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记事·那时的少年,那时的玩事——“錾角儿”

文石斋主聊文化 2024-06-08 15:13:42

故乡记事·少年玩事·17·“錾角儿”

那时候的铅笔刀

“泡里”的孩子长到七八岁儿、八九岁儿,就要上学了。上学对他们来说有好几种感觉,一是上了学就是“大人”了,从此大人看他们的眼光儿不同,也不再拿他们当成天儿精着屁股儿在庄里地里野跑的孩子,在第次离开家儿门去上学的时候儿上,小脑袋儿就有些骄傲地扬着;;二是从此成了学生,就有了管头儿,学校有纪律,老师挺严肃,进学校的一刹那心里有点儿怕,胆儿突儿突儿地;三是学校人忒多,全庄一般大儿的小人儿都聚到了一块儿,下了课在教室外头的宽阔场地里疯跑瞎闹,忒热闹。

在学校,他们很快学会一种新游戏:錾角儿。

在上学以前,他们的妈或姐早着青、蓝、黑、花儿布头儿给他们缝了书包,布头儿先是铰成三角儿,4 个三角儿对着缝上,就成了方格儿,几个方格儿拼成一片儿,就成了书包的面儿,书包的俩外面儿一样儿,挺好看;书包里装着新发的语文书、算术儿书、新买的作业本儿,还有一个崭新的铅笔盒儿,铅笔盒儿里有铅笔、橡皮,还有一把铅笔刀儿。

这把铅笔刀儿他们叫作“小刀子儿”,小刀子儿是折叠的,“裤儿”(方言,鞘)是大约二么手指头长、半截儿手指头宽、一边儿开口儿、厚超不过一毫米的铁片儿,一头儿贴边儿的地方儿洼进去半儿拉手指头肚儿深的半圆,平时刀片儿在里头折着,使的时候儿从洼处儿抻出刀片儿,可以削铅笔,也可以在春天的时候儿割软软儿的柳树枝儿做“比儿”(方言,笛),可以在上课没意思的时候儿在课桌儿上划着玩,更可以玩儿“錾角儿”,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乐趣儿。

“錾角儿”的玩儿法是,先在地上画一个梭形,然后在“梭”的两头儿各画一道横线,形成一个小角儿,画成以后说好哪先“走”,先走的一方在“梭”里头“錾”小刀子儿,刀子立住,“錾住了”,就画一条线,把錾住的点跟己个儿这边“角儿”的一个端点连上,然后继续錾、继续连,如果刀子倒了,“錾不住”,后錾的一方就从己个儿这边儿做同样的动作,直到“錾不住”,先錾的再来;在往前錾着走的过程中,一方必须有一刀錾在对方的连线上,才能继续往前走,錾不到线上,就是刀子立住,也不算,得让对方接手錾,錾住对方的连线,才可以继续往前,哪先錾进对方的“角儿”,就算赢。

“錾角儿”需要的地方儿小,技术要求低,规矩简单,一二年级的小孩子儿们爱玩儿,到了三四年级,他们学会了更多、更有意思的游戏,就不再玩儿这个了。

那时候的小学生

0 阅读:0

文石斋主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