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资三四千,房价两万,拿什么留住年轻人?
这不知道是多少年轻人对于大城市的心声,真的想留下,却真的留不起!
一月工资三四千,只能买块地砖,在城市里拥有自己的家成了不知道多少年轻人的无奈。
房价高、工资低成了年轻人扎根的最大障碍,年轻人离开,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被现实给逼走了。这样的城市还会有未来吗?

对很多在一线城市拼搏的年轻人来说,买房就是梦中的梦想,可现实却是能够实现梦想的年轻人真的只是凤毛麟角。
就算那些站在金字塔尖上的精英们,想要凭借自己的能力短时间内获取大城市的住房也基本上是天方夜谭。
要么拼上首付做一辈子房奴,要么全家支援耗尽几代人积攒的家财换取城市的立足之地,这就是当代中国年轻人的现状。

可有些城市,城市工资不算高,房价却一点也不含糊,万元起步都是洒洒水,更是让年轻人感到了满满的疏离。
为什么有些城市收入房价比这数据这么难看呢?既然已经如此还要在城里买房吗?
凡事都会有经济学依据,既然收入和房价之间的巨大鸿沟已经成为了一些城市的社会问题,自然也会有相应的计算方法来权衡利弊。

收入房价比就是年收入和房价之间的比例,比例越高表明买房越困难,说人话就是必须得攒更久的钱才能付得起首付。
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巨无霸虽然房价高高在上,但这里的收入水平也名列全国前茅,对比之下房子虽然也贵,但好歹对于高收入人群来说也算有个盼头。
可我国有些大城市却面临着工资不涨房价飞快的困境,这就让一些年轻人真的爱不起来了。

很多城市的年轻人面对的都是一年收入买不起3平米的现实!
这种情况其实比北上广还要残酷,至少北上广的高工资还能给人一点盼头。
就算是拼搏十几年最后没有留下来,至少靠着这些年拼搏的积蓄也能回老家做一个不愁吃喝的闲散人,可二线城市的低工资和高房价却成了真正的大坑。

所以这样的现象带来的后果也十分现实,越来越多的大城市发现留不住人了。
年轻人发现无论怎么努力工作、怎么省吃俭用,高昂的房价都如同蚍蜉撼树般不可动摇。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世界之大又怎可能没有那些追梦之人的容身之所呢?

厦门市许多人第一印象中的理想养生圣地,作为人们心中的海上花园,厦门凭着秀丽的风景和温暖的气候吸引了无数游客,可玩玩自然没什么问题,要想在这座城市立足可就难了。
2022年厦门的二手房均价已经达到了每平米50851元,位列全国第四,超过了广州这样的老牌超大城市。

可如此高的房价却没有同当地的收入水平相匹配,厦门的普通工薪族年平均工资在10万元左右,一年不吃不喝在厦门也就能买个两平米的房子。
如果想买个60平米的小两居,不花一分钱的前提下需要攒够20年的工资!
这让许多厦大的毕业生愁白了头发,厦门真的很美,可他的美却没有给普通人留下一扇欣赏的窗。

不少人最终选择了离开,去其他房价更合理的城市寻找机会。
厦门政府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近年来也推出了不少吸引人才的政策,对高层次人才政府甚至给出了高达8万元的博士补贴和5万元的硕士补贴,如果是双一流大学毕业的本科生也能拿到3万元的补贴。
当然住房保障政策也跟了上去,缩短了人才住房产权赠送的年限,可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这些补贴还是显得有些杯水车薪。

一个城市的健康发展单靠高层次人才又怎么可能支撑得起来,数量众多的普通工薪阶层才是维持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砥柱,所以厦门面对的问题依然无解。
有专家指出厦门的房价如此之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城市面积小、土地资源稀缺,旅游业的繁荣又进一步推高了房价。
再加上不少富有的外地人选择在厦门购置房产,厦门的楼市逐渐成了一个投资的市场,真正的刚需购房者反而更加无从下手。

这样看来厦门的高颜值反而成了普通人留下来的阻碍,这显然不是厦门想要的结果,但它又是如此真实地发生着。
如果厦门能有更多高薪岗位,那高房价也许还可以通过高工资来弥补。可问题是厦门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十分不足。
虽然有戴尔、浪潮这样的知名企业在厦门落户,但整体上厦门的企业集群和大企业数量跟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根本就不是在一个量级上。

就凭厦门现在的软实力,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十分薄弱,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有更多发展机会、更高工资的城市。
所以厦门也陷入了循环,企业都是些小公司,工资低福利差,奋斗十年恐怕都赚不回一套房的首付。
高房价逼走了年轻人,缺少劳动力自然产业无法发展壮大,又进一步加剧了人才流失,厦门想要逆势翻本真的难了!

全国这么大,自然不可能只有厦门面临如此难题,成都也让打工人的钱包很受伤,敢爱敢恨就是不敢留。
作为四川省省会,成都必然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积淀的城市,也早早为自己闯下了天府之国的美誉,妥妥的西南中心。
再加上这些年我国交通网络的全面铺开,成都已然成了整个西南片区的中心城市。

但高楼大厦的下面却隐藏着打工人被压的喘不上气的无奈心声,成都二手房价平均在每平米一万八千元左右,听上去好像没厦门那夸张,问题是成都的工资水平也远不及厦门的水平。
普通打工者的月薪大多4000出头,即使不吃不喝一年下来也就接近5万块。
就凭这收入在成都能像样的活着都不容易,攒钱买房更是连想都不用想。

中国经营报
而且成都又是出了名的美食之城和夜生活之都,这里的夜生活极为丰富,舒适的夜生活不知不觉也在掏空着人们的口袋。
这对于年轻人来说就很尴尬了,每月的收入本就不高,除去房租之后也就剩个两千多块钱。
再碰上街头巷尾弥漫的美食香气和咕咕冒着热气的火锅,不知不觉就成了炫饭大王,可等到从美食的沉醉中缓过味儿来之后,却发现钱包早已在不知不觉中空空如也了。

至于买房?连钱都存不下,买房根本就不敢想!
这就是成都大部分打工人的现状,尽管成都一直在努力发展,但产业结构相对单一,高薪岗位稀缺。
再加上这些年有一大批在北上广深卷不动了的年轻人来了成都,又大大提高了工作竞争的激烈的,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天花板又低了不少。
成都政府也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希望能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但就目前的效果来看,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压力仍然较大,想要完全解决这个问题还要不短的时间。
四、气候宜人,房价吓人的昆明四季如春的昆明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作为全国著名的春城,昆明自然是养老圣地。
可是这样一座宜居的城市却没有吸引大量人才定居,问题的根源就是昆明让人望而却步的房价。

昆明和成都的情况类似,虽然房价比成都低了一点,但均价也已经攀升到一两万元每平米左右。
可问题是昆明的工资水平比成都还要低一些,三四千左右是个常态,如此工资水平想要拿捏1万出头的房价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从这个角度来看昆明结合了成都和厦门的所有痛点,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吸引了不少外地购房者,导致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

如果说高房价是一只巨大的拦路虎,那昆明单一的经济结构则让很多人觉得看不到未来。
昆明的经济支柱以旅游和服务业为主,这些行业虽然能带来短期的繁荣,但从长远来看高收入的岗位并不多,对于年轻人来说,梦想可能比四季如春的气候更重要。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昆明政府近年来也在积极调控房地产市场,增加住房供应,并通过政策优惠吸引企业和人才。
但想要从根本上解决昆明的高房价低工资问题,还需要更长时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高房价和低工资成了我国现在许多城市留不住人才的一大瓶颈,尽管这些城市各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优势,但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压力还是让不少年轻人选择了用脚投票,离开这些城市,去寻找更多发展机会和更友好的生活环境。
过快上涨的房价一旦失去控制,很容易造成人才流失,这对城市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要想留住年轻人,城市不仅需要提供更多的高薪岗位,还要在住房、生活成本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城市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未来谁能为年轻人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生活环境,谁就能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胜出。
厦门、成都、昆明,这些城市如果想要留住更多人才,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高房价和低工资的问题,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环境,让每一个在这里打拼的年轻人都能找到留下来的理由。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房价赶超一线、工资不如二线,光靠砸钱,这城市能留住人?金融界2021-07-23
李迅雷:以时间换空间——降低经济对房地产依赖度 新浪财经2022-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