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毛主席在北戴河偶遇古柏遗孀,责怪道:怎么也不来看看我?

历史也疯狂了 2024-08-06 01:09:10

1960年,毛主席在北戴河疗养,傍晚的沙滩落日余晖,微风徐徐,令人心情舒畅。

这时,一个小男孩蹑手蹑脚地走过来说:“主席爷爷好。”

毛主席看着面前的孩子有点面生,一时想不起来是谁的娃娃,而后和蔼可亲地说:“小朋友,你好啊,你是一个人来的吗?”

“不是,我是跟奶奶一起来的,我奶奶就在那边。”说着,小男孩指了指不远处的奶奶。

毛主席顺着小男孩指着的方向看去,顿时激动不已。原来,小男孩的奶奶竟是毛主席是第一任秘书——曾碧漪。

一、革命夫妻喜结连理

曾碧漪原名叫作曾昭慈,1907年出生在广东南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封建年代,女孩子都不被允许去上学,曾碧漪的父母却坚持送她去读书认字。

正是在上学的这段时间,国共合作初见端倪,马克思主义的迅速传播激发了曾碧漪的革命热情。随即便毅然决然地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来又加入了当地的妇女解放协会。

除此之外,曾碧漪的革命道路上还有一位重要的领路人,那就是跟她相差25岁的哥哥曾昭秀,两人不仅是血浓于水的亲兄妹,更是革命上的战友。

在一次革命活动中,曾碧漪遇到了来自江西寻乌的古柏,这是她未来牵挂一生的爱人,两人一见如故,便都把对方放在了心里。

1927年,四一二政变爆发之后,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员,经过一番斗争后,古柏率领旧部回到了老家江西寻乌,并在寻乌建立了游击队,而曾碧漪兄妹暂时留在了广东南雄老家。

当时的南雄被白色政权笼罩,到处都是屠杀。曾昭秀带领群众和赤卫队进行了几次武装反抗,终究是寡不敌众。战斗失败后,曾昭秀决定去寻找革命组织,很快就找到了在江西寻乌的古柏,便决定去投奔。

曾昭秀的到来让古柏很高兴,同时他也记挂着曾碧漪的安危,便马上派了一行人去接曾碧漪。很快,古柏派去的人就找到了曾碧漪。一开始曾碧漪不相信他们,然而,一听到古柏的名字就马上跟着出发。

他们去的路上也不太平,走到半路遇到了土匪,土匪见曾碧漪长相清秀,就想把她留下来做压寨夫人。这时,一名战士灵机一动说:“你胆子可真不小,连古柏的未婚妻都敢抢?”

土匪一听面露难色,他知道古柏近来发展迅速,得罪古柏的后果很严重,便下令放了他们。

回去以后,战士们还把这件事当作趣事说给了古柏听,古柏听后顿时脸红了起来,手足无措的样子被曾昭秀看在眼里。深知自己妹妹心思的曾昭秀便向古柏问道:“古柏兄弟,你觉得我妹子咋样?”

古柏吞吞吐吐地说:“挺好的,我挺喜欢的。”

曾昭秀听了,哈哈大笑,立刻说道:“那今天我就做个主,咱们找个日子,把你俩的事情定下来。”

两个小年轻听到后都点头同意了,随后便办了婚礼,并起草了结婚宣言。

二、古柏协助毛主席创作寻乌调查

就这样,婚后的两人幸福地在寻乌生活了两年之后,毛主席来到了江西。

1930年,毛主席带领红军部队来到寻乌展开调查活动,由于语言不通,古柏便担任了毛主席的秘书,带着毛主席走街串巷,了解寻乌的风俗民情和社会状况,为毛主席创作著名的《寻乌调查》积累了非常多极具价值的素材。

这次调查之后,古柏被组织安排了其他工作,无法继续做毛主席的秘书工作,便推荐自己的妻子曾碧漪来接任,曾碧漪为人谨慎细心,而且懂得当地方言,是能够胜任秘书工作的第一人选,所以古柏走后,曾碧漪成了毛主席身边第一位女秘书。

1934年,红军被迫长征,曾碧漪和丈夫古柏都被组织安排留在苏区继续斗争,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两人被授予不同的职务,只得无奈分开,两人养育的孩子也只能寄养在江西老乡的家中。

谁也想不到,这次分开竟然是最后一别。

1935年,古柏为了掩护队友壮烈牺牲,得知消息的曾碧漪痛不欲生。世事无常,祸不单行,失去了丈夫的曾碧漪怎么也想不到,她会再次失去儿子。

1949年毛主席传来一封调令,让曾碧漪到北京工作,这让曾碧漪感到非常惊喜。收到调令后,她立刻收拾行李带着刚找回来的次子古一民乘坐一辆吉普车北上。然而,车子行驶到半路发生了车祸,曾碧漪被压断了右腿,古一民当场死亡。

三、再见毛主席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对于曾碧漪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在医院休养了一年半之后,毛主席派人把曾碧漪接到了北京中南海丰泽园

面对毛主席,曾碧漪满含热泪地讲述了她这几年的经历,尤其是丈夫和儿子的离开,让她难以释怀。听到这些,毛主席长叹一声:“这些年你辛苦了,不过我们还是要往前看,一定要回江西把孩子找到。”

本来曾碧漪对能够找到孩子没抱有太大希望,但没想到,中央真的帮她找到了小儿子古忆民。

另外,毛主席还嘱咐曾碧漪要经常和党内同志联系,只是,曾碧漪除了工作和照顾小孙子之外很少出门。这也是为什么1960年毛主席和曾碧漪在北戴河相遇的时候会说:“你怎么不听我的话呢?多来看看我,多跟党内同志联系,还是要往前看。”

曾碧漪面露歉意地说:“您和其他同志都忙,我不好打扰的。”

“忙也要常来看看我啊。”

之后,曾碧漪只要有空就会去中南海看望毛主席,直到毛主席去世。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