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势力达到巅峰,为了完成自己的统一大业,他准备在东南地区发动“第三次直奉战争”,而就在这时候奉军内部出现危机,大将郭松龄率领七万大军反对张作霖。
郭松龄率领东北国民军对奉天发动进攻,刚开始还挺顺利的,打得张作霖都想离开奉天,但在日本关东军的支援下,最终郭松龄还是战败,和妻子一起被杀,而东北国民军残部在魏益三的率领下,却保存下来了,而且在抗日战争中有着不错表现。

刘家麒早年在皖系部队当兵,后来皖系战败,他就加入了张作霖的奉军,成为郭松龄的嫡系。郭松龄反奉失败后,刘家麒跟随魏益三先后投奔冯玉祥和吴佩孚,北伐战争爆发后,魏益三又率兵归顺了国民政府,刘家麒也成为炮兵团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郝梦龄担任第九军军长,刘家麒为第五十四师师长,二人率兵参加了“忻口会战”,最终二人都牺牲在抗日战场上。
1894年,刘家麒出生于湖北武昌,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由于父亲去世的早,是爷爷和伯父把他养大的。刘家麒从小读书聪明,读完私塾后,考入武昌的新式中学堂,当时国内革命热情高涨,武昌地区有“文学社”和“共进会”等革命团体,因此刘家麒接触了很多革命新思想。

刘家麒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打响推翻清王朝第一枪,刘家麒不顾家人劝阻,跑去加入学生军,在武昌城内和清军战斗。
1912年,民国成立后,刘家麒弃文从武,考入湖北陆军小学堂,正式开始军事生涯。
1914年,刘家麒升入武昌第二陆军中学。
1916年,刘家麒在部队当了半年兵后,被保送到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的炮兵科,和郝梦龄是同学,二人一见如故成为挚友。
1919年,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刘家麒被分配到皖系军阀的西北边防军当见习军官,总司令是皖系大将徐树铮,刘家麒在部队表现好,不久被派到教导团当排长。当时魏益三在西北边防军第一师第三混成旅担任参谋长,郝梦龄就在魏益三手下任职,在郝梦龄的推荐下,刘家麒也跑来投奔魏益三,跟随部队驻守在外蒙的库伦。

魏益三
1920年,“直皖战争”结束,直系的曹锟和吴佩孚,打败了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因此段祺瑞下台,皖系军阀除了卢永祥还有浙江一块地盘,其他将领都失去了兵权,其中就包括了徐树铮。由于第三混成旅远在库伦,没有参加“直皖战争”,所以部队保留的比较完整,但却遭到蒙古贵族势力的进攻,于是魏益三率领部队投靠张作霖的奉系。
加入奉军后,刘家麒参加了两次“直奉战争”,官职也升到了副团长,他所在的部队归郭松龄指挥。
1925年,郭松龄起兵反张作霖,组建了东北国民军,任命魏益三为第五军军长,率兵负责在山海关一带留守,郭松龄率领另外四个军杀向奉天。不久后,在日本关东军的支援下,张作霖进行反攻,郭松龄战败被杀,魏益三的第五军因为留在后方,没有参与进攻奉天,因此得以保存。

郭松龄
为了重新找靠山,魏益三率兵投奔冯玉祥的国民军,被任命为国民第四军军长,部队驻守在保定,刘家麒担任炮兵团团长。因为冯玉祥是出名的“倒戈将军”,所以被北方军阀们厌恶,张作霖、吴佩孚、阎锡山、张宗昌等人联合进攻冯玉祥为首的国民军。
在多方压力下,冯玉祥宣布下野,然后跑到苏联寻求援助,国民军余部在张之江和鹿钟麟的指挥下,在北京附近的南口坚守。这时候魏益三眼看国民军不行了,于是就率兵脱离国民军,跑去投奔吴佩孚,被任命为讨贼第四路副司令,调头就开始进攻南口的国民军,最终国民军在南口战败退往西北。
1926年下旬,北伐战争爆发后,国民革命军迅速占领湖北武汉,当时魏益三的部队驻守在河南,刘家麒担任炮兵第一团团长。北伐军的唐生智率兵猛攻豫南,在这种情况下,魏益三接受国民政府的改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军军长,刘家麒继续当炮兵团长。

郝梦龄
1931年,郝梦龄升为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为少将参谋长。不久第五十四师前往江西和红军作战,结果被红军打得惨败,副师长魏我威是魏益三的儿子,死在了和红军的战斗中,第一六二旅旅长李大同,因为指挥不当被撤职,刘家麒就当上第一六二旅旅长。
1934年,刘家麒前往南京的陆军大学深造。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郝梦龄担任第九军军长,刘家麒为第五十四师师长,二人率兵前往抗日战场。在出发前,刘家麒特地回了一趟武昌,让妻子好好照顾女儿和老人,说把日本人赶走了,就回来和一家人团聚。
1937年下旬,日本人占领平津与河北地区后,就向山西发动进攻,大同、雁门关等重要阵地都沦陷,“山西王”阎锡山赶紧向蒋介石求援。蒋介石命令卫立煌的第十四集团军进入山西,而郝梦龄和刘家麒的第九军属于第十四集团军序列,因此前往山西参战。

阎锡山
当时山西的中国军队有三支,分别是阎锡山的晋绥军、卫立煌的第十四集团军、朱老总率领的第十八集团军,三支部队加起来有接近三十万人。为了保卫太原,阎锡山组织了“忻口会战”,由卫立煌担任前线总指挥,晋绥军大将傅作义为副总指挥,部队分为三个兵团坚守忻口,刘家麒的第五十四师坚守南怀化高地。
10月,日军板垣师团进攻原平,原西北军第一九六旅顽强抵抗,双方激战十天后,原平沦陷,旅长姜玉贞壮烈牺牲。原平失守后,日军对南怀化发动进攻,日军飞机不断对第五十四师阵地轰炸,刘家麒一边指挥战斗,一边鼓舞官兵们作战。

10月12日,日军攻入南怀化阵地,刘家麒亲自率兵冲锋,把日军给赶出去,暂时守住了主阵地,但部队伤亡太大,如果没有援兵阵地肯定守不住,前敌总指挥卫立煌到处集合部队增援南怀化。10月16日,援兵到达后,郝梦龄和刘家麒率兵反攻,希望能夺回整个南怀化,结果郝梦龄当场中弹牺牲。
刘家麒继续率兵冲锋,不幸也被日军炮弹击中,等士兵们把他抬出阵地的时候,刘家麒已经牺牲。
11月17日,郝梦龄和刘家麒的骨灰送回湖北武汉,国民政府组织了隆重的追悼会,追赠刘家麒为陆军中将军衔。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