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清明上河图”闻名遐迩,但明朝这幅你绝对没见过!

以丹聊历史 2025-01-04 01:39:22

500年前的明朝长啥样?宋朝的清明上河图大家都很熟悉了,但你知道明朝也有一幅吗?

仇英版《清明上河图》部分截取

长9.87米,现在作为辽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作者是与唐伯虎、文征明同时期并称吴门四家的仇英。而画作描绘的对象也自然从北宋的开封变成了大明中期的苏州城。

我们说画这种东西,美观是一方面,然而相较于山水,像这种展现市井生活的巨幅画作,其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它我们可以对于那个时代进行一定程度的还原。

城外

古画和古书一样,看的顺序都是从右往左,从城外到城内,这最先出现的就是一个牧童,毕竟这幅画的名字叫清明上河,弄个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苏州城的概念就非常的贴切。

顺着方向继续走,还是一群小孩稀稀拉拉的,有放风筝的,有掏鸟窝的,互相追逐的。近处是潺潺的流水,而远处运河上的船只也开始慢慢出场。而再往前,人数陡然增多,还有唱戏的。

这种被叫做春台戏的表演形式,因为其一般是在乡间比较宽阔的地方搭一个简易的设施就能开演,所以就还有一个我们比较熟悉的名字,草台班子。

而从下面观众的服饰来看,也都是最普通的百姓穿着的,基本上身衣服,下身裤子的搭配跟我们现在很像。相较于长衫,这种被称为束褐的东西,更方便于日常劳作。

而因为明代禁止百姓穿靴,所以你可以看到这的人脚上要么是布鞋,要么是草鞋,毕竟在这种城外的戏台下面,是基本看不到穿靴的老爷们。

而这里还有个细节,就是每个人头上都带着个网巾,这几年不少明朝戏里面都有出现过,用来保持发型不乱,在当时被称为人无贵贱皆果之。

戏台这除了让我们对于明代的大众服饰有所了解了以外,值得注意的还有后台的几个棚子。你看前面戏台下面人挤人的都是男性,而女性与儿童都只能在后面的小隔间里面远远瞧,毕竟挤在一块肢体接触下,还是有违当时男女授受不亲的大方针的。

戏台这过去,走了好远,终于出现了城外的第一个大老爷和身后仆人以及对岸劳动者身上的衣服裤子比长衫。你看刚才我说过的,就不是一般人能穿的了。有个骑马的,也是长衫,跟周围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着的一路上看到的是那些在没有行李箱的年代,只能挑担往来的旅客,还有在草坪上打闹的牧童,还有河边的一群纤夫拉着船。这一切的一切告诉我们,这离城门还有一段距离。

终于有人烟,一座砖瓦结构的富户小院和几套平民的茅草屋之间,是一行吹吹打打正在进城的迎亲队伍。最前头的是扛着金瓜的仪仗队,紧跟着的是乐队,还有挑着酒牵着羊的婚宴队。那个时候婚宴都是要自备食材的,四人抬的花轿后面,还有个举着大礼盒的排场是真的大。

我们说从明代开始,民间对于这红白二事开始越来越重视,婚丧过于奢侈,甚至需要借钱去办的情况都屡见不鲜。你看咱们现在很多事的根就在这。

迎亲队伍这出现了一个僧人,那前面就必然有个庙,而有庙就证明离开城门不远。姑苏城外寒山寺,不知道说的是不是这一间。这车马人船也就越来越多,并且开始有店铺出现了歇脚的茶棚,席地而坐的小贩。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那个校场和点将台士兵正在进行骑射。越往城门越热闹,摆地摊的收棉布的,开酒肆的,一直到城墙下人山人海的拱桥边。

这的店铺你注意,它虽然多,但品类比较单一。要么就是卖吃喝服务路人的,要么就是大型交易行,方便大宗商品在城外交割的,还有一个兑换文银的。就很像我们去国外旅游,刚下飞机就必然会找点地方去兑换外币一样。当然还有一些卖艺的,搞封建迷信也都是集中在城门口。

进城

进城第一间就是城防卫所,守门的左进右出、盘诘奸细、固守城池,还有门口的武器,这不是戚继光鸳鸯阵里的狼筅吗。

看来虽然戚将军抗倭的主战场在浙江福建,但这套阵法在南直隶的苏州同样是影响不小。这样一间介绍有点慢,拉个远景可以看到当时的苏州城已经和现代都市有点相似了,主干道沿街基本都是公家的办事机构或者商铺民居都隐藏在后面。

城内的商铺和城外搞批发收购的不同,就更加偏零售一些。从瓷器到铜器,从书房到绸缎,再从画室到药材铺,档次似乎也是高上了不少。

并且相对于城外的平房小酒馆,苏州城内的饭店,就有二楼雅间的设置,篇幅有限,我再找几个比较有特色的地方。

特色建筑

这是县学,也就是给已经考上生员的学子读书的地方,是科举漫漫征程的正式第一步,在这走出去,再中一次,那就是秀才。门口的“世登两府”和“学士”两块牌子,都代表了一种美好的祝福。

县学

学士指的就翰林学士,只有进士的前十几名才有资格进翰林院。而两府指的是宋代的中书省和枢密院,虽然明代这两个机构已经没有,但这个词却依然包含着前途无量的寓意。

而相对于县学,这里还有一处,贴着的对联是:代氏文明书,春当宴喜时。而门口的原石鼓和太师少师也表明这是个读书人的地方。

高端私塾

这个叫社学,主要是由当地富户出资建设的启蒙类学堂,属于高端私塾,能进去的孩子通常家境比较好。所以你看这社学门口一边是绸缎店,一边是古玩店,这都不是一般人消费得起的。

“武陵台榭”位置并不是贴着主干道的,但里面却是极尽奢华,光院子里这两块纯天然水流冲刷出来的太湖石,就绝对价值不菲。二楼是身着长衫的客人在看着衣着华丽的女子翩翩起舞。

不远处,几个年轻的世子在仆人的伺候下品茶下棋,跨过长廊的后花园还养着梅花鹿和仙鹤。相比刚才城门口挤在民居里面的青楼,这个才是明代中后期苏州城里的顶级私人会所。

武陵台榭

还有这个地段恩荣牌坊,说明这里出过一个级别比较高的大臣。明代的牌坊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叫御制牌坊,是由皇上下旨户部出资,都是得大学士级别或者民间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才能有的。

第二等就是这个恩荣是皇上下旨,但是不出钱,地方出资,稍微次了一等,但也都是三四品高官才能用的。第三等叫圣旨牌坊,是皇上下旨,当事人自掏腰包,主要是给一些普通文臣的配置。

恩荣牌坊

最后第四等叫赐赠牌坊,就是没有专门的圣旨下发地方申请上头批准,然后再由当事人自己掏钱,通常是当地的一些乡贤耆老用来光耀门楣用的,所以这个恩荣坊说实话也是相当不错。

这个典衣铺,这跟当铺还不一样,专门拿出来说,是因为这可以算得上是历史上最早的二手交易平台。有钱人喜欢炫耀,买了新衣服穿了几次就不穿了,然后就放到二手市场卖,东西不错,普通人也不嫌弃,就买来继续穿。

最后就是这个,很多船上都会挂一个三角形的太阳旗,是民间用得比较多的形制,但也不是国旗。那时候没这个概念,否则一会黄底一会蓝底一会红底的,不够整齐划一,只不过是老百姓自发弄出来的罢了。

最后总结一下,其实仇英的这版清明上河图算得上是仅次于北宋张择端这套的第二把交椅了,差点意思的原因不少人觉得是,虽然他对于市井的刻画也非常生动,聊天的打架的看热闹的,还有西域番僧变戏法的等等,但人物的造型和长相同一场景下雷同的太多。

你看这戏台下面还有城门口的那几个,基本算得上是复制粘贴,不够细致,但我觉得也不用太吹毛求疵,画成这样就不容易。

比不上张泽端名气大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这明代的清明上河图本来就是基于宋版的构图逻辑和理念进行创作的,甚至连名都没改,用现在的话说就属于二创,二创比不上原创,那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而相较于其他清明上河图的摹本,仇英的这版能够在内容上完全根据自己所处的时空进行迭代,以至于给几百年后的我们还原了一个真真切切的大明江南街景,就这份功劳,已经非常值得我们敬佩。

【本文来源@玄九尘的视频内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