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执政困境浮现,中日会谈共识与日本对华挑衅同步上演

晓宁侃天下 2025-03-27 13:31:38

中国外长王毅结束东京访问不足24小时,中日外交交锋便迎来戏剧性转折。3月21日至23日中日达成的20项经济共识仍有余温,日本外务省却突然发难,要求删除中国外交部官网对首相石破茂涉台言论的表述,而同一时段日本渔船连续四天闯入钓鱼岛海域,这场政治“双簧戏”将石破茂政府的执政裂痕暴露无遗。

在出席中日韩外长会议框架下,中日双方不仅重启停滞五年的第六次经济高层对话,更在数字经济、绿色能源、产业链合作等领域达成实质性协议。值得关注的是,双方特别就建立出口管制对话机制达成共识,这被外界视为中日经贸“压舱石”作用的新突破。

然而在台海问题上,中日角力持续升级。王毅在与石破茂的闭门会谈中明确要求日方恪守四个政治文件原则,特别强调“台湾问题没有妥协余地”。

据中方通报,石破茂当场表态“充分认识文件重要性”并“尊重中方立场”。但短短数小时后,日本外务省即公开否认该表述真实性,要求中方修改会谈记录,这种首脑承诺遭内阁部门直接否定的情形,在战后日本外交史上极为罕见。

​就在王毅与石破茂会谈期间,四艘日本渔船在中国海警严密监控下强行闯入钓鱼岛海域。中国海警局通报显示,3月21日至24日期间,日方船只多次试图突破管控线,中方舰艇通过无线电警告、伴航拦截等方式实施驱离。这种“高层谈合作、基层搞对抗”的现象,暴露出日本执政集团内部协调机制的失灵。

值得关注的是,石破茂政府当前正深陷政治漩涡。去年10月仓促解散众议院重选后,其支持率始终在30%警戒线徘徊。自民党内部“亲台派”议员持续炒作“中日联合声明无法律效力”议题,而防卫省近期推动的西南诸岛军事部署计划,更与石破茂主张的“对话优先”路线形成尖锐对立。

观察人士指出,外务省此次“打脸”首相的异常举动,实质是党内不同派系对华政策主导权的争夺。此次外交风波揭示出中日关系的深层困境:经济互利需求与战略安全猜忌的矛盾持续加剧。尽管双方在经济技术领域达成多项合作,但在台海、钓鱼岛、历史认知等核心议题上的立场鸿沟仍在扩大。

石破茂政府若无法有效整合国内政治力量,这种“经济左手握紧、安全右手出拳”的政策分裂态势恐将长期存在。当前中日关系正处在战略十字路口,石破茂政府的执政稳定性与政策连贯性,将成为影响两国互动模式的关键变量。而如何平衡国内政治压力与区域稳定需求,考验着这位上任不足半年的日本首相的政治智慧。

0 阅读:3

晓宁侃天下

简介:心之所系皆为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