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湾区融合加速,跨境就医便利迎来哪些新突破?

药斗说社会 2025-02-22 05:50:24

目前,在大湾区融合加速的时代浪潮下,跨境就医便利化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从交通的无缝对接,到医疗资源的深度融合,再到政策的持续利好,每一个环节都在为大湾区居民跨境就医开辟新的通道。

跨境转运,生命通道更顺畅

香港医院管理局的消息令人振奋,香港玛嘉烈医院接收了第三名参与 “大湾区跨境直通救护车试行计划” 的病人,此次是从澳门以 “点对点” 方式运送至香港。这一计划自去年 11 月 30 日推出,已成功实现从深圳和澳门向香港运送病人。它标志着大湾区跨境医疗转运机制的重大突破。以往,跨境转运病人面临诸多难题,如在口岸转换救护车,不仅增加病人痛苦,还存在病情恶化风险。如今,直通救护车让转运更高效、安全。这一计划的实施,是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跨境陆路转运提议的有力回应,切实满足了大湾区居民的医疗需求。

而且,该计划有着严格且科学的机制。派送医院医生会依据临床诊断和病人实际情况,评估是否需要跨境转院。经指定跨境合作医院团队评估同意后,才会安排转运。这既保证了真正有需求的病人得到及时救治,又防止了资源滥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副院长李咏梅提到,越来越多香港市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居住,跨境就医需求日益增长,此计划意义重大。未来,随着计划的推进,有望扩大覆盖范围,让更多城市和医疗机构参与其中,为跨境就医患者提供更广泛的生命保障通道。

资源融合,三地优势互补

大湾区跨境医疗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转运环节,更体现在医疗资源的深度融合上。以 “港澳药械通” 为例,截至去年 12 月,已有 45 个药品及 47 种医疗器械获批准在大湾区医疗机构使用。这一政策允许大湾区内地指定医疗机构,经广东省审批后,使用港澳已上市的临床急需药品和先进医疗器械。目前,“港澳药械通” 指定医疗机构已达 45 家,覆盖大湾区内地 9 个地市。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殷晓煜表示,这一政策极大推动了大湾区医疗健康一体化发展。医院能够更快引进国际先进医疗设备,提升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率。内地医疗机构在与港澳地区科研机构合作的过程中,鼓励医护人员参与培训和学术交流,共同推动医疗科技发展。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整合三地医疗资源优势,内地庞大的医疗市场和丰富的临床案例,香港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国际化视野,澳门独特的医疗服务模式,相互融合,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未来,随着合作的深入,有望在更多领域实现资源共享,如联合开展医学研究项目、共享医疗数据等,进一步提升大湾区整体医疗水平。

科技赋能,创新医疗服务

科技正成为大湾区跨境医疗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首届 “大湾区 — 全球医疗峰会” 在香港举办,汇聚了 300 多位来自内地、香港和海外的学者及业界人士。会议聚焦临床研究与治疗方案创新、人工智能及跨境医疗等议题,为大湾区医疗产业协同发展出谋划策。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新风天域集团的战略合作启动仪式也同期举行,双方将利用香港在前沿医疗科研、专业医疗体系及高效国际联系等方面的优势,推动跨地域医疗科研及临床应用协作。

新风天域集团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吴启楠表示,集团将以科技为驱动,以人工智能赋能医学发展为核心,助力大湾区医疗与生物科技创新。在实际应用中,人工智能可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医疗效率和准确性。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快速筛选出适合跨境就医的患者,并为其制定个性化的就医方案。同时,科技还能促进医疗信息的互联互通,打破三地医疗信息孤岛,实现患者病历、检查报告等信息共享,为跨境就医提供便利。未来,随着 5G、区块链等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大湾区跨境医疗有望实现远程医疗、智能医疗设备共享等更多创新服务,让患者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展望未来,大湾区跨境就医便利化将持续推进。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刘利群介绍,今年广东省将在多方面发力,包括加强大湾区医疗规则机制衔接、拓展 “港澳药械通” 政策、推动香港长者医疗券试点医疗机构全覆盖、扩大跨境直通救护车试行计划、推进传染病联防联控、提升医疗人才交流计划规模、支持广州和深圳试点建设外商独资医疗机构以及加强与境外商业健康保险衔接等。这一系列举措必将进一步优化大湾区跨境医疗生态,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让 “健康湾区” 的愿景逐步成为现实。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良佑

审核:弘毅

0 阅读:0

药斗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