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阳明:你的认知,真的决定了你的生活

幻翠聊文化 2024-10-07 02:07:19

梁启超学富五车,但他对王阳明,佩服得五体投地。

有人问他,人生痛苦,该如何度过?

他说:

“唯一的救济法门,就是依着阳明心学之法去做。”

这话表明了梁启超对王阳明的尊崇,但也说明,王阳明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今天,但凡读书人,大都知道“知行合一”这个词,而这个词,就是王阳明一生的思想核心。

在王阳明看来,未有知而不行,未有行而不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因此,一个人的认知,就是他的生活,一个人必定只能按照他认知的那样去生活。

可就是这样的王阳明,竟然五岁还不会说话。

当他学会开口之后,就展现了他的天才,十二岁就立志要做圣人,别人科举落榜很难受,觉得是耻辱,他却觉得,把科举落榜当成耻辱才是真的耻辱。

人生痛苦的时候,读读王阳明,给自己转念,因为我们的想法,就是我们的生活。

01

明宪宗成化八年,浙江余姚王家,王华的妻子大着一个肚子。

已经十几个月了,可是这孩子迟迟不肯降临人世。

王家一家,只能干着急。

终于,怀胎十四个月之后,这个孩子才来到这个世界。

他就是王阳明。

还没生下来,就成了一个传奇。

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天降奇人。

再说王家,也是当地响当当的大户,几代人闭门读书,不慕仕途。

王阳明的祖父,学识渊博,生性好竹,整日在林间竹下,弹琴吟诗。

可是这样无心仕途的隐居生活,也让王家一代代落魄下来,直到王阳明的父亲科举高中,才扭转王家落魄的局面。

在全家人的期盼之中,王阳明来到了这个世界,家人叫他云儿,觉得他是仙人踩着祥云送来的孩子。

从小,祖父读书时,就抱着云儿,读书给云儿听,长吟短诵,还手把手教他。

大家都觉得,云儿这种天生奇异的孩子,一定是一个天才,可是慢慢的大家才发现,这就是一个“小傻子”。

两岁了,还不会说话。

家人觉得,晚点开口不要紧。

三岁了,也不吐一字。

也不算晚,不过一两年。

四岁了,还是连话都不会说。

家人勉强安慰,说不定大器晚成。

云儿直到5岁,都还不会喊爹娘,小嘴儿像被什么粘住了一样,整日闭着。

就连云儿的父母,都不敢相信,这是天才该有的样子。

云儿身上最奇特的一点就是,祖父读书给他听的时候,他就安安静静,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

在祖父眼里,云儿那双眼睛,明亮,清澈,好像会说话一样。

所以,即便云儿五岁不开口,祖父依旧一如既往地喜爱他,没把他当成傻子对待。

有一天,一个过路僧人看见云儿,感叹道:

好个孩儿,可惜道破。

云儿的祖父一听,若有所悟,便给云儿改了一个名字,取自《论语》: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祖父便给云儿取名,守仁,从此,云儿就叫王守仁。

不久,王阳明果然开口说话了,口齿伶俐,思路清晰,更是妙语不穷。

有一天,王阳明依旧在书房陪祖父念书,他竟流利地将以前祖父读给他听的书,哗啦啦地背诵出来。

祖父问他,何时学会的?

王阳明说,以前听你读书的时候,默默记住了。

有些种子发芽慢,那是因为需要积蓄很多能量,你不必催他,他自有自己的节奏。

02

自从学会说话后,王阳明就展现了天才该有的样子。

他学什么都很快。

在他十一岁的时候,就随口作出: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让人大加赞叹,可是王阳明不以为意,他很狂地说:

文章小事,何足成名?

文章只是小事,在王阳明心中,还有一个当大将军的梦想,比起读书,他更喜欢和一群朋友玩游戏,他扮演大将军,发号司令。

父亲王华得知后,大怒说:

我们书香世家,你不读书弄这些干啥?

王阳明不甘示弱:

读书有什么用?

父亲说:

读书可以做官。

可王阳明直接说:

虽状元不为稀罕。

王华暴跳如雷,懒得与这无知小子争论,直接揍了王阳明一顿。

可王阳明依旧不改,只是我行我素。

在学堂里,王阳明也不安分,他经常和同学开玩笑,说笑话,一点都不严肃认真。

关键是,他还敢质问老师的权威,有一天,他问老师:

天下何事是第一等事?

老师说:

好好读书,科举及第,即为天下第一等事。

王阳明想了想,接着说:

及第做状元,恐怕不是天下第一等人。

老师就问他,那什么才是天下第一等事?

王阳明说:

读书做圣贤,才是天下第一等事。

这一年,王阳明十二岁。

可是他的理想在父亲看来,就是一个玩闹,你既不好好读书,也不好好学习,居然还想读书做圣贤,怕是做梦呢?

然而,一个人心中的理想和信念,会指引这个人前进。

世间迷茫,但理想是灯。

03

为了实现做圣人的目标,王阳明开始努力学习,他不仅学习儒家经典,还学习兵法,又学习骑马射箭之术。

除此之外,他还关心国家战场的情况。

成化二十二年,15岁的王阳明,在学习了几年的兵法之后,离家出走了,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他这一走,就是一个多月。

一个多月后,王阳明回来了,他像一个流浪者一样,又黑又瘦,头发乱蓬蓬的,精神却很好,腰间配着一把宝剑,一副侠客的样子。

原来这一个多月,他实地考察边关,亲自考察了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这三个北方重要关口。

他走街串户,拜访了许多人家,了解了他们的种族、历史、生活习惯,还大致了解了地形地貌、山川湖海。

在他看来,要想做圣人,就必须要有保境安民的雄才伟略。

考察之后,他亲自给皇上写了一个奏折,将自己的考察结果,一五一十地写出来。

他对父亲说:

“欲以诸生上书请效终军故事,愿得壮卒万人,削平草寇,以靖海内。”

好大的理想,父亲听后,觉得王阳明狂妄无知,直接说:

汝病狂也!书生妄言取死耳。​

父亲的冷水话,好像浇醒了王阳明,他回到书斋,开始认认真真读书。

读到朱熹的“格物致知”之说,王阳明觉得有道理,于是,他叫来同学,两人对着竹子,就开始“格”,试图从竹子里,格出做圣人的道理。

他们搬来凳子,坐在竹林里,开始专心致志地格竹。

就这样看啊,想啊,从早晨到夜晚,直到夜露打湿衣服,还是没想出啥。

王阳明的同学坚持了三天,宣布格竹失败,王阳明不甘心,一个人在坚持,不眠不休。

连续格了七天之后,王阳明撑不住了,病倒了。

家人一看,只见王阳明双眼发黑,头发鸡窝一样,高烧咳嗽。

这一病,养了好久才康复,还落下了一辈子的病根。

王阳明说:

看来是做不成圣人了,格个竹子都这么难,哪能格尽天下万物。

人生会有很多错路和弯路,会让我们吃苦,受罪,但也正是在这样的路上,我们才慢慢成为自己的。

04

格竹失败后,王阳明开始怀疑自己的理想,他感到迷茫。

人一迷茫,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王阳明就从书里走出来,想要去修仙,学习神仙养生之法,想要成仙成道。

自从病了之后,王阳明就回到了老家,家人给他娶了亲,可是大婚当天,王阳明在对着很多人客套了一天之后,疲累不堪,眼里尽是些肥头大耳的家伙,他只想找个地方好好休息。

他走出那热闹场,走进一个道观,与一老道聊天,两人聊得很投机,竟然忘了这是自己的大婚之日。

新婚当天,新娘独守空房,大家都说新郎官跑了。

第二天,家人找到王阳明,才知道他不是跑了,而是和一个道士聊了一整夜。

婚后,王阳明没有太出格的举动,而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学习。

慢慢的,也到了参加科举的年纪了。

他想,要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还是要参加科举,治国平天下。

此后,王阳明认真读书。

他反思自己此前的言行举止,觉得真是太轻浮,此后,他严格要求自己。

1492年,20岁的王阳明,开始参加科举,并顺利考取举人,获得了去京城参加“高考”的资格。

为了准备考试,他常常挑灯夜读,直到深夜。

可是第一次考试,名落孙山。

1496年,王阳明24岁,再次落榜。

可是看着那些考不上的人,个个神情沮丧,王阳明说:

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考不上并不可耻,可耻的是因为考不上而扰乱了自己内心的平静。

1499年,王阳明第三次参加“高考”,这一年参加考试的,还有大名鼎鼎的才子唐伯虎。

这一年,王阳明终于考上了,开始了他的是仕途生涯。

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监督修建威宁伯墓,他用自己所学的兵法知识,去监督管理。

结果,王阳明交了一个满分答卷。

上司对此大为赏识,王阳明也准备大干一场,他给皇上写了一篇策论,提出了好多时政问题,也提出了解决方法。

就这样,王阳明提前结束了自己的职场实习期,成了一名正式员工。

有句话说,变则通。

有些时候,变一变,就通了。

人生很多路,都是你走下去,然后就通了。

05

正式工作后,王阳明出任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

王阳明不仅是想做圣贤的人,而且工作能力特别强,不管干什么,都干得很好。

但比起这些,他心里最渴望的,还是做圣人,他也没放弃寻仙访道,为了拜访一个老道士,他不顾危险,爬到老道士修行的山洞。

只见清风流云,山间飞鸟,不见人烟。

老道士问:

如此危险之处,安得至此?

王阳明回:

吾欲与长者论道,何言辛劳?​

谈到儒家的两位著名的学者,周濂溪(周敦颐)​和程明道(程颢)。

王阳明评论说:

他们还未到最上一层。

两人谈到很晚,王阳明才离开,第二天再去寻找老道士,可老道士已经不见踪影。

还没做官多久,王阳明就病倒了,他给朝廷递交了一张请假条,希望能回家养病。

请教条递上去后,大家都为王阳明惋惜,其实惋惜的,是他的大好前途,不能乘胜追击。

但王阳明对此不以为意,他说:

“吾焉能以有限精神为无用之虚文也。​”

人生有限,精力有限,去做那些有啥用?

王阳明回到老家,就去了阳明洞中隐居,练习静坐,修炼呼吸吐纳之法,竟也像模像样。

有一天,他在洞中闭目修炼,忽然睁开眼睛对仆人说,有人来访,你去接一下。

那时候,又没有电话提前通知,仆人听命前去迎接,最后果然接到了来拜访的人,惊奇不已。

朋友们也很惊奇,王阳明淡淡一笑说:

不过是心清而已。

在王阳明眼里,这些都是小道。

随着不断学习,他的圣人之道也越来越清晰。

人这一生,都不是一步就成为自己的,而是慢慢成为自己的。

06

1504年,王阳明三十二岁,他被派出任山东乡试的主考官。

任务圆满完成,回到京师,又担任选拔武生的考官。

两次选拔考生,王阳明发现,很多学子,一味沉溺于辞藻华章,一心读书,只是为了考取功名,却不知身心修行。

王阳明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开坛讲学。

一开始,他只是对周围的人讲,可是慢慢的,来听他讲的人越来越多。

王阳明又决定,公开授徒讲学。

他向众人宣布:

向心内求理,方得真知。​

​心即理也。

外物无穷无尽,格物不要从外去格,要从内心去格。

他的学说,竟然质疑《大学》,引起一片哗然,很多人都不理解,甚至排挤他。

天地苍茫,却也有一些人聚集到王阳明身边,成为他学说的有力传播者。

逆流而上,会吸引那些志同道合的人来到你身边,随波逐流,吸引来的,可能不是志同道合,而是苍蝇。

王阳明就是这样,逆流而上。

他一边讲学,一边精进。

明孝宗驾崩后,朱厚照继位,年号正德。

新帝年幼,又是一个昏君,他登基后,朝廷腐败,很多正直老臣,都遭到迫害,王阳明对此,痛心疾首。

面对压迫,很多人忍气吞声,怨天尤人。

王阳明胆子大,不怕死,他视死如归地进谏。

父亲得知他的决定,问他:

你想好了吗?可能会丢官,也可能会丢命。

他想好了。

在奏折里,他条分缕析,循循善诱。

可是交上去之后,回报给王阳明的,就是一道把王阳明打入监狱的圣旨。

不仅被抓进监狱,还被打了五十大板。

打板子的时候,他被脱光衣服,打得皮开肉绽,九死一生。

他咬紧牙关,没有惨叫,只是默默忍受。

那些打他的人说,这个余姚人的骨头,实在是硬。

人生真奇怪,每个人都独一无二,可是当一个人真正做自己的时候,他的同类却容不下他。

07

王阳明活下来了,在监狱里,面对冰冷的墙壁,他内心的光,并没有熄灭。

他继续传播自己的学说,和监狱里的人一起探讨周易。

然而,监狱冰冷,王阳明对仕途也有些失望,他想到了归隐田园。

可而今,他身处大狱,何时才能出去?

坐了半年牢,王阳明被放出来了,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他被贬去贵州龙场,成了一个小小的龙场驿驿丞。

即便这样,那些奸臣依旧不打算放过他,在王阳明去龙场的路上,被杀手埋伏,他跳进江水里,才逃过一命。

好不容易到了龙场,才发现这是鸟不拉屎的地方,除了两间破烂欲倒的房子,什么也没有。

而他王阳明,举目无亲,四顾茫然。

他甚至想要不顾一切,去追寻大道,当一个道士,逍遥世外。

世事已经看淡,终究没啥意思。

可是,想到父亲,想到家人,王阳明忍了。

没有住的地方,王阳明就披荆斩棘,亲自搭建茅草屋,以为容身之所。

安顿下来后,他便在龙场四处转悠,最终看到一个山洞,王阳明就住进山洞。

然而,到龙场没多久,三位仆人就都病倒了,王阳明只能亲自照顾仆人。

主人成了仆人,仆人成了主人。

没有吃的,大家怨声载道,王阳明决定,开垦荒地,耕种粮食。

解决了住的,解决了吃的,日子渐渐过得正常,粮食有多余的,王阳明就拿出来分给村民。

他一直想要归隐田园,现在,他过的就是田园生活。

可王阳明心里苦。

现在的他,不到四十岁,却陷入了人生的低谷。

死,不敢死。

活,活不好。

他一直寻求的东西,不知在何处,痛苦之中,王阳明亲自给自己做了一具石棺,他躺在里面,想象着自己就是死人。

他在石棺中静静地思考,他想,如果是圣人处在这样的位置?会如何做?

他不断思考,终于明白:

原来一切事物的道理并不是那么艰涩难寻,它也并非存在于外界万物之中,而是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人人皆可以做圣贤。

心即理。

他终于悟到了。

他的心,敞亮了。

此时的王阳明,突然感觉世界明媚了,看天天蓝,看云云白,看山山美,看水水清。

有些苦难,就是为了让我们成为自己。

尼采说:

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是我们更加强大。

这话不是歌颂苦难,而是说,当我们懂得怎样去面对人生的苦难,我们就成了一个更加强大的自己。

08

心宽了,世界就大了。

想清楚了一些事情,王阳明的心胸开阔起来,他将自己当成龙场的一份子,他把自己知道的东西,都教给这里的人。

为了感谢他,当地人给他建造了舒适的房子。

王阳明取名“何陋轩”,随后,又建造了一个亭子,取名“君子亭”。

他在这里传道讲学,自己跑到一个僻静的山洞里去研究《周易》,又给山洞取名“玩易窝”。

他还建了一个“龙岗书院”,给书院立了几个规矩:

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

要想成为君子,必须经历这四点。

有君子之志,有勤学之努力,有改过之决心,最后,还要持之以恒地为善去恶。

在龙场待了几年,一纸调令,将王阳明调离龙场,成了庐陵县令。

到了庐陵,王阳明成了一个实干家,他带领当地人发家致富,庐陵在他的治理下,焕发了生机。

这时,王阳明似乎官运亨通,他再次升迁,回到了京城。

在京城,王阳明一边工作,一边讲学,开启了漫长的讲学时光。

他说:

圣人之心,纤翳自无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驳杂之镜,须痛加刮磨一番,尽去其驳蚀,然后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自不消费力。

他又说:

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功夫。

对于人生,很多时候,都是我们自己限制自己,是我们的认知蒙蔽了我们,让我们看不到真实。

人生的许多迷惑,其实都是因为认知太窄,不知道的东西太多。

一个人知道得越多,对世界理解得越多,认知越宽阔,就越是自由,越是不容易被束缚。

09

王阳明讲学,讲着讲着,就想辞官归隐,一心教书育人,著书立说。

他的辞职信不断上交,可是上司不准。

他只能继续任职,1516年,又一纸调令,开启了王阳明书生从军的辉煌军事生涯。

他成了南赣及汀漳地区的巡抚,手握实权。

但王阳明不想当这个官,他再次请辞,可是等来的却是朝廷催他上任的圣旨,一道接着一道。

没办法,书生王阳明,只能走马上任。

上任之前,王阳明就知道,他要去的地方,匪患严重,盗贼横行,可是真正到了之后,他才发现,比自己想象的更严重。

朝廷让他去做这个官,其实就是让他去剿匪。

幸好,王阳明熟读兵书,他觉得,“兵不在多,惟贵精练。​”​“事欲可久,尤须简严。​”

刚上任几天,他就制定了严格的军事训练管理条例,在他的带领下,大破盗贼。

他的军事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做到了那些武将都没做到的事情。

后来,宁王叛逆,王阳明又领军出战,平定了叛乱。

王阳明书生报国,立下了不世奇功。

然而,没有赏赐。

不仅没有赏赐,那个什么都不懂的荒唐皇帝,还谴责王阳明擅离职守。

不仅如此,还有人诬陷王阳明要谋反,对此,王阳明知道,都是朝中那些奸邪小人的计谋。

但他毫无办法,他只能停在原地,等候新的圣旨。

王阳明甚至去了九华山,在一草屋中修炼。

皇帝亲自派人到九华山明察暗访,被派去的人回来说:

王守仁学道人也,召之即至,安得反乎?​

在经历了许多之后,王阳明的“良知”说也渐渐清晰明了。

弟子说:

“近来工夫虽若稍知头脑,然难寻个稳当快乐处。​”

王阳明说:

​“尔却去心上寻个天理,此正所谓理障。此间有个诀窍。​”

弟子问,什么诀窍?

王阳明说:

​“只是致知。​”

该如何致知?

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

总结来说就是: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人人皆可成圣人,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成圣人.

为什么?

人世喧嚣,并不是人人都能洗去人心的尘垢,达到澄明之境。

10

1527年,王阳明五十六岁,一身疾病。

然而,朝廷一道圣旨,再次将他送到了平叛的战场,出征广西。

没多久,他就平定了叛乱,可他的身体,也越来越虚弱。

此时的王阳明,只想回到自己的故乡,安安静静地传授自己的学问。

他迫不及待地想回去,可他的身体,却一天比一天弱,弟子们看他病得这么严重,一路上都带着棺材尾随。

还没到家,王阳明就预感自己大限将至,命不久矣,但他很平静。

他说:

吾去矣。

弟子们问他:

可有什么遗言?

王阳明说: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说完,57岁的王阳明闭上眼睛,与世长辞。

人这一生,都活在自己的认知里,我们只能过我们知道的生活,对于我们不知道的,我们没法去想象,更没法去过。

这也是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

所以,人如果不去改变自己的认知,生活就只能是原来的样子。

所以很喜欢一句话,如果内心没有改变,换一万个地方也是雷同。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时候赤裸裸,但有些人活着活着,就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有些人一直在原地打转,走不出自己的循环。

这一切,都是因为认知不同,有些人总是用相同的认知去过不同的生活,过来过去,总能过回原样。

所以,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修炼自己,成为自己。

文|不有趣灵魂

2 阅读:25

幻翠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