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叶凡乳腺癌手术顺利,4年后依旧复发,医生:忽略了一件事

严医科普羊生 2025-03-12 18:41:21

资料来源:

[1]张旖航,曹晓蔓,李田园,等.腔镜与机器人乳腺癌保乳手术与乳房重建手术中的肿瘤学安全性W

[2]肖珊珊,陈红涛,何素素,等.恐惧疾病进展在乳腺癌患者压力知觉与抑郁间的中介效应[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3]何亚玲,张鑫,吴泽远,等.基于eQTL定位筛选乳腺癌免疫相关标志物:孟德尔随机化与转录组学研究[J/OL].右江医学

叶凡,是华语乐坛的传奇女性,凭借婉转悠扬的嗓音和独特的舞台魅力在90年代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中国武警文工团的独唱演员。她每次演出都能触动人心,不仅是国家二级演员,还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更是许多年轻歌手敬仰的前辈,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他会因为乳腺癌而香消玉殒。

叶凡出生在江苏南京,父亲早年因病去世所以家里经济状况拮据。由于家境困难她不得不提前辍学外出打工,学历不高的她只能做一些体力活如搬运、装卸,常常累得腰酸背痛,但她从不抱怨。为了追逐音乐梦想叶凡拼命加班攒钱,生活上能省就省,一顿饭分两次吃。日子过得艰难,可她依然坚持在工作之余练习唱歌,用微薄的积蓄买来二手乐器。最后终于是在1997年遇见了自己的“伯乐”,渐渐走上了音乐这条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女歌手。

2003年5月3号,正值事业巅峰的叶凡在一次彩排时感觉左侧乳房有些发胀,像是刚运动完肌肉充血后的紧绷感。她以为只是长时间站立,加上舞台灯光炙烤导致的不适,便习惯性地用手按揉,想缓解那股沉闷的感觉。但奇怪的是,无论她怎么按压那种胀痛感依旧没有缓解,仿佛乳房内部有什么东西在隐隐作痛。她皱了皱眉,但因为身体其他部位并无异常,也就没有太过在意。

之后的几天,她开始察觉到乳房的触感有所变化。原本光滑的肌肤下,隐隐约约像是藏着一块细小的石头,不硬却又不像普通的肿块那样可揉散。她皱了皱眉,在后台脱下舞台服装仔细观察时心猛地一沉——左侧乳房皮肤上出现了一丝若有似无的凹陷,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捏住了一般。可她没有在意,或者说她刻意忽略了这点异样。

直到2003年5月17号,这天是她的个人演唱会,当她举起左手做舞台动作时那种钝痛就像一根绳索缠绕着她的胸口,时不时狠狠地收紧一下,让她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但是由于正在舞台上,只能忍受着不适继续表演。演唱会足足开了一个多小时,结束后直接累的在助理替她卸妆时就睡着了,也就忘了之前的事情。

意外发生了,2003年9月7号,叶凡在一次排练结束后回到家中,脱下舞台装时无意间碰到左侧乳房,一阵尖锐的刺痛陡然袭来,几乎让她站立不稳。她猛地吸了一口冷气,僵硬地低头查看——那块肿块已经变得更加明显,甚至皮肤上出现了一丝轻微的溃烂迹象,隐隐渗出淡黄色的液体。她的心头骤然涌上一股强烈的不安,在告诉助理后,助理连忙带着她去了医院。

医院里医生安排了一系列检查,如乳腺钼靶、乳腺超声、组织活检等。检查结果出来后乳腺钼靶检查显示左侧乳腺外上象限可见3.2cm×2.8cm不规则肿块,边界模糊,周围可见放射状影像;乳腺超声显示低回声肿块,血流信号丰富,部分区域回声增强;组织活检显示镜下可见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异型性增生,部分区域见明显癌变迹象。综合所有检查结果判定确诊为乳腺癌!

叶凡坐在医生办公室的椅子上双手死死地抓住裤缝,指尖已经泛白。她的心脏在她得知这一消息后甚至停了一拍,连呼吸都变得沉重。医生拿起报告耐心解释道:“叶女士,您左侧乳房的肿块经活检后已确认为乳腺癌。它的形态不规则显示出了较明显的异型性增生,说明癌细胞已经开始侵袭周围组织。”

叶凡艰难地吞咽了一下,声音微微颤抖:“那……是不是意味着,必须手术?”医生点点头:“是的,手术是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式,需要尽快进行乳腺部分切除并结合化疗和放疗来降低癌细胞扩散的可能性。”

乳腺切除手术对于一个女歌手来说无疑是难以接受的,这让她沉默了,医生见她难以抉择,便建议可以和家人沟通一下。叶凡手指微颤的拨通了母亲的电话,说到:“妈.......我在医院,医生......医生说我是乳腺癌......”

电话那头沉默了许久,半分钟后,母亲带着浓重的鼻音说到:“咱们抓紧治,有什么治不好的,那么多得这病的不都活的好好的嘛,妈待会儿就买机票来照顾你”。挂断电话后叶凡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里已经少了慌乱,决绝的说到:“好,我接受手术。”

2003年9月11号,叶凡在母亲的陪同下开始了治疗之路。经过所有的术前检查后,医生将手术日期定在了9月15号,手术为乳腺全切手术,在经过长达7小时的手术后又接受了7个疗程的放化疗,癌细胞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虽然这个过程让她掉了不少头发,但身体情况却是逐渐好转了起来。

医生告诉叶凡治疗很成功,身体情况处于稳定状态,接着又继续叮嘱她:“出院后要改变你的生活习惯,不能再过渡劳累了,注意休息才能保证不复发。”叶凡出院后生活习惯发生了显著变化,她在母亲的叮嘱下按时服药,从不落下一顿。

在饮食上每天吃的都是妈妈做的饭,要多清淡就有多清淡,别说腥辣了,就连油腻食物都没见过。在运动上也是妈妈的精心安排,每天强制要求运动30分钟,要不就是散步,要不就是游泳。渐渐地,叶凡的精神情况也好了很多,头发也长长了。2024年1月7号,叶凡去医院进行复查,医生表示病情控制的非常好,建议她继续检查。

但不出意外的意外还是来了,2007年11月,演出前的叶凡正在化妆室休息,刚开始她只是觉得有些疲惫,眼皮有些抬不起来,可很快一种异样的眩晕感涌了上来,像是坐在一艘晃动的小船上,她眨了眨眼试图让视线聚焦,但眼前的事物却变得模糊,光线也刺得她眼睛发胀。她以为是太累了,便调整了姿势,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可额头上的汗水却不停地渗出,顺着脸颊滑落,很快后背的衣服就被冷汗湿透了。她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胸口闷闷的,像是被人压住了一样,连换气都变得吃力。

她试着站起身,可还没完全起立一阵剧烈的头痛猛地炸开,痛得她浑身一颤,脚下一个踉跄眼前的世界瞬间变得漆黑,耳朵里也嗡嗡作响,像是被封进了一个密闭的空房间里,周围的声音变得越来越远。她的身体一软,整个人毫无防备地倒向地板,失去意识的瞬间,化妆台上的瓶瓶罐罐摔落在地,发出清脆的破碎声。此时化妆师正巧推门而入,见状脸色大变,急忙冲上前扶住她,并且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被紧急送医后医生为她安排了一系列检查,如头部CT、脑部MRI、血液检测等。检查结果出来后头部CT显示颅内可见大片高密度阴影,出血范围约3.5cm×4.0cm;脑部MRI显示左侧额叶、顶叶区域可见异常信号,疑似癌细胞脑转移;血液检测显示血小板计数降低至58×10⁹/L。经过综合判定,确诊为乳腺癌脑转移导致的脑出血。

医生告诉患者家属病情已无法逆转,她的家人围在病床旁泪水无声落下。叶凡刚开始的时候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混沌,偶尔还能勉强露出一个微笑,但慢慢的她只是安静地躺着,对于周围的声音没有一点反应。

叶凡母亲几乎整日守在病床旁,紧紧握着她的手生怕她在自己不注意的瞬间就会离开。她的眼睛早已哭得红肿,医生在一旁轻声解释:“叶女士的情况已经十分危重,由于癌细胞转移所以脑部出血较为严重,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减轻她的痛苦。”

叶凡母亲听后情绪瞬间崩溃,把这几天压抑的情绪一股脑的撒了出来:“凭什么?别人得乳腺癌不是也活得好好的,更别说我女儿上次检查时医生说恢复的非常好,怎么到你这人就成这样了?而且她一直在我眼皮子底下清淡饮食、规律作息、适当运动,自己也没有抽烟喝酒的习惯,怎么就到现在这个地步了啊?你镜头必须给我个交代。”

医生听后也表示很纳闷,按道理来说,乳腺癌治疗恢复好后的5年生存率在90%,而且叶凡一直是按照医生说的来用药和做生活管理,一般的不会复发的,更别说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严重到如今这个地步了,医生仔细问了叶凡在平常的情况后才终于找到罪魁祸首!

医生轻叹一声:“癌症的复发并非毫无征兆,通常是某些不当的习惯加速了病情的进展。虽然叶凡在大部分生活管理方面都做得不错,但有三个关键细节被忽略,而这三个细节恰恰是导致癌症卷土重来的根源。在临床上许多患者正是因为忽视了这几点,最终让病情再度恶化,甚至发展到无药可救的地步。”

一、过度劳累导致免疫力下降

接受了乳腺癌治疗的叶凡仍未放缓自己的工作节奏,她的职业要求她频繁奔波,排练、演出成为家常便饭。长期高强度的工作让她的身体始终处于疲惫状态,免疫系统也因持续透支而变得脆弱。研究表明癌症患者在治疗后免疫系统需要足够的时间修复,但叶凡在恢复期内依然高强度工作导致免疫功能下降,使体内残留的癌细胞有了死灰复燃的机会。

长期的体力透支会影响免疫系统还对内分泌系统造成影响,癌症患者本就需要稳定的内分泌环境,而叶凡长期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使得体内激素水平出现紊乱,进一步促进了癌细胞的生长,为复发埋下了隐患。

二、心理压力过大,加速癌细胞复发

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叶凡虽然在众人面前总是展现坚强的一面,实际上她始终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不仅要面对疾病带来的恐惧还要应对事业的不确定性和公众的关注。

心理压力过大会导致体内皮质醇水平升高,长期高水平的皮质醇会抑制免疫功能,减少T细胞的活性使身体失去对癌细胞的有效监控。叶凡在手术后时常担忧病情复发而对未来充满焦虑,这种长期的精神紧张成为癌症复发的隐形推手。

许多癌症患者在治疗后会定期接受心理疏导以帮助缓解焦虑情绪,叶凡并未采取这样的措施。她将所有的负担藏在心底继续维持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身体和精神都处于极限状态。

三、忽视定期复查,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医生在叶凡康复出院时曾反复叮嘱她要按时复查,定期监测病情变化。而她很多时候并未按时前往医院复查。最初还能坚持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复查,随着病情稳定便开始减少复查次数,一年后才偶尔去检查一次。

癌症复发是渐进的过程,而乳腺癌复发可能表现为远处转移,例如骨转移、肝转移或脑转移。如果叶凡能按时复查,医生或许能够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早发现异常,采取干预措施。而她忽视了这一点,等到症状明显时癌细胞已经扩散至脑部导致脑出血。

(注:《纪实:叶凡乳腺癌手术顺利,4年后依旧复发,医生:忽略了一件事》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