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两年,要抄底买房还是尽快卖房?楼市4大现象已给出答案

楼市新观 2023-12-01 17:16:33

2023年1-11月份的楼市数据新鲜出炉,结果不出大家意料,下跌依然是主旋律。说真的,现在的楼市已经是破鼓万人捶的情况,如果不来点实质性的利好,恐怕楼市信心很难恢复。

根据中指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57379.0亿元,同比下降14.7%,降幅相比上月扩大1.6个百分点。

看!这次数据不仅下降了,下降的幅度也更大了。买房的人越来越少,并且越来越谨慎,开发商的资金链也是越来越紧张。房子卖不动,拿地的面积和金额自然也越来越少。

根据中指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10855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6.6%,降幅较上月收窄3.4个百分点,连续两月收窄。

土地市场和新房市场是直接挂钩的,开发商都等着销售回款然后继续买地扩大公司规模。可是现在整个市场直接被打入“冷宫”,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

这个时候总会有人想起那句投资名言: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现在大家都不看好楼市,房价也是下跌的越来越多。但是利好政策已经出台许多,或许距离触底反弹的日子不远了。

这个时候到底要不要抄底买房呢?对此也有人担心楼市自此一蹶不振,或许再无翻身之日,那么就赶紧卖房才是明智的选择?到底怎么做,其实楼市的4大现象已给出答案。

随着时间的推移,楼市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现象,这些趋势已经为未来5年的房产投资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让我们一起剖析楼市的四大现象,为尽快做出明智的买卖决策提供参考。

1. 高房价成本难以负担

以一线城市为例,上半年的平均房价高达7.8万元/平方米,对于一套90平米的中位数房产,总价已经超过了702万元,即便首付三成,也需要高达210万元的首付款。这样的门槛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

即使放眼全国,平均房价也达到了每平方米10458元,对于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总价也需超过104.5万元,首付也在30多万元。这使得大多数普通人难以承担这样的购房成本。

2. 城镇化趋缓导致购买力下降

截至2021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4.72%,然而,城镇化的速度逐渐放缓,城市人口净流入逐渐减少,购买力也在相应地减弱。

这一现象意味着未来购房市场将迎来更为理性和平稳的发展,而不再是过去的高速增长。

3. 持有房产的成本上升

持有房产的成本不断攀升,房东税已在部分省份实施,物业费不断上涨,月供压力不断加大。

这使得房产投资者苦不堪言,面临着一旦收入减少就可能面临房产被拍卖的风险。这种成本上升对于购房者和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4. 住户贷款减少影响市场活力

社会上的住户贷款减少,人民币贷款增加的同时,住户贷款却呈下降趋势。住房贷款减少,不含住房贷款的消费贷款和经营贷款也同样减少,显示出市场活力在逐渐减弱。

此外,易居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二季度全国居民购房杠杆研究报告》显示,全国居民购房杠杆率在持续下降,2022年二季度降至21.2%,创近十年新低。释放的信号很明确:居民采用低首付、加杠杆买房的意愿大幅降低。

综合以上四个现象,未来楼市表现出的趋势是房价上涨乏力,尤其是在人口净流出的城市,高房价将失去支撑。对于购房者而言,除非是刚需购房自住,否则在未来的5年内,更加理智的选择是保守观望,将手中资产进行适时出售,以便更好地应对市场的波动。

0 阅读:514
评论列表
  • 2023-12-02 07:52

    说真的白送给我真不会要,装修费、物业费、停车费、以后还有税费等等,我付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