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在交警蜀黍开恩之下苟延残喘的小电驴

陆凯聊军事 2023-06-11 16:45:02

眼看着2023年3月快过去了,我要感谢有关部门和交警蜀黍的高抬贵手和不杀之恩,让我这台所谓“非国标电动自行车”还可以为我的上下班通勤做出贡献,不知道这份苟延残喘能延续多久?

关于“非国标电动自行车”的强制更换争议从政策出台至今快一年了,对于开始设定的2023年1月1号“非标车”不能上路的禁令期限,除了浙江省以外,其他省后来都增加了缓冲期,像安徽省就设置了三年的过渡期,但是我省一直拒绝松口,态度决绝。

对于专家的弱智及制度出台的争议大家应该都心知肚明,讨论众多。制定新标准无可厚非,但是应从生产端及销售端执行和推行,而不是随意的粗暴的剥夺百姓合法购买财产的使用权,其中孰是孰非,公道自在人心,我这里就不再讨伐了。说实话,之前还真的写过几篇,但就是不给发布,学鸵鸟精神,以为堵住了悠悠众口,就当民怨不存在了。

电动自行车是老百姓便捷实惠的短途交通工具,随着生活工作范围的不停扩大,这个“短途”的概念也随之增加到二十甚至三十公里,仍然拿普通自行车的标准(限制车重、龟速行驶、安装脚踏等)来约束电动自行车显然是不切实际和荒谬的。

百姓选择超标电动自行车有很大一部分也是被迫的,通勤距离增大,而城市地面公共交通效率低下,道路拥挤、行驶龟速导致就算家里有车的也动了不想开车的念头,但是很多城市禁摩,摩托车这条相对节能、高效通勤的路被堵死后,唯有选择电动自行车了,而符合大家需求的电动自行车却不符合新国标标准。

经过大半年的威逼利诱,现在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的更换率在本市貌似已经在90%以上了,但是我还是决定继续做抗争下去,我打算押一下我们交警蜀黍的宝试试看。众所周知,如果真的要禁止老标电动自行车上路,那肯定是需要交警部门来执行落实的。但是以我愚见,交警方面也其实不想接这个烫手山芋。

不像汽车、摩托车(旧安装规范)前后都有悬挂牌照,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只要求车后悬挂牌照,这就决定了如果要在路上核查合规与否,不能像查骑车带人和有否戴安全头盔那样远远望过去一目了然,那就必须在红绿灯路口或者在其他地方拦截所有途经的电动自行车,逐一核查牌照,放行黄牌照(浙江绍兴为黄牌)的电动自行车。

这还没完,剩下的那部分车子里面如果是蓝牌照的电动摩托车,那是需要摩托车驾驶证才能驾驶的,车虽是合规的但是要核验骑车者有没有驾驶证,有就放行,没有就得扣下。

流程最后,就是查处扣下的这些违规电动自行车和无证驾驶者了,但是也是交警蜀黍最头疼的,电动车主不像汽车驾驶员那么乖乖就范,很多都会吵闹甚至做出过激行为,一闹大这个路口几个小时内的交通执勤工作就没法正常开展了,如果被投诉还要后续跟进处理,所以电动自行车对于交警来说就是一块烫手山芋,除了运动式的集中整治,其他时候对于车辆是否超标也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过去了,也就是目前我正在侥幸之处。

等到现在这辆车退役前,我打算先去增驾摩托车驾驶证,然后换一辆电摩或者燃油摩托车。我们来看看某款新国标电摩牛掰的技术指标:车速可以达到100Km/h,续航200Km、扭矩305N·m、功率15KW……。但是这样牛掰的性能却只能和低速25码的电动自行车混骑在非机动车道,两者巨大的速度差可以保证安全吗?

其吊诡之处还在于,原来一直被谴责超标、无法上牌的电摩现在安上了“国标”的头衔后竟然可以合法上牌、默许上路了,而且还是在禁摩的本市街头,但是安全标准更高的燃油摩托车却仍然被禁止,想不通这是怎么样的管理逻辑!

只要不被查处扣车,我还是会一如既往遵守交规继续驾驶着我这辆小电驴,戴好头盔,按道行驶,不闯红灯,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只用低速挡行驶(我这个车低速挡25码,高速挡35码左右,我是个慢性子,不骑快车),不做刁民,但是指望做个盲目拥护政策法规的良民,那也是不用指望了的。

0 阅读:29

陆凯聊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