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剧巅峰之作《走向共和》播出后备受质疑被雪藏,专家:是翻案文章

浮光聿影 2022-10-07 23:33:25

1999年年初,只出版过一些书籍的刘文武,实现了从编辑到制片人的成功跨越,由他首次担任制片人的历史大剧《雍正王朝》,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以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该剧不仅打破了中央电视台的收视纪录,还一举拿下了含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长篇电视剧奖、飞天奖长篇电视剧奖在内的众多电视剧奖项。

鉴于该剧的成功,这位“跨界”而来的影视行业新丁,又带着《雍正王朝》的主创团队,打造了一部以晚清作为故事背景的《走向共和》。

不曾想,《走向共和》差点毁掉了刘文武凭借《雍正王朝》积累起来的名声,险些让他“阴沟里翻了船”。

原因是该剧播出以后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争议之大“为中国电视剧史上所仅有”,很多历史方面的专家一致认为它贬低了翁同龢,称该剧是李鸿章的“翻案文章”。

面对这些否定的声音,刘文武只好声明说:“《走向共和》只是一部电视剧,并非历史研究,也不是写论文,没打算也没有必要给历史人物下定论,电视剧是以愉悦观众为目的。”

而该剧的编剧盛和煜则表示自己“做了好事还不讨好”,也不得不站出来就“是否拔高了李鸿章”做出解释,说愿意为自己创作的人物形象负责。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盛和煜一开始根本“看不上”电视剧,也不愿意为该剧编写剧本。

刘文武好不容易才劝他答应了下来,没想到才写了十多集,盛和煜又“撂挑子不干了”,最后还是张建伟接任,才让该剧呈现在了观众们的面前。

那么,这部电视剧的孵化过程究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往事呢?该剧又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走向共和》的幕后故事。

《雍正王朝》取得巨大的成功之后,刘文武得到了行业内的一致认可,于是央视又委托他创作一部新的历史剧。

纵观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刘文武认为清末民初是一个内忧外患的时期,各种人物、思潮、党派沉浮奔逐,非常适合拍成电视剧,于是他就将新剧的创作背景定在了晚清。

主意甫定之后,刘文武第一时间就找到了之前便想合作《雍正王朝》的张黎,并邀请他来执导这部即将投拍的新剧。

张黎非常赞成刘文武的这个想法,但是他仍有些“疑虑”,因为那是一段扑朔迷离的时期,剧中即将要呈现的一些人和事,至今尚无定论,一旦把控不好就会落得个鸡飞蛋打。

于是,两人经过讨论后就为该剧确立了一个方向:突破旧体制下的“当家难”,为走向新时代“找出路”。

有了方向和定位之后,接下来就是剧本的创作。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继续找刘和平担当编剧,但刘和平写完《雍正王朝》之后就生了一场大病,身体并不允许。

鉴于刘和平是戏曲编剧出身,两人商量后决定仍然从戏曲编剧中,去挑选合适的人来操刀剧本。

1999年6月,在罗浩(《雍正王朝》的策划者之一)的推荐下,刘文武就找到了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盛和煜。

但那个时候的盛和煜根本看不起电视剧,他认为“电视剧很轻率,只是精神快餐”,所以不愿意为该剧编写剧本。

无奈剧组除了他之外再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在刘文武和罗浩的轮番劝说下,盛和煜最终答应为该剧编写剧本。

对于剧本的“格局”,刘文武提出,要在基于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故事上真实,人物的真实,以及细节上的真实,要把剧本写得和(教科书)中国近代史一样。

可是那一段历史,就连很多专门家都“弄不清楚”,很多事情至今还没有完全解密,谁敢说自己写出来的内容能够真实“还原”史实呢?可想而知,剧本的创作难度有多大。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那段历史,盛和煜把自己关在了书房里,足足读了差不多半年的书。

即便盛和煜在动笔前就做了很多准备,但是当他写了十多集的剧本之后,他还是想到了放弃。

“剧本创作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我那时差点都想死了,后来实在写不下去了,我就求他们放我回去,让我卷铺盖回家。”

盛和煜解释说,《走向共和》反映的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故事内容纷繁复杂,不像《雍正王朝》集中在一个朝代,集中在一个人物,集中在一个主题上面。

就那段历史而言,无论是以宫廷为中心,还是以家庭、个人为中心,线索都是断的。并且,在此期间重大的事件和重大的人物层出不穷,也成为了创作剧本最大的障碍。

他认为,虽然剧本写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故事,但反映的却是与人有关的主题。而提炼出剧本的主题,才是一部作品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所以他整理出了300多人的人物传记,然后经过艺术上的筛选合并精简到了130人,并且每个人都有详细的人物生平,以及人物性格等等。

这样的工作量让一个人来做,无论是谁,可能都会有点“抓狂”。

就在盛和煜准备“撂挑子不干”的时候,刘文武看到了作家张建伟写的《张建伟历史报告·晚清篇》,知道张建伟熟悉清末民初的那段历史,于是就邀请他加入了创作班子。

“《雍正王朝》的制片人刘文武先生找到我的时候,一开口就说我那5本书反映的历史,和他们正在写的历史正剧很相似,所以想请我写这部剧的后半部分。”

张建伟非常喜爱《雍正王朝》,所以他和刘文武的谈话一直很投契。当刘文武谈到将《走向共和》的主题概括为他们在为走向新时代“找出路”时,这个说法彻底让张建伟动了心。

因为张建伟在创作《晚清篇》的时候,就想过要“写一写晚清思想发展史上的沿革”,在他看来,很多人都是以现代的思维去评判他们不应该“那样”做,却没有设身处地的去思考问题。

张建伟加入剧组之后,经过分工,盛和煜写前22集,由他写后半部分。

剧本出来以后,张黎就开始物色起了演员的人选,历史上的李鸿章、慈禧等人是什么样子,他就找什么样子的演员。

据“反派专业户”李明回忆,剧组第一个定下来的演员就是他,饰演的角色是大太监李莲英。

不过,《走向共和》开机的时候,他刚刚(在呼伦贝尔)拍完《嘎达梅林》,副导演田沫连续给他打了几天的电话,奈何大草原上就是没有信号,最终该剧也成为他的一个遗憾。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觉得这部戏给我留下的遗憾特别大。”

相比李明的“不走运”,饰演爱新觉罗·载湉的李光洁,就纯属“走了大运”成功的。当时剧组接连试了好几个人都不满意,后来就去丢满演员自荐表的垃圾桶里翻找,第一个就是李光洁。

在这部剧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冰饰演的李鸿章了。

一开始张黎也不确定能够请到70岁的王冰,因为他已经有很多年没有拍戏了。所以张黎就找了一个借口说要看看王冰老爷子在《武则天》里的剧照,并问他对李鸿章这个人物怎么看。

没想到王冰对李鸿章这个角色非常感兴趣,他说:“作为一个演员,老的也好,年轻的也好,见到好的角色总是有想演的冲动。”就这样,张黎很顺利地就把王冰签进了剧组。

不过感兴趣归感兴趣,他的心里还是有点“发虚”,因为“慈禧、李鸿章、袁世凯这三个角色是最难把握的。这三个角色只要有一个走样,这部戏就砸了。”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王冰不仅看了很多关于李鸿章的书籍,还提前一个月进入剧组,并且在剧组一待就是七个月。

不仅如此,“退休”的他每天都要和大家聊天对台词,试造型,而这种良好的剧组氛围也“影响”了扮演慈禧的吕中老师,据说吕中老师经常熬夜看剧本琢磨角色,最后还大病了一个月。

饰演袁世凯的孙淳进组最晚,他原本要出演电影《周渔的火车》,刘文武得知后就劝他说:“去那边,也就是拍一部普通的电影。在这边,它会是你一辈子的成就。”

孙淳经过再三考虑之后,最终推掉了《周渔的火车》。不过他的身材和袁世凯还有一段距离,为此张黎还特意给他开了小灶,每天都要吃四大碗的面条。

在张黎“填鸭式”的催重下,孙淳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增重了30斤。

如此“努力”也为他迎来了回报,《走向共和》播出以后,袁世凯一角也得到了观众们的高度认可,观众评价说“孙淳之后再无袁世凯”,与扮演慈禧太后的吕中,并称为“剧中两宝。”

2001年10月8日,《走向共和》剧组在大兴开机,经过9个多月的拍摄之后,于2002年7月28日杀青。

为了真实还原剧中的场景,剧组还特意在大兴搭建了4000多平方米的摄影棚,其中就包含议会大厅、垂花门、李鸿章住宅、储绣宫、纯佑门、养心殿、玉澜堂七大场景。

2003年4月12日,《走向共和》在央视一套黄金档首播。观众的反响“异常”强烈,舆论关注的焦点就是剧中塑造的人物和历史人物“相差甚远”。

很多人都认为这部电视剧拔高了李鸿章、袁世凯,矮化了孙中山。特别是李鸿章一角,还引起了文学界的“百家争鸣”。

比如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这三个近代史研究重镇的很多专家,就曾集体抵制过这部戏,最终导致该剧一度被“雪藏”!

个人觉得,即使电视剧原封不动地照着史书上去复原,也不能说明它表现出来的内容就绝对真实和“靠谱”。

在那段历史还没有被完全下定论的情况下,编剧从人物的性格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推测”他会干什么也并非随意捏造。

如果电视剧在细节上全部拘泥于史料记载,那么在整体把握上反而会失去人物的本真,因为文字所能记载的毕竟不全面。

很多人将清政府的无能和错误都怪到李鸿章的身上,难道就因为不平等条约上签的是他的名字吗?

清王朝的无能和腐败,是长期积弱积贫的综合结果,不是李鸿章一个人导致的,也不是他一个人就能卖的。

李鸿章曾经说过,自己只不过是个“裱糊匠”,清王朝就是“篾编的屋子”,屋子有窟窿了,他就赶紧去裱一下、糊一下,以保证屋子里面的人安宁。

但是那外边的风要是刮得太大太厉害,他这个裱糊匠也只能看着这个屋子轰然倒塌,因为他也无能为力。

李鸿章虽然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但他却是比清王朝的任何人,都了解清王朝当时的处境。

然而,就是因为他在决定是否与日开战的时候提出了“和”,就被斥责为“卖国”,以至于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这样多少还是有些失了公允。

史学家可以并且应该从各个侧面来解读李鸿章的这个‘和’,但不能以‘卖国’一词概而论之。

总的来说,虽然剧中有许多历史上的错误,但它所要表达的主题“找出路”,却是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谁也不想一直挨打!

或许就是这个原因,《走向共和》经过岁月的沉淀之后逐渐得到了“平反”,不少人认为这部剧是国产历史剧的巅峰之作,近十年内都无人能出其右!

《走向共和》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以全新的角度重新解析了那段历史,与人们近百年来形成的固定观念和思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对视觉的冲击力就不言而喻了。

在人物的刻画上,它打破了历史课本中的脸谱化形象,让刻板的历史人物变得性格鲜明、有血有肉,使得他们更接近于现实生活中应该有的样子。

相关资料:

问鼎编剧江湖操刀《走向共和》:张建伟传奇

导演编剧谈《走向共和》——用丰满形象描述历史

《走向共和》编剧盛和煜称:愿为李鸿章负责

我写《走向共和》——编剧盛和煜

挥泪读史写巨著,访《走向共和》编剧盛和煜

历史剧编剧盛和煜:艺术创作要关心人的生存状态

王冰:我对李鸿章感兴趣,70岁了不怕人说老

1 阅读: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