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副总统万斯的专机降落在格陵兰岛首府努克时,迎接他的是丹麦首相的公开谴责与当地居民的抗议标语。这场原定为副总统夫人的“文化之旅”,在最后72小时升级为美方高官团的突击访问,暴露了华盛顿对北极领土的急迫野心。
万斯临时决定亲自带队,将随行阵容扩充至国家安全顾问、能源部长等20余名官员,并动用两架军机提前运送防弹车辆与特勤人员。
格陵兰自治政府总理埃格德怒斥此举为“军事化挑衅”,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更直言:“美国正在践踏盟友主权。”讽刺的是,万斯团队仅在美军皮图菲克基地停留三小时便仓促撤离,连原定的狗拉雪橇体验环节也因安全顾虑取消。
美国对格陵兰岛的觊觎可追溯至1946年,杜鲁门政府曾报价1亿美元向丹麦求购该岛遭拒。如今,这座相当于60个台湾岛面积的冰雪之地,因掌控北极航道与价值23万亿美元的稀土资源,再度成为华盛顿的焦点。
万斯在基地演讲中毫不掩饰野心:“特朗普总统说过,我们需要格陵兰如同需要氧气。”其团队更向哥本哈根发出威胁,若丹麦无法“妥善管理”,美国将启动“必要接管程序”。
为给扩张行径披上合法外衣,万斯在记者会上抛出“中俄威胁论”,声称“某些国家正对格陵兰虎视眈眈”。当被追问具体证据时,其发言人仅含糊提及“中国科考船异常接近”,事实上,中方船舶最近一次出现在格陵兰水域已是2023年8月。
这种“洗衣粉式”指控引发国际舆论哗然,丹麦《政治报》评论称:“美国正在重演伊拉克战争前的剧本,只是这次道具换成了北极冰山。”该岛2009年获得高度自治权后,独立呼声日益高涨,但5万居民明确拒绝“从丹麦殖民地变为美国属地”。
新任总理尼尔森直言:“我们需要的是自主开发资源,而非新殖民者。”更棘手的是,根据北约集体防御条款,美国若武力强占将触发盟国集体反击,这意味着美军可能面临“自己打自己”的荒诞局面。
这场北极闹剧暴露出美国霸权逻辑的深层矛盾:既要维持盟友体系,又毫不掩饰对“自己人”的巧取豪夺。当万斯的防弹车队碾过努克的冻土,他或许忘了历史给过的教训,1959年阿拉斯加建州时,美国曾承诺尊重原住民权益,如今该州土著贫困率仍高达23%。格陵兰人用冰原上的抗议标语给出回应:“这里不是夏威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