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脚料棉被”每天6500单!淘工厂“严选品”实为“化纤废料”!

海桃玩转趣事 2025-02-14 11:44:36

为什么媒体曝光“下脚料棉被”后,当地市监局才“迅速行动”?

2月10日下午,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在媒体上曝光,指出某电商平台严选的“纯棉棉被”实际上是由廉价的、本应被禁用的化纤下脚料所制成。

据深入调查,这些所谓的“纯棉棉被”源自一些作坊式的小工厂。这些工厂回收了大量的化纤纱线等下脚废料,通过粉碎处理将其制成絮状。随后,这些絮状物经过流水线的再加工,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床床看似雪白的“棉被”,并被销往全国各地,欺骗了无数消费者。

面对这一严重问题,湖州市和苏州市的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反应,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对涉事企业采取了严格的执法措施,包括抽样检测、查封扣押以及立案调查等。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当地监管部门偏偏在媒体报道后才“迅速出击”?难道这些制假售假企业在“没有媒体采访”的时候所生产的产品都是合格的吗?

没错,因为“一切”都是假的!

“材料假、认证假、监管假”

2月10日,澎湃新闻发布了一篇题为《影子调查丨暗访棉被“淘工厂”:廉价化纤下脚料做出“全棉棉被”》的深度报道,瞬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篇报道由影子调查队经过长时间暗访后精心撰写,揭露了电商平台严选上标榜的“纯棉棉被”实际上是由廉价的、本应被禁用的化纤下脚料制成。

牛媒数据发现,在此事件中,至少有三处“造假”:“材料假、认证假、监管假”。

首先,材料造假的情况尤为严重。

消费者在购买后纷纷反映,收到的棉被做工粗劣,散发出刺鼻的气味,与被宣传的长绒棉手感大相径庭。经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严格检测,结果显示这些棉被中心部位的含棉量竟然仅为4.8%,而主要成分则是聚酯纤维(占比高达75.4%)、粘胶纤维(7.6%)和锦纶(6.4%)等化纤材料。

为了探寻真相,媒体记者进行了深入的暗访。他们发现,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的“苏州柔织无纺布有限公司”内,一整套全自动棉被流水线正在高速运转。这家工厂不仅生产化纤被芯,还回收大量的化纤下脚废料,通过粉碎处理将其制成棉絮,用于制作所谓的“纯棉棉被”。

其次平台的认证是假的。

尽管“淘工厂”作为淘天集团旗下的官方运营品牌,一直打着“源头工厂直供,良心好货真便宜”的旗号,并宣称“超3亿人选择的国民工厂,官方严选,假一罚十”。

然而,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入驻该平台的过程却异常简单。商家只需提供公司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手机号以及企业支付宝或法人个人支付宝账号密码,并支付600元的费用,就能“100%下店”。如果自行申请不通过,还可以通过代办方式入驻,但费用会涨至2000元。

最后,对商家的监管也是假的。

尽管涉事工厂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在事件曝光后立即联合属地和相关部门进行了现场核查,并对涉事企业采取了固定证据、查封扣押、抽样检测、立案调查等一系列措施。然而,从两地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声明中不难看出,其中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

2月11日,苏州和湖州相继发布的声明中,几乎使用了相同的标准化表述,如“立即核查”、“采取强制措施”、“全面排查”等,但对于日常监管失职的问题却避而不谈。这一行为无疑引发了公众对市场监管部门公信力的质疑。

澎湃新闻再立大功

根据牛媒数据对新闻《影子调查丨暗访棉被“淘工厂”:廉价化纤下脚料做出“全棉棉被”》以及作者夏如初的数据分析,夏如初作为这篇深度调查新闻的记者,展现了出色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

他通过暗访的方式,深入调查了棉被生产行业的内幕,揭露了不法商家利用廉价化纤下脚料冒充全棉棉被的欺诈行为。

作者夏如初,是来自澎湃新闻的记者。他擅长社会、健康领域的报道,他所报道新闻的调查性平均分为“准调查报道”。

而这篇新闻《影子调查丨暗访棉被“淘工厂”:廉价化纤下脚料做出“全棉棉被”》在揭露行业黑幕、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市场监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牛媒数据的查证,该报道详细调查了“淘工厂”的下脚料棉被问题。这篇报道的“深浅度”达到不错的水平,同时其故事性和调查性分别达到了剧本级和调查报道的水平。

综上所述,夏如初和这篇新闻《影子调查丨暗访棉被“淘工厂”:廉价化纤下脚料做出“全棉棉被”》在揭露行业黑幕、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市场监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功绩。他们的行动不仅维护了公众的合法权益,也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0 阅读:68
评论列表
  • 2025-02-14 15:37

    多少年了,一捏很滑的那些全是这东西,但是挂棉被就是造假了

海桃玩转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