负担等问题。
该药企涉及的支架,出厂价5万元,卖到医院变成12万,有没有其它国产同类型产品价格对比?当然是有的,同类产品国内售价,基本在8万元以下,只有Castor支架的价格“居高不下”。
支架是医院使用量较大、患者比较关心的重要医用器械,我们平时常说的是“心脏支架”,它的用途是在血管堵塞超过70%以上时,通过介入手术等方式,放于病灶部位,撑开血管,挤开血栓,形成通路,缓解病情。
心脏支架一般只有2—8毫米大小,介入手术已比较成熟可靠了,在较大的三甲医院就可以做。心脏支架手术除了成功率和治疗后用药外,患者最关心的是价格,在早期曾不低于3万元/个,经国家医药集采后,价格降至700元以下。
但本文所说的支架,并不是心脏支架,而是另一种重要的支架——主动脉支架,它分为腹主动脉支架、胸主动脉支架两种,主动脉支架和心脏支架相比,有5个不同:
1、在体型上,主动脉支架比心脏支架大得多,直径在1—3厘米左右,长度在13—20厘米左右。
2、在材质上,心脏支架目前以金属裸支架、药物洗脱或生物吸收为主,主动脉支架是覆膜支架,由金属裸支架+覆膜材料组成。
3、在治疗上,心脏支架的安装,在实施冠脉造影检查确诊后开展,病情不算轻;主动脉支架主要用于主动脉扩张性疾病,如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等,病情严重且紧急。
4、在用途上,心脏支架是撑开血管的,以通为主;主动脉支架是带膜的,用于隔绝,以堵为主,两者用途不一样。
5、在价格上,因为主动脉是身体“交通要道”,其支架直径比心脏支架大得多,自然价格也贵很多,国产心脏支架低至700元以下,而主动脉支架至少需万元以上。
主动脉支架的治疗意义,与过去相比主要有4个方面:
一个是如果不治疗,死亡率较高,如主动脉夹层这种病,在医院属于“顶级杀手”般的存在。
一个是实施急诊手术,在过去很常见,虽然做手术不一定会好,但不做手术患者性命肯定保不住。
一个是过去需要开胸手术,这是四级大手术,非常凶险,对医护团队要求很高。
一个是现在可实施主动脉介入手术了,安装主动脉支架,这是医疗技术和药品器械的巨大进步。
我国鼓励药企自主创新,积极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有重大临床意义、在国际国内领先的药物和药械产品,而且给予药企一定的自主定价权,但并不意味着掌握了某些核心关键技术的药企,可以“狮子大开口”般要价,可以“不顾医院和患者实际”般获利,这是明显违背我国医疗医保事业愿景的。
虽然Castor支架目前没有进入医保,患者使用需完全自费,基本不会对医保基金有影响,但站在患者的角度,出厂价5万的支架,抬高2.4倍价格后再卖给医院,医院应该不会亏本使用,那么意味着患者终端使用,价格比12万元更高。
大部分患者家庭条件一般,装个主动脉支架很可能把一大笔钱填进去了,妥妥的天价。这不是几十元、几百元的普通药物或药械产品,而是处于价格顶端的国产制品,如果大部分患者用不起,或咬着牙很心痛地使用,就失去了治疗的意义。
国家医保局出手,就是让药企把价格定得接地气一些。在国家医保局公开问询后,涉事药企很快回应并进行整改,在同行业内部也引起很大震动,这是好的开始。
希望借助国家出手整治的契机,举一反三把类似的药企震一震,国产药物和药械市场晃一晃,高价产品价格降一降,真正让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