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因声称:“台湾永远不会是中国的一部分”,随后便被明星扇耳光

鲜衣怒马讲文史 2025-04-24 14:05:30

她率先动手改课本、拆雕像,大力推行“脱离中国影响”的做法,还公然声称台湾绝不属于中国!

2019年有次活动,她不幸被一位台湾女明星扇了耳光。让大家惊讶的是,大家非但没心疼她,反而很多人都说:“这一巴掌打得真解气!”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郑丽君背后藏着啥样的经历?

【一 、饱受争议的郑丽君】

1969年,郑丽君在台湾的苗栗地方呱呱坠地。

她先去了台湾大学读哲学,后来又到法国巴黎第十大学继续深造这个专业。在学习过程中,她不光书读得好,还特别会说话,做事也很利索。

可能就是因为这样,郑丽君在2004年时就走上了行政院的岗位,那时候她仅仅35岁,一举打破了台湾部会首长以及内阁阁员最年轻的纪录。

郑丽君年纪轻轻就这么有出息,为啥大家对他的评价却挺平平的呢?

得聊聊她上任后搞的几个动作,从改课本到拆铜人,慢慢地,老百姓就开始不买账了。

在法国学习那会儿,郑丽君担当了“台湾留法学子联谊会”的头儿。

会员们说,她以前思想就比较前卫,等她当上文化部部长后,行事更是出格。

郑丽君插手后,台湾课本里讲大陆的内容大多被拿掉了。不止如此,就连中华传统文化和习俗的部分,也没能逃过她的删减。

郑丽君这么做,其实就是自己在挖坑,她想减少大陆在台湾的影响力,还要降低台湾老百姓对大陆的认同感。说白了,她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分裂”两地。

在台湾推广客家语言,增加历史教材中关于台湾的叙述等内容,其实都是为了达到前面提到的那些目标。但问题来了,事情最终真的能按照她的想法发展吗?

当然不对,科技进步让咱们现在了解历史,可不光靠书本了。网上随便一搜,到处都是历史信息。郑丽君要是想蒙蔽台湾同胞的眼睛和耳朵,那简直是难上加难。

郑丽君不光想让大陆在台湾民众心里的位置变淡,她还一直忙着另一件事,那就是打压蒋介石和国民党的影响力,好让民进党能掌控更多权力。

说起来,台湾民进党成立的日子其实不算早,得追溯到1986年,那时候它才在台北露面。后来,大家伙儿就习惯叫它“绿营”了,跟那个“蓝营”国民党一样,都是台湾政治圈里的两大巨头。

民进党总说自己追求的是民主进步,但实际上,它的党纲一直被看作是搞“台独”的那一套。这和邓丽君时代他们篡改历史课本、推行远离中国文化的做法是一样的。

2000年之前,民进党虽然早就有了,但那时候它还斗不过国民党。

到了2000年,民进党一跃成为台湾的当权党,之后他们在选举里开始慢慢占上风,把国民党给比下去了。

民进党尽管现在占了上风,但“一个中国”这个大原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被忽视的。

郑丽君等人的行为,惹恼了很多台湾老百姓,这也为后面发生的“打人事件”悄悄铺了路。

【二 、轰动一时的掌掴事件】

其实吧,不光是老百姓对郑丽君没啥好感,就连两岸那些明星艺人也对她挺有意见的,特别是经历了那个“金马奖上的发言事件”之后。

2018年金马奖颁奖那会儿,有个挺年轻的女导演,傅榆,她拍的纪录片得奖了。但领奖时说的话不太合适,她居然把台湾省说成是一个“国家”。

这话一说出来,立马惹毛了在场的好多两岸明星,两岸的老百姓也大多对此表示不满。

按常理这时候傅榆应该承认错误,而台湾的相关领导部门也应该出面来平息这场风波。

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台湾当局非但没有平息事态,反倒让郑丽君出面,进一步激化矛盾:

我们的演员有权利去展现自我,也能坚守本心不变……

这种说法真让人生气,“一个中国”是大伙儿都认可的原则,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咱们每个中国人都得拼死保护,这种情况下,哪还能提什么“言论自由”啊?

简单来说,傅榆是在1982年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她念书的那会儿,台湾民进党正忙着散布一堆不实信息。她会形成那种错误的想法,归根结底,不就是郑丽君这些民进党人的过错嘛?

金马奖是影视界的三大重要奖项之一,它始终致力于为海峡两岸的影视从业者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并且一直秉持不卷入政治纷争的原则。

郑丽君这话一出,明显是想把金马奖也扯进来,难怪两岸的明星艺人都对她有那么大的意见。

2019年的时候,台湾那边为了关怀一下艺人们,就专门办了个晚宴来招待他们。

当郑丽君一行人走到桌前敬酒,顺便聊上几句时,有个女艺人突然凑近,二话不说,直接一巴掌就甩在了郑丽君的脸上。

当时现场静悄悄的,谁也没想到会发生那样的事,郑丽君好像也懵住了,手里还使劲握着那个红酒杯没放。

过了好一阵子,终于有了动静,这场聚会也就匆匆忙忙收尾了。

这事儿一传开,大伙儿很快就弄清楚了那位女艺人的底细,原来她就是已经67岁的郑惠中!

郑惠中以前可是台湾超火的女明星,但后来因为出了点意外,就慢慢没什么动静了。

这次她“突然发力”,又一次让大家想起了她,并且在受访时她表示:

郑丽君老是发表那些言论,我早就琢磨着得干点什么了……

采访完事儿后,郑惠中自个儿跑到台北地检署去了。检方那边说她有伤害他人、当众侮辱人,还有妨碍公务的嫌疑,所以就给她来了个“限制居住”的处理。

或许有人会疑惑,郑惠中犯了那么多规矩,怎么惩罚就那么点到为止呢?

其实说白了,原因就这么两点。首先,她并非当场被抓,能主动投案,这就表明她态度还挺端正的。再者,这个案子压根儿就没人起诉,那上述的那些罪名,自然也就不需要通过法院去判决了。

说白了,要是郑丽君真追究起来,郑惠中搞不好得坐上最多三年的牢。

郑惠中以前当过“女义警歌手”,在台湾老百姓心里一直挺有好感。这回又因为这事儿出手相助,支持她的台湾人还真不少。

不管是想摆平外面的风声,还是顾及自己的官路,郑丽君基本不会去起诉。但她之后在社交网站上回应的话也挺让人琢磨:

个人受点委屈没啥大不了的,但民主的原则坚决不能动摇。

【三 、事件发酵,官民态度】

郑丽君那样说,摆明了是想一边扮演受害者角色,一边占据道德高地,好给自己的将来仕途加点分,但老百姓可不这么认为。

老是拿民主说事儿,这种做法其实让民主看起来挺不值钱的。至于“打人”这事儿,她真的没啥资格喊委屈。

以前,当马英九遭遇被扔鞋子的事情时,郑丽君在旁边拍手称赞,觉得挺解气。现在这事儿轮到她自己头上了,她却改口说“这样不民主”。这么做,真的站得住脚吗?

事情一出,马英九很快就站出来说话了,这也不奇怪:

大家都觉得动手打人不对,那回想一下,我之前被人扔鞋子那会儿,咋就没人站出来替我说句公道话呢?评判事情得一碗水端平,不能有两个标准啊!

另外,民进党在“动手打人”这方面,真的是历史不良记录一大堆,简直都能破纪录了。

说起邱议莹,想必大伙儿都有所耳闻,她在台湾立法院里有个绰号叫“第一美女”。不过这个“第一”是不是真有那么回事儿,咱也不好说。但有关她动手动脚、出口伤人,甚至还竖中指、踹大门的报道,那确实是不少。

在台湾立法机构里,邱议莹和洪秀柱起了冲突,最后邱议莹直接动手打了洪秀柱一巴掌。

那时候,邱议莹没觉得自己的行为有啥不妥,可最后还是应了那句老话,恶有恶报。

2021年,在一次会议上,民进党的议员和国民党的议员又杠上了,邱议莹这次又表现得挺跋扈。没想到,她这回挨了一巴掌。被打之后,她还上网去诉苦。

其实,在台湾,立法院里这种吵架的事挺常见的。

在全球范围内,其实这种情况也不少见,但多数时候都是那些小党派在行动。他们人数少,争不过大党派,所以只能自己动手。

但令人惊讶的是,台湾民进党身为立法院的大党,竟然在里头动起手来,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邱议莹真挨了一巴掌,而当时国民党立委的处境更为糟糕。

陈宜民被人卡住了脖子,许淑华上半身也受到了攻击,这事儿后来让民进党立委苏震清背上了不少外号,“喉锁清”、“摸胸清”等等。

“掌掴”风波过后没多久,郑惠中自个儿跑到台湾文化部,去找郑丽君当面赔不是。但她还是着重说了:

只是说对动手打人、做事不经过大脑感到后悔,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同意郑丽君的行为。

那时候,郑丽君没来,是艺术发展司的一把手张慧君见的郑惠中。

郑惠中说,他之后会找个机会亲自去道歉,但这事好像并没有被媒体报道出来。

这次事儿闹出来后,挺多台湾的官员也都出来说话了,举个例子,台北市的议员侯汉庭就说了:

民进党长期依靠暴力手段,迟早会碰到硬钉子,这就是事情的结果和原因相互关联。

郝龙斌特别强调说:

郑丽君挨了那一巴掌,确实疼得要命。但她却反过头来,想拔掉大家的根,拼命推行“去中国化”,这种心里的痛楚又该怎么形容呢?很多人因此也是伤得不轻……

【四 、掌掴事件的思考】

搞清楚了掌掴事情的来龙去脉,咱们得琢磨琢磨,这里面到底有啥值得咱们吸取的教训,还有该咋思考这事儿呢?

首先,动手打人肯定不对,而且绝对不能使用暴力和恐吓手段去阻拦别人正常工作。

在中国,你要是动手打了别人一巴掌,给人弄出点小伤,那就得按治安管理处罚法来办。这时候,你可能得交200到500块钱的罚款,而且还可能被关起来最多十天。

要是几个人一起打人,或者打的是残疾人、孕妇、14岁以下的小孩,还有60岁以上的老人,那这种行为的惩罚就会更严厉。

要是弄出了轻伤或者更严重的伤害,那就不再是违反治安管理的事儿了,而是触犯了刑法。这时候,公安机关就会开始调查,并且得按照法律来追究责任。

再者,咱们得冷静对待这事儿,别让有些人趁机把事儿闹大,加剧矛盾。

这次事儿一出,有国民党的一些官员就跳出来说,这是上头逼得老百姓没法活了,他们好像想趁这个机会拉拢人心,多赚点选票,好让自己能在下次选举时上位。

这种做法真的值得考虑一下,你看,蓝营和绿营那边,都曾经有过使用暴力的历史。

咱们得做的是,要批评暴力,对那些把政治要求变成暴力行为的人说“不”,而不是去加深双方的对立,让矛盾更加尖锐。

说到底,把蒋介石的铜像拆掉,这事真不算啥大不了的争议。可它怎么就变成了解决不了的大问题呢?说到底,还是因为两个党派都想抢权力、争地位。

真正得好好琢磨和留神的,是“脱离中国”这档子事。台湾嘛,就是中国身上掉不下来的一块肉。要是有人想把它给掰开,咱们怎么可能让他们如愿?

最后,咱们得正视历史,得理智地认清台湾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事儿。

清朝那会儿,台湾就已经是中国的地盘了,一个省份。要说两岸的交往啊,那历史长得很,往前捯饬捯饬,能一直扯到先秦时候,根本数不过来。

在这种情境下,再提及“两岸互不隶属是客观现实”或“大陆对台存在军事威胁,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等观点,实属荒谬之论。

这些年里,咱们国家的国台办已经多次针对这类说法给出了答复:

台湾历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事儿历史明摆着,法理上也明明白白。说起来,早在三十年前,海协会跟台湾的海基会就已经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一样的看法,都站在支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一边。

碰到这种情况,谁要是歪曲、否认或者污蔑九二共识和它真正的意思,那我们就得严厉批评。谁也别小看我们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郑丽君之所以会说些没根据的话,还故意制造紧张气氛,说白了就是想多拉点群众选她,好让她的官路走得更轻松些。但结果呢,她这个打算最后是泡汤了。

2020年中间那会儿,郑丽君离职的事情被正式确定了,这个结果说到底还是她自己的问题导致的。

希望大家能从这个故事里学到点东西,调整好心态,说话做事都得小心点。

#百家说史品书季#

1 阅读: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