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家医保局的一份关注函,瞬间炸开了锅,将 “一药双价” 这一医疗行业的暗流涌动推到了公众眼前。其中涉及的银杏叶药品,单支开票价 25.28 元与底价 8.5 元之间高达 1.97 倍的差价,以及医生每支 4 元的提成,让人触目惊心。
“一药双价” 的存在,严重扰乱了我国正常的医疗市场秩序。表面上看,它是药企、经销商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价格游戏,背后却是对患者权益的无情践踏。广大患者作为药品的最终使用者,被迫承受着虚高药价,加重了就医负担。本应救死扶伤的医疗环节,却因这一黑幕,让患者在病痛之外,还要承受经济上的压力,这无疑背离了医疗行业的初衷。

回顾我国药品流通改革历程,2017 年推行的 “两票制”,本是一剂良方,旨在规范药品流通销售程序,减少层层加价,降低药品价格,打击商业贿赂。但现实却给改革者们泼了冷水,部分药企和中间商为了追逐私利,不断寻找变通手段。虚开发票、虚构交易等行为屡见不鲜,“一药双价” 便是他们规避监管的 “成果” 之一。这不仅让 “两票制” 的政策红利大打折扣,也让监管部门的努力付诸东流,更凸显了医药行业监管难度之大。
从药企的角度看,悦康药业在医保局关注函发出后的反应,具有一定代表性。
其主动调整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产品价格,承诺将全国挂网价格统一调整为 11.2 元 / 支,并表示积极参与国家药品集采工作。这一举措,一方面是对监管压力的回应,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药企在合规经营与市场竞争之间的权衡。但这只是个案,还有多少类似的 “一药双价” 现象隐藏在暗处,尚未被曝光,不得而知。

医法汇创始人张勇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深入思考的方向。他指出目前对以身试法企业的惩处力度尚未形成有效震慑。这背后反映出医药行业监管体系的漏洞。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企业不惜铤而走险,违规操作。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完善监管机制,加大惩处力度,类似的 “一药双价” 黑幕很可能会卷土重来。
国家医保局的果断亮剑行动,无疑给整个医药行业敲响了警钟,但要彻底破局,绝非易事。
一方面,监管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药品生产、流通、销售全链条的监管,利用大数据、信息化等手段,提高监管效率,让虚开发票、虚构交易等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另一方面,要完善法律法规,提高违法成本,让企业不敢轻易触碰法律红线。
同时,还要加强行业自律,通过行业协会等组织,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规范经营行为。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要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杜绝药品回扣现象。
医生作为药品的直接使用者,其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至关重要。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医生的教育和培训,让医生认识到收受药品提成的危害,从源头上遏制 “一药双价” 的利益链条。
“一药双价” 黑幕的揭开,是医保局维护医疗市场秩序、保障患者权益的重要一步。但要彻底破局,还需要监管部门、药企、医疗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形成合力,才能让药品价格回归合理,让医疗行业回归救死扶伤的本质,真正实现 “病有所医、医有所惠”。国家医保局的这次亮剑,能否成为破局的关键,让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健康时报
编辑:良佑
审核: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