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5日,《今日说法》播出的“网购冒牌电视机”引发了社会关注,如:张某等人生产贴牌电视机应依法认定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本案最终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审查起诉,欲知其中缘由,还得从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侦查的案件说起。

今日说法:网购冒牌电视机
一、“网购冒牌电视机”概说2024年5月的一天,通过网购,家住甘肃省兰州市的王先生购买了一台65英寸的品牌电视机;用了几天,王先生却发现这台电视机有质量问题,如:显示器颜色分辨率较差,并出现雪花状态等。
刚买的电视机出现质量问题,王先生给这家品牌电视机的售后打了电话;售后服务人员告诉王先生,每台电视有唯一的序列号识别电视机的真伪。王先生花了3244元买了一台65英寸的某品牌电视机,该电视机确认为冒牌货。
王先生曾与电商平台和市场监管部门进行联系,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没有办法,王先生向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安宁分局报了案。经初步调查,警方发现了张某在广州市番禺区某工业园内租赁厂房组装电视机;2024年7月,兰州警方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经依法侦查查明:3~4年以来,犯罪嫌疑人张某团伙在电商平台共开设17家网店,销往全国各地的冒牌电视机订单达2.2万余条、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
2025年1月10日,犯罪嫌疑人张某及同伙分别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移送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有人可能要问,被告人张某等与电商平台究竟承担何种法律责任,王先生分别向市场监管部门与电商平台投诉为何不能解决问题。
二、“网售冒牌电视机”的法律责任根据《产品质量法》《关于调整完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的决定》等规定,电视机生产不再实行许可证制度,如: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工业产品共计14类27个品种,而广播电视传输设备不包括电视机。
多数人根据上述规定可以得出结论,张某在广州市番禺区某工业园内组装电视机并不是违法行为,如:警方在现场发现了20余台贴着知名品牌商标的电视机,还有200余台已经组装好的电视没贴牌;按无牌的销售,警方不能追究被告的刑事责任。
为无牌电视机贴牌,张某等人生产、销售电视机的行为性质发生了转变,如: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五条规定,禁止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禁止伪造产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禁止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多数人根据上述规定可以得出结论,张某组装电视机尽管不违法,但贴牌销售电视机,销售金额达五万元以上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有人可能要问,警方为何以假冒注册商标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呢?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罪状描述为“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多数司法人员认为本条独立地规定了本罪,而张某并没有在某品牌电视机上实施前述行为。
《刑法》之所以规定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其主要目的之一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如:《产品质量法》第一条的规定;多数人根据前述规定可以得出结论,《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主要目的之一,保护,或者保障《产品质量法》的实施。
根据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对消费者的危害程度不同,《产品质量法》第五条列举了三类违法行为,并分号相隔;《刑法》第一百四十条据此将最轻的一类违法行为规定为犯罪,如:本条仅规定“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由于刑法理论认为,适用刑法不应类推,少数人据此认为,张某网售冒牌电视机不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但在本文看来,根据当然推理中的“举轻以明重”规则,张某贴牌销售电视机仍构成本罪。
有人可能要问,“网售冒牌电视机”是否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呢?倘若认为《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独立地规定了假冒注册商标罪,张某构成本罪;如果认为《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是《商标法》的保护法,张某等人可能不构成本罪。其理由如下:
民事侵权行为处理,一般以协商解决、行政调解,或者诉讼解决为前提条件之一;《商标法》为民事特别法之一,根据前述原理,第六十条先规定处理方法,第六十一条才规定“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由于多数人认为《刑法》独立地规定了假冒注册商标罪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多数司法实践追究前述两罪的刑事责任并没有考虑到《商标法》第六十条与第六十一条的关系,即:不考虑注册商标权利人的利益,而擅自“越俎代庖”,其原因多为,《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了罚金刑。

“网售冒牌电视机”的法律责任
有人可能要问,对被告人张某等人以假冒注册商标罪追究刑事责任,究竟是何原因呢?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追究刑事责任;共同犯罪被认定后,电商平台可能要承担刑事和民事责任,如:根据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电子商务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多数人仅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解读电商平台的法律责任;相关司法解释保护电商平台,如:王先生等人向行政机关投诉并没有解决网购冒牌电视机的问题。有人可能要问,电子商务平台究竟如何设立,其法律责任究竟适用何法?
三、电子商务平台的法律责任2013年10月,国家修订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文本公布后引发了争议;争议的起因为,本法第四十四条对网络交易平台规定了较低的责任,如:根据本条第二款规定,网络交易平台承担连带责任的前提为“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
《侵权责任法》对侵权责任是否承担连带责任有明确的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责任不符合“特别法”;国家于2018年通过了《电子商务法》,根据第九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以及通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
《电子商务法》第七十四条规定了法律责任,如:根据本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有人可能要问,本法规定了连带责任了吗?《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对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规定了两种情形:
根据第一款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或者有其他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平台内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第二款规定,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电子商务平台的法律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特别法冲突,本法规定的法律责任是否有效可能存在争议;但在本文看来,主要取决于当事人的选择,如:消费者起诉时适用《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法官不能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第二项的规定。
目前王先生等消费者投诉没有解决网购冒牌电视机的问题,其原因在于司法解释的规定,如:《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竟然规定,因行政机关作出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互联网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管理等行政行为而产生的行政纠纷,由北京、广州和杭州设立的互联网法院管辖。
从“网购冒牌电视机”披露的相关细节可以看出,某电子商务平台的工作人员对平台的义务并不清楚,如:根据《电子商务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应尽审核义务;否则,在平台中购买了与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消费者遭受损害的,电子商务平台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有人可能要问,不少电子商务平台为何不审查呢?此为电子商务平台法人设立讨论的话题,如:对经营者的资质资格审查可能需要一定的职权,而一般民事主体可能并不能胜任,如:对网络出租车的审查等。
为此,《民法典》规定了特别机关法人,根据第九十七条,特别机关法人包括“有独立经费的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但多数学者以狭义解释特别机关法人,即:特别机关法人仅包括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
“有独立经费的机关”与“承担行政职能的法定机构”不同,前者如供销合作社,后者如国家行政机关;“有独立经费的机关”与国有企业了不相同,前者如不以营利为目的,并赋予一定的行政职权,后者如以营利为目的,但不能授予行政职权。
广义,或者平义解释《民法典》第九十七条规定,电子商务平台可设立为特别机关法人,为消费者服务,但可能与目前的电子商务平台相冲突。正因为存在利益冲突,目前特别法人立法仅出台一部法律,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此为本档节目播出的法治意义之一,国家应通过立法设立特别机关法人为群众服务,如:出租车平台、供销平台等。
主要参考法条
主要参考法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