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害都火了。
1、邯郸三害杀害同学的事曝光了之后,网络上铺天盖地各种信息,有案件进展、有作案细节、有心理分析,每次刷到都不忍直视。而小小年纪如此恶毒残忍的三位少年,有没有必要长大,一时间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和焦点。

2、《周处除三害》一上映便火了,上映第七天,票房突破2亿,豆瓣评分8.4,号称台湾影史极恶电影。
影片主人公陈桂林把做杀手赚来的钱都拿去赡养奶奶。奶奶死后,医生却告诉他,已是肺癌晚期。陈桂林前去自首,看到通缉榜还有另两名通缉犯,于是他改变了主意,决心除掉另外两害。
影片讲述陈桂林的善恶挣扎以及正义与邪恶的复杂性。
3、电影带火了一个典故,“周处除三害”来自《晋书·周处传》和《世说新语》。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选自《世说新语》)
说的是,周处年少时是乡里一害,与猛虎、蛟龙被老百姓合称为“三害”。乡民设计一石三鸟,劝他去杀虎斩蛟,结果他活着回来了,也知道了自己为人所厌,于是悔悟,从此改邪归正,最终成为一名忠臣。
4、因为电影火了,所以大家关注到原型,台湾一个名叫刘焕荣的罪犯。
刘焕荣从小家庭条件艰苦,受到了很多欺负。为摆脱欺凌,高中时加入了帮派,他心狠手辣,迅速成名,在台湾几次扫黑行动中榜上有名。
刘焕荣虽在黑道作恶,但心中的善良始终未曾泯灭。他在逃亡中,看到煤矿爆炸新闻,便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捐给遇难矿工家属。他路遇福利院,看到设施破旧、没钱修缮,便抢劫了一个地下赌场,把抢来的钱全部交给福利院用于修缮。
刘焕荣被捕后,他也只提了一个要求,去祭拜过世的父母,忏悔自己的不孝。在枪决前,他签署了器官捐赠的协议,据说拯救了17名患者。

5、陈桂林从小跟奶奶长大,奶奶非常疼爱他、教他善良,所以陈桂林从来不杀好人。奶奶的医生张贵卿也从不嫌弃他、害怕他,经常帮他送钱给奶奶,传递奶奶近况的信息。张医生引导他去自首,却也间接成就了他“除三害”的举动。
周处虽是靠官二代身份飞扬跋扈,但他父亲周舫是一名正义凛然,执政有道的地方官。年少时,周鲂读书很用功被举了孝廉。任鄱阳太守期间,周舫兢兢业业,赏罚分明,恩威并施,治理有方。《三国演义》中“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便是演绎了他的故事。
刘焕荣有一双是非分明、大义灭亲的父母。他的父亲是一名国军,战败后逃到了台湾,后来在市场中摆摊卖水果为生。虽生活条件艰苦,但刘焕荣从小就帮父母卖水果补贴家用。刘焕荣伤人潜逃后,他父亲找人给他递消息,称警力松懈可以回家,好酒好菜灌醉之后,将他送给了警察。虽也心疼,但这个家庭三观正、事理明。
回来看邯郸三害呢?
案件主谋,长期霸凌自己的同学,曾在一年前就扬言要活埋他,此次更是将同学残忍杀害并埋尸深坑。才十几岁为什么这么胆大、残忍,有预谋实施犯罪甚至犯罪后不思悔过?
被害者父亲因为找孩子曾去犯罪嫌疑人家敲门,其家人“拒绝调查,不配合警察,敲门2个小时不开门,还不让问,怕吓到他们家孩子。” 短短一句话,暴露了这个家庭的三观。霸道、袒护、溺爱、不讲理,这样的家庭,何来正确引导和教育,何来是非观的培养和道德感的约束,又何来对法律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