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摩鹿加群岛的一部分,安汶自古以来就是相当重要的香料产地。由于地处赤道附近,周遭又有大量海水包围,所以气候宜人且适于种植经济作物。除肉豆蔻和丁香外,还以盛产甘蔗、咖啡、可可、胡椒和棉花而闻名。因而很早就为外界所熟知,在千年里迎一批批商业殖民者。
位于摩鹿加群岛南部的安汶岛
到了大航海时代,安汶更是欧洲探险家们的终极乐园。虽然隶属于特尔纳特苏丹国,却非常乐意将香料兜售给任何访客。但也因此惹来争端,屡屡成为多方交火的战场。
香料是西方人抵达安汶的唯一目的
公元1512年,首批葡萄牙殖民者抵达安汶,并迅速与名义上的统治者达成贸易协议。不久,他们便到岛上开设商站,却愤怒的发现很难将所有香料收购入库。原来,奥斯曼土耳其商人也几乎同时抵达,还能凭借宗教情谊拿到相当份额。不用说,他们采购的成果必然会流入欧洲市场,进而影响里斯本和安特卫普等地的交易价格。许多土著也愿意只同穆斯林做买卖,甚至会不定期袭击欧洲商贩。
整个摩鹿加群岛都属于特尔纳特苏丹国
于是,葡萄牙人在1535年突然发难,将苏丹塔巴里吉废黜后押往印度。结果却引起整个摩鹿加群岛混乱,反而迫使商站人员撤出安汶。虽然其他几个岛上也有香料供应,这场风波还是将更多穆斯林竞争者吸引过来。其中,又以近在咫尺的爪哇海盗最为难缠。他们大都来自对岸的德马克等港口城市,与岛上土著们的血缘文化相当接近,还能为远道而来的土耳其人充当向导。因此,不仅引起欧洲人敌视,甚至为宗主国所不容。
由于香料价格下降 殖民者逐渐放弃成本高昂的大帆船
公元1538年,高级船长阿泽维多得知安汶现状,准备率40名手下前往岛上讨伐。彼时的特尔纳特苏丹为他们扶持,故而愿意为远征提供25艘小船和400人的辅助部队。当时,由于竞争者在香料市场疯狂反扑,他们已无法像过去那样获得暴利。随之而来的便是投资缩减,让不少殖民者被迫放弃使用欧式帆船。因此,葡萄牙人迅速适应各类土造载具。譬如本次出战所乘的科罗科罗船,一种摩鹿加群岛风格的小型桨帆船。通过加装小型火炮等手段,勉强可以满足殖民地战争需要。
爪哇人的迪昂帆船 向来以硕大和坚固著称
另一方面,爪哇人被判定为南洋群岛的顶级精英战士。不仅击败过蒙古远征军,还在漫长历史上四处征伐,先后染指过占城、苏门答腊、新加坡、婆罗洲和菲律宾等周边所有水域。而且与习惯使用长形桨划船的马来人不同,他们更热衷于驾驶吃水较深的圆形迪昂帆船。这样既能装载较多货物,也可以安排更多士兵守卫。某些迪昂船的体积相当硕大,仅靠木壳就能硬抗欧洲火炮轰击,给西方观察家留下深刻印象。虽然造访安汶的船只仅为普通规格,依然在小艇扎堆的摩鹿加水域内鹤立鸡群。加之用来交换香料的多为枪炮、火药等武器,自然不是普通武装团体所能比拟。
爪哇人在南洋群岛以善战著称 很早就引进西方火器
正因如此,阿泽维多决定连夜出航,以便赶在人最困乏的黎明进攻。当舰队抵达岛屿南侧的安汶湾,立即发现所有的迪昂帆船都被拖拽至浅滩。其中的4艘完全被当做防卫屏障使用,宛如木质城墙挡在营地外侧。余下半数则在水面下锚,顺便将内侧完全包裹起来。但绝大多数爪哇人还处于半梦半醒状态,对即将到来的威胁几乎浑然不觉。直至进攻者的枪炮响起,才匆匆拿上武器开始反击。
南洋地区的海盗 习惯于将船只搬到陆上扎营
在进攻方发起突袭之际,火炮和步枪的射击并未发挥多少作用。相反,由于葡萄牙士兵仅有40人,所以每次只能集中攻击一艘敌船。余下目标都交由实力较弱的摩鹿加附庸执行,因而从一开始就陷入僵持状态。同时,他们也不敢使用破坏力较大的炸药罐,害怕对方船舱的军火发生殉爆。所以只能像陆军攻坚阵地那样,谨小慎微的靠冷兵器+蛮力击败敌军。
摩鹿加群岛风格的 科罗科罗桨帆船
事实上,爪哇海盗们的营地布置相当成功。大批成员因上岸过夜而免于首轮打击,能够迅速增援最外侧的4艘帆船。他们一面利用黑暗隐蔽,躲过水面的科罗科罗船炮击,一面尝试靠数量将登船者驱赶下去。在失去先机的被动中奋战数个小时,几乎发展到每块甲板必夺的惨烈程度。
4艘迪昂帆船的争夺就持续数小时
留在岸上的4艘船则迅速推下海,开始借着黎明曙光向一众小艇开火射击。最后可能是看到岸上同伴阵亡大半,才心有不甘的选择夺路而逃。在强劲风力加持下,很快就甩开围追堵截,顺便将大量武器和金币留给胜利方瓜分。
迪昂帆船的航行能力 足以在顺风时摆脱桨帆船追击
战斗结束后,阿泽维多不忘高调宣传成果,命令舰队拖拽着被俘船只和战利品巡游。安汶岛上的土著十分恐惧,对爪哇人的失败感到震惊。虽然葡萄牙人没有立即重建商站,但本地商贩都心领神会的前去与他们贸易。摩鹿加群岛的乱局算是暂且稳住,一直到几十年后才发生新的变数......
牧羊犬汉奸又开始更新了,我得翻翻之前的了,上一个号就更新到2019年,啥也不说了,接着举报(举报在手机右上角那三个圆圈程三角形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