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国展这件小楷如古人创作,作品呈出古风、古意、古典之美

四海易文字 2024-07-18 13:23:13

上面这件作品是十三届国展,楷书类的一件展品。在展厅里展示时,围观的书友很多,近距离的欣赏就像民清的“老物件”,古黄的老纸,纸上留下很明显的岁月痕迹,每张纸的大小不同,纸上的界线都有很明显的差别,初看似民清文物,用手稿的形式装订成册,是近几年国展册页装祯对比最强烈的一件。

纸是老纸,形式是传统的拼凑式,魏晋钟王笔意书写,散淡的格调,呈现出古风古意,有几位年轻的书友,边看边交谈,认为这种古色古香的书风就像博物馆的复制品。看来这件作品的表达手法,还真的能“骗"到人,可想这位作者在创作时可花了不少心思。

这件作品出自河北廊坊———胡涛老师之手,胡涛老师这几年有很多小楷作品入展,笔者在年展和新人展都看到过他的作品,能多次入选国展,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说书法、论书法,欣赏胡老师的小楷作品,从侧面“偷窥”他的创作技巧,很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写小楷的书友学习的和借鉴。谈书法自然离不开技法,胡老师的楷书传达出来的笔墨技巧主要来自钟王,也有很多王宠的笔意。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多融合和尝试。例如他将王羲之、钟繇的字法,横式改成纵式,将扁形字拉长加粗,楷书的创作借用了手札的形式进行表现,大胆的加了一些行草书进行点缀,这种不迎合时风的表现,一需要技术上的功夫;二需要过人的胆量;三要有不问收获的功利心。楷书的表达加行草,并不是每位评委都认同。这种你展你的,我写我的,不被展赛左右的创作心态自然与众不同。欣赏胡老师的作品,稳定性的发挥是他的特点。

胡老师的创作还有一个特点,不固定形式,不固定纸张。他喜欢用不同的纸张进行尝试创作,每个书友都很清楚,笔有笔性,纸有纸性。不同的纸笔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有时让笔者很怀疑,这种自我调节的能力是怎样做到的,另外,各式各样的纸张是自制还是定制呢?(有时间见到胡老师,一定要问一下)

笔者同几位书友私下交流,初欣赏胡老师的作品,似乎还有崔寒栢老师的影子,技法之外,最可贵的就是自由和散淡。这一点跟学习方式和性格有关。

自由的笔性同平时临摹创作有密切的关系,这里有两个点,一个是背临,一个是抄临,两个临帖的习惯是完全不同的。很多书友错误的认为,只有高手才能背临,如果是这种想法,显然就是方法不对。

临帖正常的情况下,看一个字写一个字,水平逐渐的提高后,看几个字,写几个字。例如看了一个字,看了之后,马上将整个字盖起来,能写出字帖的模样,这种学习的方式就属于背临。优秀的老师,让孩子们练字,一天只练三五个字就足矣,他们都是采用这种方法。

反之,有的书友一天临一千个字,并不是看一个字写一个字,而是看一个点画,写一个点画,写来写去就是写“零部件”,几年下去就只会写点画。据教育培训的老师统计,一个班上有70%的孩子是抄点画凑模样,长时间的积累也可以写得很像,到了创作就出了问题,后来出帖又有一堆问题。

如果早期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不求多、只求会,看一个字,遮盖它,再进行默写,写得不像,再看再写,虽然一天写不了几个字,但这种方法进步最快,让学习者眼睛和“脑瓜子”高速的运转起来,这种临帖很辛苦,养成了习惯,受用终身。

转一圈又回到了今天的主题,胡老师的楷书创作,在某些程度上就是从临帖背写中走出来的。这种方式的积累,下笔从容自信,楷书一样可以写出“字组”来,来源于平时的训练,从一个字到一行的背写。古人所讲的笔墨功夫,并不是指每天写字的时间长久,而是指笔法、字法、章法从古人那里转换输出的能力,笔者是这么认为,各位看官您认为对吗?

胡涛老师介绍:

胡涛 、1984年出生于河北廊坊,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廊坊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楷书委员会副主任。幼承庭训,习书数载,汉隶入手,后专习小楷,先学魏晋,《宣示表》《黄庭经》用功颇多,后下溯明清,每日与元常、右军、大令及履吉、青主等古人对话,在尝试不同风格小楷中学思践悟。先后20余次在国家、省市各类书法展览中入展、获奖。

十三届国展(中书协);2022年“中国书法年展”全国楷书作品展前42名(中书协);第九届中国书坛新人展入展(中书协);“本焕抄经奖国际展”第二届书法作品展获奖(前10名)…………

我是四海易术,一个退休的糟老头子,退休的生活,致力于弘扬传统书法文化,推广有实力的中青年书法家,陈述书法创作者经验和方法,供广大书友参考和借鉴。

0 阅读:0

四海易文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