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访楚陷困境,借进献美女讨好楚王,又以商於六百里骗楚人上当

欲云谈史论今 2022-03-06 16:52:53

一间客馆内,秦相张仪正被一群衣帽破旧的舍人们围着。舍人们群情激昂,纷纷叫嚷着要赶快回家。

身为东周最强诸侯国的国相,其身边人竟然过得如此寒酸,连衣物如此破旧不堪了?

说起来,张仪沦落到这种地步,某种程度上也是咎由自取。

自从张仪入秦后,秦国国力一日比一日强。

早年间,在张仪辅佐下,秦惠王顺利称王;其后,又在张仪策划下,秦国坐收魏、齐、楚等等山东列强互斗的渔翁之利,成功地突破崤函天险,将领土一举扩张到了河东。眼见秦国日趋强大,山东五国在苏秦怂恿下合纵以伐秦。却不曾想,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一战中三晋军队再遭大败,连韩军主将都成了秦军战俘!五国伐秦前后,张仪正在魏国充当“卧底”,成功混乱了山东诸国关系。五国伐秦一失败,张仪就被公孙衍等人排挤,被迫回到了秦国。

回秦后的张仪,宠信依然不减,秦惠王很快就重新任命他为相国。不过,在伐蜀还是伐韩的争议中,张仪却意外输给了司马错,第一次在秦国朝堂落了下风。虽然伐蜀之战依然是相国张仪主导,但伐蜀的首功却归于司马错。这样的结果,让秦惠王身边“第一谋臣”张仪很是不爽。

如果不能再立功劳,张仪在秦国的荣华富贵就难以持续——想到这里,张仪就再也坐不住了。

五国伐秦失败后,山东合纵的呼声顿时陷入了低谷。更不凑巧的是,苏秦也不幸死于齐国内乱,让合纵势力更加大受打击。传说当年,苏秦用计谋将张仪推向了秦国;为报答苏秦的举荐之恩,张仪曾主动承诺:“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不过,这一传说的可信度并不高。因为五国伐秦之时,张仪就已在魏国“卧底”,专门破坏山东诸国的合纵计划了!

但无论如何,五国合纵伐秦失败、苏秦又刚去世,这都是趁热打铁,打破山东诸国合纵企图的绝佳时机。所以,张仪决心再度出山了。

不过,这一次张仪首先要到哪个国家去呢?

当前形势下,三晋对秦已屡战屡败,根本难以阻挡秦军的东进步伐。然而,秦国东扩却仍然要面对一个腹心之患——这就是南边的楚国。如今的楚国虽然是暮气沉沉,但其国土仍然号称列国第一。尤其是五国合纵伐秦时,楚怀王还担任了“纵长”,这足以证明强大的楚国就是秦国东扩的巨大障碍!

因此,楚国自然而然就成了秦国下一个重点打击对象。为此,张仪离开了秦国,翻越千山万水来到了楚国。

对张仪来说,这次访楚也算是故地重游。不过,上次张仪是在楚国出仕,结果被楚人怀疑成小偷而差点被打死。知晓张仪这段“黑历史”的楚人,难免对他有些瞧不起。更何况五国合纵伐秦时,张仪在魏国“卧底”的事实家喻户晓,楚人也对他相当防范。种种缘由之下,使得张仪虽然到楚国盘桓多时,却始终没受到楚人重视。这样时间一长,张仪携带的财物慢慢耗尽,连舍人们的衣物都有些破旧不堪,难以更换了。

张仪身边的舍人,在秦国时可谓是耀武扬威,地位甚至能超过绝大多数秦国官员。这次来到楚国处处受人冷脸,还弄得衣帽破损都没钱更换,这样的委屈舍人们哪里受过?眼见在楚国捞不到什么好处,舍人们这才纷纷叫屈,想让张仪早日回秦国。

面对激动不已的舍人们,张仪却显得极为平静。出访这么久却一点成果都没有,这让张仪怎么回去?这么回去不是给政敌们无端端制造口实吗?于是,他平静地安抚众多舍人们:“你们一定是因为衣帽破旧了,所以才想要回去。你们先等等,我将为你们去见楚王!”

之后,张仪就以进献美女的名义求见楚王,并得到了楚怀王的资助。可不想,楚怀王夫人南后及宠幸的美人郑袖得知后,害怕张仪送来美女与她们争宠,也向他赠送巨资以阻止他进献美女。收到南后和郑袖的贿赂后,张仪随机应变,再次求见楚王,借献酒之机狂赞南后、郑袖二人美貌天下无敌,就此又舍弃了进献美女的计划。

进献美女一事虽然没成功,可张仪却获得了重金,还借此拉近了自己与楚怀王的关系。

这无疑为张仪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楚国呆了许久,张仪终于了解到,楚人之所以对自己不理不睬,是因为五国伐秦过后,楚、齐二国的盟友关系日渐稳固。

此时,楚国虽然与秦议和,但秦国咄咄逼人的态势,依然令楚人胆寒。如今三晋已成秦军手下败将,唯有楚、齐结盟,才是楚国对抗秦国的最大保障。五国伐秦之时,在齐军助力之下,楚国甚至还成功攻占了秦国的曲沃(今河南陕县曲沃镇)!

所以,要想削弱楚国,就必须令齐、楚二国断交。可张仪该从何处开始下手呢?

政治上,楚国上下都对张仪充满了戒心;但经历了进献美女一事后,楚怀王与张仪的私交却紧密了起来。因此,张仪多次主动前去拜会楚怀王。

一天两人会面时,张仪突然向楚怀王建言:“敝国国王最喜欢的人,莫过于大王您;最为憎恶的人,莫过于齐王。我张仪也最愿意做您的臣子,最憎恶的人也是齐王。现在齐王罪恶深重,敝国想要讨伐他。但贵国与齐王友好,所以敝国国王不能侍奉您,我也无法做您的臣子。大王如果能闭关与齐绝交,下臣将请秦王献上商於(wū)之地(今陕西西乡与河南淅川一带)六百里!如此一来,失去楚援的齐国必将衰弱,必定能听从大王您的驱使。大王在北能削弱齐国,西部又可施惠于秦,还可得到商於之地,真可谓是一举多得了!”

商於,正是武关道进入南阳盆地的战略要地。早在春秋中期,在晋人助力下,秦国就攻占了此地,对楚国形成了战略威胁。商於之地一旦纳入楚国,楚军就能控制整条武关道,还能随时向关中发起进攻,这无疑是楚人梦寐以求的大礼!

一听说秦国愿意献出商於之地,楚怀王欣喜若狂,二话不说,就满口答应了张仪。张仪一离开,楚怀王就兴奋不已地在朝上宣布:“我已得到了商於,方圆六百里之地!”满朝文武一听,也大喜过望,争相上前道贺。

然而却有一人,不但是最后上前,而且见了楚怀王也不道贺。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陈轸。陈轸原本在秦国出仕,因为受张仪排挤才来到了楚国。

见陈轸默不作声,楚怀王也奇怪,问他:“我不出一兵、不伤一卒就得到了商於六百里地,我自认是足够明智的了。诸多士大夫都上来道贺,您却没有,这是为什么?”

作为张仪的终身政敌,对张仪的花花肠子陈轸是最为清楚。见楚怀王问起,陈轸也不掩饰,直接回答:“下臣看来,商於之地不可能得到,可祸事却必将到来,所以才不敢随便道贺!”

楚怀王大惊:“为什么这么说?”

“秦王之所以看重大王您,就是因为楚、齐二国交好。现在土地还没得到却先与齐国断交,那么楚国必然就被孤立了!秦国又何必要看重被孤立的楚国呢?但要秦国先献出土地然后楚国再与齐国断交,秦人一定不会这么干。所以,先与齐国绝交然后再向秦国索要土地,就必定会上张仪的当。这样一来,西有秦国祸害、北与齐国断交,那么秦、齐兵马必将接踵而至!”

虽然陈轸认为秦人献出商於之地是个可怕的陷阱,可楚怀王看来却是不太可能。

首先,张仪此番来楚盘桓多日,早就赢得了楚怀王的欢心。身为大秦相国,张仪会出尔反尔吗?其次,楚国发展势头虽然不如秦国迅猛,但整体实力仍然足以与秦抗衡。自从魏国跌落霸主神坛以后,楚国对秦还从未有过战略性的大败——秦人敢冒着与楚国全面开战的风险而失信吗?更何况,春秋战国以来,列国间的“结盟”往往就是一句话罢了,昨天还是盟友,今天说不定就成了对头。断交与结交都是利益交换,谁会看得这么严重?

想到这,楚怀王不禁洋洋得意,对陈轸说:“我处理得极为妥善,您就不要再说了,且看我到时去收取商於之地!”说完,楚怀王马上派出使者去与齐绝交;前一个使者还没返回,楚怀王又迫不及待地派出另一使者去谈绝交的事。

眼见楚怀王上当,张仪一回到秦国就派人出使齐国,暗地里与齐国结交。

为讨要商於之地,楚怀王还专门派出一位将军去见张仪。可张仪却故意装病,迟迟不见这位楚国使者。

见张仪如此,楚怀王还没有意识到上当,揣测道:“张仪大概是以为我不会真和齐国断交吧?”马上派出一位勇士,去当面大骂齐王。

知晓齐、楚已彻底断交,张仪这才出来见使者,说:“从某处到某处,纵横六里地。”

楚国使者大惊失色:“下臣听说的可是六百里地,不是六里!”

张仪也故作惊讶:“我张仪不过是个小人物,哪里有六百里地给人?”

楚国使者知道被张仪欺骗,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先回报楚怀王。楚怀王一听,更是勃然大怒,就要兴兵伐秦。

陈轸听说了,赶紧上前阻止:“伐秦并非善计。大王不如顺势送秦国一座名都,然后联合秦军一起伐齐。这样我国失去一块土地给秦国,却能在齐国身上找回,楚国不还是照样完整?大王现在已经与齐绝交,还要讨伐秦国,这是我们促使秦、齐二国联合了。这样,楚国一定会遭受重大损失!”

还有一点陈轸没有说出口,是他在秦、楚二国都呆过,深知秦军战斗力远胜楚国。当前楚军贸然伐秦,结果只能是自取其辱!

正在气头上的楚怀王根本听不进去,立刻举师伐秦。

眼见楚军怒气冲冲而来,秦人立即联合齐、韩二国一起发起反击。三国联手攻击之下,楚人溃不成军,在杜陵(今陕西旬阳市西)被斩首八万,楚国汉中六百里地从此被秦国一举吞并!楚怀王不服气,再次兴师从武关道直逼秦国蓝田(今陕西蓝田县),却再次惨败而归!

贪图秦国六百里地,却反倒丧失了汉中六百里土地,自此后楚国再也不敢与秦争锋。

五年后,秦军攻打韩国宜阳,楚国虽派出援军却迟迟不敢进军;十四年后,楚怀王入秦后被秦人扣押致死,楚国却无人敢复仇——由此可见,春秋时代纵横天下的霸主之国,脊梁已被秦人彻底打断!

表面上看,秦、楚国势的分水岭就是在杜陵一战。但实际上,楚国吴起变法的失败与秦国商鞅变法的成功才是两国长期竞争胜负的关键。如果不是楚人长期怠于改革、因循守旧,坐拥天下最为广阔的国土,秦国要想东扩哪会那么容易?

0 阅读:184

欲云谈史论今

简介:专注两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