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看病比印度还难?在中国看病难不难

香巧观看养护 2024-10-22 09:36:56

在中国有一个永恒的话题,就是看病到底难不难?贵不贵?最近我看到一篇以患者为视角写的文章《就医比印度还难,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如何得到保障》,作者以自身的经历来说明看病比印度还难,我只能说对于作者的脑回路我深感惊讶。

我们看一下具体内容,作者因为最近皮肤瘙痒,一抓就红,就去挂武汉最好的三甲大医院的皮肤科检查,他形容是“人山人海,生意好得不得了”,作者居然要排2个小时才终于见到医生。

好一个“才”字,不需要预约,想去大医院就去大医院,挂号费也就区区20~50元钱。在武汉这点费用算贵吗?况且医保可以报销的情况下。

作者主要抱怨的是医生看得太快了,一眼就下了结论,然后就配药。但是效果不理想,直到半个月后,作者换了一个门诊熟人医生看看,医生说这是季节皮肤干燥,多擦点润肤乳吃点维生素就好了。

是的,事情不大,但给作者的感觉很不好,因为前面吃的西药导致他嗜睡,而其实并没啥事,于是抱怨就这样一个小病都会误诊。

接下来,就是医生没有医德,然后又是挂号难、确诊难、住院难,最后医疗费用最难。是的,作者写的“医疗费用最难”让我看不懂了,怎么,这费用还带上情绪了呀?是不是作者其实想写的是“最贵”,结果写成了“最难”,难道“贵”和“难”成了生死相依的难兄难弟,在中国医疗的语境下相依为命,并且也能在全世界“遥遥领先”。

看来,这位仁兄可能是没出过国吧,或者说即使出国也没有在国外看过病,没有真正感受国什么叫贵?什么叫难?居然拿印度来和中国比较!印度是免费医疗,可是没有药、缺医少护,以下是来自2023年的数据:

每千人医生数每千人护士数每千人床位数医疗支出占GDP人均预期寿命中国3.44.07.236.6%77印度0.81.00.531.3%68

拜托这位仁兄,写文章的时候不要只懂得搧情,上网查一查数据行不?难道你真是愿意去印度享受那个所谓的免费医疗,让自己折寿9年吗?

当然,我也很理解这位作者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谈论医疗,毕竟人都是有自己的利益和立场的,但是我们这个社会要想和谐、发展,就要让大家都来讨论和表达,当然前提是要有数据、有事实,而不是盗听途说。

作者举了一个网上新闻,说一男子腿受伤送到医院要截肢,手术费要20万,因拿不出这么多钱患者自己在家截肢。天啦!明显假新闻作者看不出来吗?截肢手术要20万?我说我这里有个世界上最大的钻石,你信不信?我从来没听说截肢手术在中国要花20万,网上这些来源不明的消息满天飞,如果没有一点鉴别能力,信以为真,那你在社会上被骗的次数应该也不少吧!

我们说,医患是站在一条战线上的战友,我们面对的敌人是疾病。但是即使是战友,内部也可能会有矛盾,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甚至矛盾激化时也会有冲突。但我们说这个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不是敌我矛盾。

作者看到一些新闻里一些医疗行业的腐败行为,但绝大多数医疗从业人员是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工作的,但是他们也要生活,也有孩子有养育、老人要赡养。看看最近不少新闻说某地医院欠薪,甚至长达8个月以上,不得不集体讨薪,争取自己的权益。请问,这位作者你会在网上为这些医护人员呐喊吗?还是心里暗自窃窃喜,反正又不是自己被欠薪。

医疗改革目的是提高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增进人民群众的健康,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我们希望能够诊断不走弯路、用上最好的药,小病能尽快恢复,大病能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但是,医疗有一个不可能三角,即便宜、高效和服务好,三者很难兼得。

美国选择了高效和服务好,所以导致医疗成本巨贵无比。贵到普通家庭打个狂犬疫苗,叫个救护车就能破产。美国高效、服务好,但价格贵。很多人赞美美国的医疗,觉得特别人性化。医生护士有耐心还笑眯眯,原因就是他们选了高效和服务好。既然在不可能三角里满足了高效和服务好,费用就绝不可能便宜。美国核磁1100美元,阑尾炎手术大概15000美元,住院一天5000美元起步。

英联邦国家和欧洲选择了便宜和服务好,结果就是见到医生很难,排队到死。预约牙科医生一个月,眼科七个月,拍个B超三个月起步。只要不是快死需要进急诊抢救的病,都得慢慢排队。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求便宜还服务好,结果就是效率极其低下。

以作者为例,他为什么这个小病还非要去即使在全国都是顶尖的三甲医院呢?他完全可以先去附近的二甲医院或社区服务中心呀,也许那里的医生有充分的时间和他交流,也许就有把问题解决了。他到了同济医院也不用拖关系,当天来当天就能挂上专家号,就能看上病,这能叫作挂号难?今年夏天以来,全国各地的医院除了顶尖医院的顶尖科室可能会住院难,我就没听说那个地区那地家医院会住院难的?

上图 2023年全国医院排名,武汉同济医院排第6名

请这位作者到全国各地走一走(至少比出国容易吧),去看看全国各地的医院,有几家是床位全满的?你总不至于什么病都非要住同济医院吧?那可能是有点难。

武汉同济医院是武汉最大的医院,每天人山人海,专家一天下来几十上百个患者,医生与患者交流的时间很少,因此不能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导致这样的误诊事情并不奇怪。这种情况在全国都是普遍存在的,以我工作24年经历来看,一个医生一个上午如果超过30个患者,那就非常忙碌了,最好其中有一些老病人,病情平稳,主要是来配药的。如果全部是新就诊的病人,那20个患者想个个都搞清楚,是很难做到的。

以我本周五的专家门诊为例,一共看了18个病人,我一直忙到11:30才空下来,要耐心听他们的讲述,要看看他们拿来的资料,要做一些检查,要给他们下诊断同时交待用药注意事项,基本上平均每个病人需要12-15分钟。例如有一个慢阻肺患者使用一个很好的吸入装置,但症状控制并不理想,我要求病人在我面前做一下吸入动作,结果发现一个很小的细节,导致患者并没有真正吸入药物。但是如果一个上午要看50个病人,每个病人5分钟,医生是没有时间和精力交待这么详细的。

这两年,为了方便广大患者就诊,也由于医院内卷的原因,很多医院开设了夜间门诊和中午门诊,把医生本该休息的时间都拿出来为患者服务了。毕竟现在各行各业都很卷,很多职场人士不方便请假看病。这样的服务说实话在全世界都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美国上医院看病是要预约的,而且是要限号的,基本上一个半天不会超过5个病人。周末2天是没有门诊的,哪还有什么夜间门诊和午间门诊,这些时间如果病情紧急都去急诊。

上图 周末的迈阿密大学医院空空荡荡

医生也是人,也会疲劳,特别是持续用脑几个小时后,会出现反应迟钝的情况。我曾经在肠道门诊和急诊轮转过,知道那种深更半夜被叫起的痛苦,用手硬压自己的额头用水清洗脸让自己清醒。为了保障医疗安全,打起精神处理病人。

以前医生没有现在多,我也经历过身边一堆病人,这边还在问病史,那边却被其他病人打断,询问用药和以后复诊事项的情况。我是一个脑子同时在反复切换,就如同当你看视频时还要看书写文章,几乎没有几个人能同时做好两件以上的事情。这种情况下医生犯错的概率是很高的。当然现在这种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在去年底和今年初,病人非常多的情况下,会有这样那样的疏忽。大家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在医生这个位置上,你能不能做得更好?

另外关于检验检查这个事情,有些人会觉得中国医生都是看化验才会看病的,其实这也是认识的误区。生命是复杂的,疾病也是复杂的,误诊也未必是坏事,例如在《误诊一定是坏事吗?》中,这位患者咳嗽的原因是鼻后滴流,理论上可以不做CT,但谁曾想一做却发现肺内有个肿瘤,最后经过气管镜检查明确了。

这样出乎意料的事情,我们每天都在经历,如果我们不做这些检查,导致恶性疾病被漏诊,不知这位作者会不会又要口诛笔伐了?

只是这样逻辑混乱、观念扭曲、上纲上线的文章却很能吸引眼球,正如北大李免费教授的视频传播广泛一样,来自医疗主体的文章实在是少之又少,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声音被掩盖在一片噪声里。我希望自己的微弱的声音能让你听到,也希望能互相理解。毕竟也许你永远是站在患者的角度看问题,而我则既是医生,同时也当过患者和患者家属,能够同时站在两个角度看问题。

最后,我希望作为患者,自己也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知道一些常见病的处理,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0 阅读:0

香巧观看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