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 《中华肝脏病杂志》2024年第3期,《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诊治》
· 《中国临床营养学杂志》2023年第5期,《零食摄入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
·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2024年第1期,《脂肪肝与肝硬化的转化机制研究进展》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3年第8期,《中国成年人脂肪肝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中华医学杂志》2023年第4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诊疗指南(2023年更新版)》

肝脏,这个沉默的器官,承载着身体最繁重的代谢工作,却常常被我们忽视。当它向我们发出警告时,往往为时已晚。
据统计,我国脂肪肝患病率已超过29.2%,平均每三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患有脂肪肝,尤其是中年男性。
前不久,我接诊了一位57岁的男性患者,他因为腹水、黄疸被送到医院。
仔细询问病史后,我才得知,这位平日看起来"微胖"的中年男性,十年前就被诊断出轻度脂肪肝,却从未放在心上。他认为"人到中年,有点脂肪肝很正常",拒绝改变生活习惯。

更糟糕的是,他的零食习惯常年不改,尤其钟爱五类伤肝食物。
什么样的零食在悄悄伤害肝脏?
这位患者告诉我,他习惯在办公室放一堆零食,当正餐吃。
检查他的病历时,我发现他的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肝功能指标持续异常,B超显示严重脂肪肝、肝硬化。
"医生,我没有酗酒,为什么会这么严重?"

回答他之前,我想到了那些在他办公桌上常见的"元凶":
第一,油炸食品。薯片、油条、炸鸡等油炸食品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长期食用会导致血脂异常,加重肝脏负担。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研究表明,高油脂饮食与脂肪肝的发生率呈正相关,长期摄入过量油脂会使肝细胞内脂质沉积增加,诱发脂肪肝。
第二,含糖饮料。

可乐、奶茶等含糖饮料中的果糖会直接进入肝脏代谢,过量摄入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肝脏中。《中国糖尿病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每天饮用含糖饮料超过500ml的人群,脂肪肝发病风险增加68%。
我的这位患者每天至少喝一瓶可乐,甚至用可乐代替白开水。
第三,加工肉制品。火腿肠、腊肠、培根等含有大量防腐剂和添加剂,增加肝脏代谢负担。
《中华消化杂志》刊登的研究证实,长期摄入加工肉制品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进展及肝纤维化呈正相关。

第四,高盐零食。咸鱼、咸菜、话梅等高盐食品容易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肝脏负担。
特别是已经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患者,高盐饮食会加重腹水等症状。
第五,精制糕点。
蛋糕、饼干等精制糕点含有大量精制碳水化合物和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导致血糖快速上升,增加肝脏合成脂肪的负担。
这位患者几乎把这五类食品当成了日常主食,肝脏即使原本健康也无法长期承受。

当脂肪肝"沉默"时,你的肝脏在哭泣
记得去年我在门诊遇到一位45岁的中学老师,他来做常规体检,却意外被查出重度脂肪肝。这位老师平时很注重形象,体重一直控制得不错,他满脸疑惑地问我:"我又不胖,怎么会得脂肪肝?"
这就是"瘦性脂肪肝",通常与不良饮食习惯关系密切。
他坦言自己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加班,饿了就吃方便面、关东煮等快餐,很少吃新鲜蔬果。
脂肪肝不是"胖子专属",关键是肝脏里的脂肪含量是否超标。

据《中国肝脏病学》的最新研究,约18%的脂肪肝患者体重正常,这部分人群往往因为不认为自己会患上脂肪肝而延误诊治。
脂肪肝如何变成"定时炸弹"?
很多人认为脂肪肝是小毛病,实际上它可能是肝硬化、肝癌的前奏。
脂肪肝→脂肪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这条路径并非危言耸听。
根据《中华肝脏病杂志》发表的长期随访研究,约30%的脂肪肝患者会进展为脂肪性肝炎,其中约20%会发展为肝纤维化,最终约7%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我那位57岁的男性患者,正是走完了这条不归路。
十年间,他的轻度脂肪肝悄无声息地发展为肝硬化,当出现腹水、黄疸等症状时,肝功能已经严重损伤,最终因肝功能衰竭而离世。
抢救肝脏,这些事要记牢
怎样才能避免走上那位57岁患者的不归路?防治脂肪肝,要记住以下几点:
均衡饮食是首要。减少上述五类伤肝食品的摄入,增加新鲜蔬果、全谷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研究表明,高纤维饮食能降低肝脏脂肪含量,减轻肝脏炎症。

适量运动很关键。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能有效减少肝脏脂肪堆积。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研究证实,坚持3个月规律运动可使肝脏脂肪含量平均降低29.3%。
定期体检不可少。
肝脏异常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定期检查肝功能和B超是发现问题的有效方法。
减重要科学。对于超重肥胖者,适当减重能显著改善脂肪肝。
但需注意,过快减重反而可能加重肝损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每周减重不超过体重的1%。

戒酒限糖最重要。
酒精和果糖都会直接增加肝脏代谢负担,脂肪肝患者应严格控制。
最近我的门诊来了一位48岁的脂肪肝患者,他通过半年的饮食调整和适当运动,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B超显示脂肪肝程度明显减轻。
他告诉我:"以前总觉得零食无害,现在才明白,一时嘴馋,肝脏遭罪。"
五种护肝零食,替换伤肝食品
如果实在想吃零食,不妨选择以下几种护肝替代品:

坚果类。适量食用核桃、杏仁等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改善血脂水平。
但注意控制量,每天一小把即可。
燕麦饼干。
相比精制糕点,全麦燕麦饼干富含膳食纤维,血糖反应更平稳。
鲜果蔬。
切好的水果、胡萝卜条等,既能满足嘴馋,又不增加肝脏负担。
无糖豆浆。
代替含糖饮料,既能补充蛋白质,又不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
酸奶。

富含益生菌,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改善对减轻脂肪肝有积极作用。
脂肪肝不是小事,一旦发现,请重视并及时干预。保护肝脏,就是保护生命。
如果我们能早一点意识到零食对肝脏的伤害,那位57岁的患者可能就不会走上不归路。
健康的肝脏是沉默的,但受伤的肝脏会用生命控诉我们的不良习惯。珍爱肝脏,从改变零食习惯开始,让"肝"苦人生变成"甘"甜人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