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本应是避风的港湾,是携手人生的温暖依靠。
对于于芮来说,婚姻却成了一场难以言喻的冰冷考验。
是什么让她在结婚两年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
这其中又有怎样的故事?
于芮和丈夫的相遇如同童话般美好,恋爱时的甜蜜誓言让她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可婚姻的现实却像一盆冷水,浇灭了她所有的热情。
婚后,他们与公婆同住,狭小的空间挤压着本就不富裕的生活,也让婆媳矛盾日益凸显。
婆婆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儿媳就应该操持家务,伺候家人。
于芮并非不愿承担家庭责任,只是她也有自己的工作和梦想。
为了避免怀孕影响事业,她偷偷避孕,这更加剧了与婆婆之间的摩擦。
丈夫非但没有从中调解,反而在母亲的影响下,逐渐变得大男子主义,对妻子缺乏应有的关心和体谅。
结婚两年后的一个周末,丈夫的姑姑和叔叔一家来家里做客。
那天早上,于芮就感到身体不适,感冒发烧伴着生理期的不适让她浑身无力。
但她还是强忍着不适,提前下班回家准备饭菜。
婆婆只顾着在客厅陪客人聊天,厨房里的所有工作都落在了于芮一人身上。
一大桌子饭菜做好后,于芮感觉头昏脑涨,浑身发冷。
她回到卧室一量体温,竟然烧到了40度。
正当她想躺下休息一会儿时,婆婆却在外面喊她去切水果。
没等她回应,丈夫也走进卧室,不耐烦地催促道:“发点烧没关系的,你快起来切水果,然后去洗碗。
”于芮无力地解释着自己的身体状况,却只换来丈夫的指责:“我妈要陪客人说话呢,你怎么连待客之道都不懂?
快起来,家里有客人在呢,你躺在床上干什么,是要赶客人走吗?
”
丈夫的冷漠和不理解让于芮彻底心寒。
她没有再去切水果,也没有去洗碗,而是默默地去了医院。
挂着点滴,她回想起结婚以来的种种委屈,泪水止不住地流。
病好后,她平静地向丈夫提出了离婚。
丈夫一脸茫然,不明白为什么妻子要离开。
于芮没有过多解释,她知道这段婚姻已经无法继续下去了。
这场高烧,烧掉了于芮对婚姻最后的幻想。
在一段缺乏理解和关爱的婚姻里,她感受不到一丝温暖,只有无尽的委屈和心寒。
她渴望被爱,被呵护,被尊重,而不是被当作一个免费的保姆。
家务事可以分担,亲戚朋友可以招待,但这一切都不应该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为代价。
于芮的故事引发了我们对婚姻的思考:夫妻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当一方生病时,另一方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
家务活又该如何分配?
难道真的只有在一方病倒后,才能意识到对方的付出和不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